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由主义思想家以赛亚·伯林在《两种自由概念》一文中,对"消极自由/积极自由"概念进行了著名的区分。社群主义思想重镇查尔·泰勒对伯林这一概念区分,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在泰勒看来,作为一种政治自由,消极自由不可能不包括"积极的操作"成分。  相似文献   

2.
伯林以其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思想闻名于世,但他个人却非常重视自己的浪漫主义研究。尤其在他的《浪漫主义之根》中,浪漫主义获得了一种独特的说明。在伯林看来,浪漫主义是一种思想革命运动,是西方思想意识的最伟大的和唯一的转变,它对现代西方的思想意识有意味深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自由是西方政治哲学中一个核心概念。柏林《两种自由概念》一文,重新定义了自由的内涵,展现出柏林有关"自由"的创新性解读。为了避免不同的自由理念在实践的领域内陷于混淆,柏林揭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本质区别。柏林的两种自由概念说明了自由的不同伦理内涵。柏林将自由区分为"免于……的"消极自由和"去做……的"积极自由。这两种自由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与意义。解读柏林的两种自由概念,并给予其合理的评价,更能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柏林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4.
王学锋 《洛阳师专学报》1998,17(1):18-20,31
处在同时代的庄子和斯多葛学派,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自由思想。两种自由观的共性,表现为自由的绝对性和抽象性。其个性突出表现为非理性的自由与理性自由、个人主义的自由与群体意义上的自由、自然主义的自由与意志主义的自由的差别,庄子和斯多葛学派的自由观生成的社会基础的差别和个体社会生活过程的差别,是两种自由观差别的根源。比较两种自由观,对于深刻把握自由观的内涵有益。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自由是被人们讨论最多的概念之一.但对于什么是自由,众说纷纭.对之进行梳理,可以归纳出四种主要的自由概念:自由是一种免于强制的状态;自由是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自由是一种精神状态,主要表现为对欲望的克制;自由是一种能力,特别是与必然有关的能力--或是对必然的认识,或是对必然的改造,或独立于必然.上述自由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自由,但政治学意义上的自由主要包括前两种.  相似文献   

6.
自由主义是近几个世纪以来世界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而西方政治哲学三十余年的发展则主要是在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的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二分法的理论框架之中展开的。不管是社群主义的崛起,还是晚近的公民共和主义(尽管提出了第三种自由概念),都没有完全走出这种二元"自由观"的藩篱。积极自由固然重要,但免于受迫的自由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更应受到各种权力组织的重视,否则必然造成"羊"的受伤害。  相似文献   

7.
文学既是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呈现,也是人类在生存困境中所进行的精神突围。在这种精神活动中,始终灌注着自由的理想。西方文学精神发展的历程表明,西方人文主要以“理性观照”和“神性启示”两种方式达成自由。“理性观照”是以人的实践活动来求得人的解放与自由,这有理性主义与物体主义两种表现形式;而“神性启示”则在关于人生存的追问中,将人放在超验语境中言说人的存在,它呈现为上帝启示信仰和精神超越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庄子所谓的自由是哲学意义层面上的,这种自由已经突破了现实的樊笼,是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庄子在《庄子》一书中主要通过与自然融合、遵循天道等途径呈现自由的状态,而杜甫在草堂诗中所描绘的自由状态仍然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他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无奈之举。但无论怎样,庄子与杜甫在表达对自由强烈渴望这一特定的情绪体验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时间是柏格森哲学、马克思哲学中重要的概念和范畴。巧合的是,他们都把时间与自由关联在一起:柏格森以"绵延"开启了一条认知时间的直觉主义路径,勾勒了时间与人的自由意志的基本思路;马克思则把时间置于理性主义之下,揭示了时间与人的自由发展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10.
评述费耶阿本德在《反对方法》《自由社会中的科学》以及《告别理性》三本书中,分别从科学方法论、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对多元方法论、“怎么都行”的原则进行的论述和对科学沙文主义和理性主义进行的批判,表明其“告别理性,走向生活”的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思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维方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思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时,必须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第一,概念要明确,要在确定的意义上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生存论的意义上,自由是相对于异化的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第二,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人本主义,从人们的生存条件出发来思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第三,历史地看待马克思,分清人本主义的马克思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第四,要正确处理长远的、根本的价值目标和现阶段的价值目标的关系。自由全面发展,是我们的长远的、根本的价值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现阶段,就是要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不可能把自由全面发展当作现阶段的价值目标,我们必须经过异化的发展才能达到异化的消灭。  相似文献   

12.
叔本华认为自由分为表象世界即经验世界的自由和意志领域也即本体世界的自由两个方面。经验世界的自由在他看来是消极的,是对于阻碍的免除,单纯概念性的抽象是其所能有的最积极的意义。然而在本体的世界,叔本华赋予自由一种所谓真正意义上积极的内涵,在此自由好像实现了自己。但正因为积极自由的这种超验的性质,自由实则只是显示出某种神秘性,这就为我们在叔本华论述的基础上重新思考自由的现实性准备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中西文化和哲学的比较中 ,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 ,即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理性主义者致力于描述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别 ,并进行逻辑和理论的分析 ,但往往不能把握文化的内在生命和整体 ;神秘主义者则反对理性主义者的逻辑分析 ,并相信中西文化之间本无差别 ,世界的本质是同一。  相似文献   

14.
叔本华认为自由分为表象世界即经验世界的自由和意志领域也即本体世界的自由两个方面。经验世界的自由在他看来是消极的,是对于阻碍的免除,单纯概念性的抽象是其所能有的最积极的意义。然而在本体的世界,叔本华赋予自由一种所谓真正意义上积极的内涵,在此自由好像实现了自己。但正因为积极自由的这种超验的性质,自由实则只是显示出某种神秘性,这就为我们在叔本华论述的基础上重新思考自由的现实性准备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理性主义政治的批判,可以向前追溯到中世纪。奥古斯丁的政治观是对末世拯救一再推迟的基督教意义上的妥协,它是带有理性色彩的;阿奎那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来解释神学政治,他的政治观是自然理性主义政治的重张。正是他们孕育了近代理性主义政治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申玉香 《科技信息》2013,(5):193-193,209
理性主义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系,这一体系对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进程,但极端的理性主义过分看重知识的学习,也成为了教育发展的桎梏,跨越理性主义对教育的羁绊,注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全面发展,才能更好的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17.
密尔是古典自由主义集大成者,他的自由理论既总结了传统自由主义,又开启了向新自由主义转变的历史潮流.当古典自由主义在当代复兴时,另一位自由主义大师柏林对自由概念进行了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区分,并认为密尔是消极自由最典型的代表,但运用这两种自由概念对密尔的自由主义进行重新解读时,发现密尔的自由主义中存在着积极自由因素:密尔把人的社会生活划分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在私人领域,个人的自由是去做什么的自由,即积极自由;而在公共领域,个人的自由是免于做什么的自由,即消极自由.因此,不能将密尔完全视为消极自由者,而无视他自由思想中的积极自由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自由,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1781)中是一种先验的理念。通过对第三个二律背反的证明及说明,康德从理论理性的角度论证了自由是否存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康德的先验自由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在康德整个哲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康德的自由理论是康德哲学中公认的最难以解释,也最难以为之辩护的一部分,因此需要在其自由概念的变化和推移中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19.
评述费耶阿本德在<反对方法><自由社会中的科学>以及<告别理性>三本书中,分别从科学方法论、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对多元方法论、"怎么都行"的原则进行的论述和对科学沙文主义和理性主义进行的批判,表明其"告别理性,走向生活"的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20.
康德由知识何以可能逼出先验自由的可能,进而引申出实践自由和道德何以可能,凸现出自由概念在其道德哲学中重要地位。在他看来没有自由也就没有道德,道德是自由的认识理由,自由是道德的自由,只有自由的人才是道德实践中的至善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