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系统性风险的定义,系统性风险可以拆分为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染以及风险传染之间的相依关系。Copula函数可以作为度量系统性风险的一种新方法,并具备很多优良性质。在此基础上引入C藤copula,该方法不仅可以度量出系统性风险的大小,而且可以度量出系统性风险中的传染结构,使得风险度量结果更加合理。运用C藤copula对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可以从控制商业银行之间风险传染的微观审慎监管以及控制银行之间风险传染之间的相依性的宏观审慎监管两个层面来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金融系统性风险危害大,精准度量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度量方法。以Clayton Copula函数测算股票收益率的下尾相关性为基础,将系统性风险定义为每家金融机构发生危机导致整个金融系统也发生危机的加权平均概率。实证分析选取了40家上市金融机构的每日股票对数收益率数据,用K-均值法将40家金融机构分为3类子系统: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别度量每个子系统以及整个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结果表明:近几年来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最高,银行业其次,证券业最低,但证券业系统性风险波动最剧烈,整个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一直处于较高且脆弱的状态,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加准确捕捉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过程的动态非线性相依特征,以科学分析商业银行风险负外部性与风险溢出强度,通过时变Copula模型计算VaR,CoVaR和△CoVaR,研究了浦发、华夏、民生、招商、兴业、中信6个商业银行个股指数和中证800银行业指数间的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问题.结果表明:时变模型对于△CoVaR的刻画相较于静态模型更为准确、灵敏,且计算得出的CoVaR均为负值,分析比较△CoVaR,得出风险溢出强度从强到弱依次为: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研究为风险监管资源分配、监管对象确定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邹秀英 《科技信息》2012,(4):230-230,232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风险是人们相当关注的一个问题。市场行情瞬息万变的证券市场尤其如此。证券市场降低风险的主要实现方式,是通过多样化的组合投资来降低和消除非系统性风险,而系统性风险则通过风险资产的β系数表现出来,β系数是夏普提出的测度投资对象系统风险的重要指标,但其有效前提是β系数必须具有稳定性。本文研究探讨了β系数的含义、特征,β系数自估计方法及β系数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中银行间实际关系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从文本数据切入,采用财经新闻中银行词对共现分析和情感分析构建银行间关联网络,并运用可拓聚类模型进行银行系统性风险重要度的动态评估.研究表明:(1)我国银行系统内部关联不断增强,且逐渐从“大而集中”转为“小而广泛”;(2)正负面银行关联网络的密度指数差异程度可作为系统性风险的观测指标,密度指数骤涨能反映出系统性风险正处于萌芽期;(3)系统性风险重要银行组成中,除五大国有银行和部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还有南京银行等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也有较高的风险溢出.最后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提出“分层差异化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亚敏 《科技信息》2009,(22):344-344,347
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地防范与化解风险,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商业银行的经营实际上是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找平衡,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而创造价值。本文依据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点及主要表现形式,结合我国银行业内外部环境,对如何有效管理,防范风险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影响,揭示出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与新资本协议接轨的难点,给出了加强我国银行业风险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刘鹏  周双 《科技促进发展》2017,13(11):909-914
2017年以来,银行业整体运行良好,盈利能力恢复较快,但资产负债规模增速显著回落,商业银行净息差大幅收窄,非利息收入占比创新高,不良贷款率超去年但呈现企稳迹象。当前银行业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中小银行成本压力较大影响其盈利能力,银行缺乏多样的投资和对冲风险的工具和手段,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值得警惕。展望来年,预计银行业资产质量将进一步好转,净利润增速有望保持较高增长,表外盲目扩张将进一步被遏制,公司结构有望明显改善,中间业务将进一步规范逐步向健康方向发展。建议未来要紧紧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要求,加强和完善"双支柱"调控框架,继续加大力度引导银行业做好服务实体经济工作,银行练好自身内功做好"调结构"和"提转速",不断提高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第12届国际银行业大会上发言时指出,采取有效措施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渠道,以改善储蓄构成,是近期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周小川指出,近期的重点改革领域包括:银行业的系统性改革,包括处置不良资产,补充银行资本金,  相似文献   

10.
银行技术风险控制绩效体系的设计是我国商业银行提高信息化建设绩效的前提,而URSIT框架对我国银行业技术风险控制绩效系统的建立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结合于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系统业务与技术流程的实地调查结果,因子分析可以对绩效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供实证性检验,并揭示我国银行业信息技术风险控制中存在的若干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简论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小芳 《科技信息》2010,(3):375-375,378
金融危机背景下,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对银行业进行有效监管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尽管我国银行业总体形势良好,但也存在着监管方式不先进、风险防范制度存有缺漏、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监管手段方法较为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只有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健全银行监管法制体系、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方式、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推动我国银行业监管与国际接轨。从而使我国的金融繁荣建立在稳定可靠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提出了风险级联传染网络模型,证明了当传染轮数趋于无穷时,节点风险增量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风险传染强度矩阵特征值的模值小于1。在实证研究方面,本研究基于公开的股票市场数据,构建了中国的房地产-金融系统风险传染网络。结果表明:(1)从2010年到2022年,总体风险传染强度在波动中不断上升,房地产业是最大的系统性风险源头(2)房地产业对银行业的溢出风险存在类别与空间异质性。(3)节点重要性分数服从幂律分布。  相似文献   

13.
乔军 《科技资讯》2008,(4):179-179
随着金融国际化发展,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种类和水平迅速增加,稳定性受到威胁,收益受到侵蚀,甚至导致生存危机,继而引发了一系列金融、经济、社会问题。因此,风险管理不仅是商业银行自身不可回避的永恒的管理主题,也是社会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自此银行业风险审计成为银行审计新的课题。香港受其地理、文化和金融中心等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通过对其银行业风险管理审计的研究,可以为国内银行风险审计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阐述当前我国银行业市场利率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研究,以及我国银行业的实际运营数据,通过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运用SPSS19.0软件,分析了市场利率对我国银行业治理结构与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利率的市场化,商业银行在股权结构分配上让第一股东持股比例高,剩下的股权较分散地让其他利益相关者持有的治理结构,能够提高银行的绩效。同时,利率市场化将导致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增大。基于此,当前我国银行业可以通过深化银行治理结构的改革,逐步增强利率风险的管理能力以及合理发展中间业务来有效地提高银行的绩效并规避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15.
刘鹏  周双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11):1065-1071
2018年,监管政策密集出台落地,中央防范金融风险态度坚决,全面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持续提高金融行业合规经营水平、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已经成为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金融去杠杆成效显著,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突出主业、回归本源的特征明显。银行业盈利能力基本稳定,净息差有所扩大,风险压力相对平稳。预计未来银行业资产负债增速将逐渐企稳,资产质量延续好转,净息差仍有改善空间,信用风险大规模持续爆发可能性不大,但资本补充需求较为强烈。随着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政策的逐渐贯彻落实,未来银行支持民营企业的力度将空前加大,建议政府在综合施策的基础上加强对银行业的管理和适度支持,银行业自身要千方百计构建银企命运共同体,同时在零售业务方面下功夫、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6.
邹秀英 《科技信息》2011,(32):I0120-I0121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风险是人们相当关注的一个问题。房地产业也是如此,而降低风险的主要实现方式,是通过多样化的组合投资来降低和消除非系统性风险,而系统性风险则通过风险资产的β系数表现出来。本文通过β系数的测度,建立了以组合投资风险最小化为目标的房地产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求解该二次凸规划模型,即可得到房地产投资组合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使全球银行业受到了重大的冲击。金融危机的发生与美国银行业在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如市场化形式下过于关注利润,忽略了对金融产品风险统一的监管,未能对宏观经济体运行做出及时判断,这些都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并且这次金融危机也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从介绍股市投资风险特征着手,通过对中外股市风险结构的实证分析比较,指出了当前中国股市系统性风险比例过高,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结构性失衡,并围绕这一失衡现象对其成因、危害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化解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与股票投资的风险控制有关的几个问题:股票投资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定量刻画的数学模型;总风险对它们的分解问题;深入考虑了在实际操作中,对有名的β系数的估计问题;最后还应用所得结果,利用电子计算机给出数值实例.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房地产业与银行业间存在的非线性及动态时变的复杂关系,以2005-01-04~2018-12-28日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动态时变Copula函数对中国房地产业与银行业间非线性相依关系及金融危机时期的风险传染进行检验,并基于金融关联理论及行为金融理论探究了三种风险传染渠道.结果表明,中国房地产业与银行业间存在非线性、非对称的相依结构,与非危机时期相比,金融危机时期两行业尾部依赖性明显增强,存在风险传染.传染渠道探究结果表明,流动性及投资者情绪是中国房地产业与银行业间风险传染的渠道,而信息关联不是两行业间的风险传染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