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思潮犹如政治发展的一面镜子,既随社会变迁而起伏跌宕,又是一种驱动力,推动着政治的向前发展。以“中国向何处去”为历史主题的现代政治思潮呈现出交织碰撞、异彩纷呈的局面。在与其他政治思潮进行了激烈交锋与对撞后,“一枝独秀”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伸出了窗外,指导着中国的革命与建设。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由于时代特点、各国实力对比、美国国内政治思潮,以及国际政治自身的特点,美国积极谋划单极战略,并逐渐付诸实施。中俄提出多极战略以反对美国单极战略并形成相持局面。  相似文献   

3.
文章总结了西方政治思潮内在的传统结构,即由经济政治基础决定和制约,思潮流派上存在左中右的分野和交叉,较为简单自发地进行人类传播等等.同时,后冷战时期西方政治思潮又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特点:它们都产生于冷战结束之后的时代背景下,政治学说起到引发和带动作用,日益发达的大众媒介助长其快速传播,多样化的潮流冲击和重构传统的政治思潮流派.  相似文献   

4.
抗战胜利前后民主政治思潮的兴起不仅是当时国际和国内局势变化的反映,而且是民主政治运动长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它不是旧式民主思想的简单再现,而是在延续中的跃进和深化。它以西方民主政治为蓝本、以建立民主国家为目标,其对政治民主化、经济民主化、军事和文化民主化的诉求在许多方面“带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它对于促进抗战、更新民族心理素质和改良文化土壤、推进历史进程与深化对民主进程的认识等具有积极意义和进步作用。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又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因而这次民主政治思潮也就失去了实现其主张的现实土壤。  相似文献   

5.
任何政治制度都有其思想文化基础,以多党竞争轮流执政、分权制衡、代议制、普选制和法治等为主要特征的西方当代政治制度,其思想文化基础是根源于古代希腊,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得以形成和完善,并在当代西方的政治思潮中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的自由民主思想。这种自由民主思想集中体现在西方思想家对人性、民主、法治、道德等问题的探讨与认识之中。  相似文献   

6.
“民主社会主义”既是一股政治思潮,又代表着一支实际存在的政治力量。它是当代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本文一般称社会党)思想体系的总称。它是由第二国际时期的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是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在当代的继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丁隆 《世界知识》2014,(7):52-60
<正>"阿拉伯之春"爆发后,随着突尼斯伊斯兰复兴党、埃及穆斯林兄弟会、摩洛哥正义与发展党等伊斯兰党派通过选举上台,"政治伊斯兰"一词频频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何为政治伊斯兰?政治伊斯兰(political Islam)是一种宗教性的政治思潮和运动,埃及穆兄会创始人哈桑·班纳将掌握政治权力视为伊斯兰教的基本要素,使政治性成为此类组织和运动区别于其他伊斯兰运动的本质特征。学术界有关政治伊斯兰的定义较多,但主流观点认为其本质是被用来实现某种政治目的的伊斯兰,即将伊斯兰教作为  相似文献   

8.
"强势国家观"是社群主义者根据西方社会的变迁与时俱进地建构起的国家观。其中,新集体主义、积极的集体权利和时代吁求分别是其得以建构的哲学基础、政治基点和现实基础。在此国家观下,社群价值、集体权利、公共利益优先、国家积极作为等成为当时代的又一话语体系和价值导向。这一国家观的提出为当时代的西方社会提供了国家政权建设的又一选择路径,弥补了新自由主义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合法化危机,从而成为可与新自由主义相抗衡的政治思潮。  相似文献   

9.
梅杏根 《科技信息》2007,(20):190-190,200
二战后,日本政治思潮的主流是保守主义。这是研究日本的学者共知的事实。战后初中期,以和平主义为特征的革新主义势力参与政治,在日本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成为与保守主义分庭抗礼的势力。但是,在日本摆脱了二战带来的诸如经济贫困、阶级矛盾尖锐和美苏争霸这些负面影响之后,保守主义不仅是其政治主流,而且,日本社会思潮的主体也趋向保守,呈现出社会的总保守化。  相似文献   

10.
郭倩 《科技信息》2013,(21):481-481
绿色政治是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的一股政治思潮它是后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鲜明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都是基于人类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的,具有进步的意义,但由于受历史条件和现实状况的限制,这些理想过于绝对化,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尽管如此,绿色政治仍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它以自己的方式不断扩大对整个世界的影响,让人不得忽视。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本制定和实施"政治大国"战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国际局势为日本制定和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经济决定政治,日本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必然要求有与其相称的国际政治地位;本国的地理条件促使日本要跻身谋求"政治大国"之列;日本国内大国主义政治思潮和新保守主义政治势力成为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思想和社会基础。日本的这一战略对中日军事和政治关系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露 《世界知识》2011,(16):13-13
所谓海权,是人类在认识并利用海洋为自己服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战略理念,其实质是要通过对海洋的管控实现国家利益。不同历史时期,受科技发展水平、时代主题、主流政治思潮和关键性大国战略文化的影响,海权的内涵与外延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以来 ,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世界各国 ,特别是大国、强国在制定和实施自己国家的对外政策和策略的过程中 ,都非常重视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审视国家的对外战略 ,谋求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地缘政治学重新为世人所重视。俄罗斯作为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国 ,其对外战略的调整、变化更是与地缘政治密切相关。从地缘政治在俄外交中的传统影响、俄当前所处的地缘政治状况 ,可以看出在新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潮日益影响下逐步形成了普京的东西方平衡外交  相似文献   

14.
正宗教因素涉及政治的国度激进宗教思想和保守主义政治思潮持续在印尼政坛发酵,选举党派之争的背后,是民主政治与世俗政治在发展时,需要面对宗教思想所带来的巨大冲击。雅加达民众在10月16日迎来了新省长。当天下午四时,印尼总统佐科在国家宫为新当选的雅加达特区省长阿尼斯及其搭档桑迪阿加主持就职仪式。仪式结束后,阿尼斯与桑迪阿加及他们的支持者步行抵达雅加达省政厅,在民俗文化节目的欢迎下,和前任省长查洛特进行权力交接仪式。至此,印尼首都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代史上,在如何挽救内忧外患的中国如何使中国强大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政治思潮——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对它们的不同选择意味着救国之两条不同政治道路。杨度之所以选择前者作为政治目标,是与他较多地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分不开的,同时也是他结合当时国内外时局,对近代中国社会状况、国民素质作出仔细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是东方中国的政治思潮与政治主张,其涉及领域极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这是一种全新的视野。在这一视野下,从经济时代主题的转换、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性和本土化与和谐社会视野里的“工业反哺农业”等三个方面,探讨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工业反哺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非洲社会主义是非洲国家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现象,它曾一度成为当代非洲广泛流行的一种政治思潮,也是许多非洲国家在独立后选择和奉行的一种发展道路和社会政治制度。非洲社会主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特定历史氛围的产物,是非洲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历史与现实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对非洲社会主义思潮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内部思想渊源和外部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非洲社会主义思潮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试论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中不可逆转的潮流。虽然社区民主政治的推进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是从根本意义上看,它还要受制于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更大范围意义上的政治发展。我国许多地方社区民主政治工作方式尚需改进、社区居民尚未形成社区民主自治的意识,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工作依然艰巨。因此,在今后社区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9.
王红梅  杨颖 《科技信息》2010,(36):58-58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从三方面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谭筱莎 《科技信息》2010,(35):I0334-I0334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一定的环境为前提,而且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充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