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文化领导权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主要包括: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文化领导权;文化领导权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吸收和改造知识分子,建立文化大军;建立文化统一战线,实现文化领导权;采取多种途径建设文化领导权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对于我们党加强文化领导权建设,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骐  曲成芳  文吉昌 《科技信息》2011,(23):165-166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毛泽东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上,他不仅注意了文化的传播对象农民,也注意到了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知识分子;不论是对农民的文化改造,还是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都体现出毛泽东想要普及文化,实现文化大众化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在提倡文艺大众化运动时期,秉持一种继承、批判、超越的姿态。瞿秋白用发展的眼光,从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论定五四运动的性质,指出:“五四”话语是知识分子与大众隔阂的新的起源;“五四”是欧化与文学宗派主义的起源;资产阶级的“五四”知识分子已经发生蜕变,新的文化革命只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进行。瞿秋白断定,“五四”革命精神必将被继承,“五四”文化革命必将继续。  相似文献   

4.
作为民国初年著名的新闻记者,黄远生提出的一些文化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文化思想界作出了一定贡献。他不仅首倡了一定意义上的新文化运动,启蒙和影响了陈独秀、胡适、周恩来等一批五四时期的进步知识分子,其对于灵魂深处的忏悔精神和强烈的“自我批判”意识也进一步完整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构建。其在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上的地位应该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5.
结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政治大动荡时期西方社会资产阶级统治方式的改变和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现实,依据对市民社会的全新理解,葛兰西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理论,强调了掌握文化领导权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性,重视知识分子在夺取文化领导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代表了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一股最富有创新性的潮流,对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亦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葛兰西在《狱中札记》这部巨作中,不仅确定了"知识分子"概念的"最大限度"界线,并特别提出"有机知识分子"概念,同时指出知识分子在实现文化领导权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由葛兰西知识分子理论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的知识分子在不同时代完成着各自特殊的历史使命。葛兰西知识分子理论对于当今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屡经屈辱与幻灭以后的觉醒与崛起。五四的基本精神可概括为爱国救亡、文化启蒙、变革社会,具体表现为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反帝与反封两大任务。一、民主与科学:五四的两面旗帜五四时期,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打出了“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那些希图中国强盛,不甘民族屈辱的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纷纷在这两面旗下集结,并以此为思想武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五四运动的时候,对鲁迅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五四”作为思想文化运动来说,也是一次思想精神的解放运动。在这场文化革命中,从文化角度探索如何解除  相似文献   

9.
载入我国光辉史册的“五四”青年运动,以其巨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鼓舞和振奋了一代中国青年的爱国之心,开拓了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思想境界.“五四”运动后,不少有志青年满怀激情,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在思想上迅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民主主义者转变成共产主义者.青年毛泽东就是其中一个.青年毛泽东是在“五四”运动后一年,即1920年夏,开始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无疑,这是和“五四”运动巨大影响分不开的.那么,“五四”运动为什么能促使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的,实际上毛泽东在这里不仅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而且也提出了"马克主义大众化"的任务。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同时,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形成了他丰富而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上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胡适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发生 ,人们只有将其置于整个 2 0世纪文化转型的背景中 ,才能确定其历史的地位 ,充分认识其意义与价值。从晚清到五四 ,现代性思想主题与价值认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晚清的思想主题是建立一个现代的“国家” ,而五四知识分子所关心的问题是个人自由、个性解放。五四关于人生观的讨论 ,以及贞操问题、妇女问题等各种问题的讨论 ,实际上是一种对传统的总体性的文化批判 ,是个人的重新发现与创造 ,是一种深刻的社会革命和价值重建。从这个角度看胡适在五四时期的思想言论 ,以及他对实用主义哲学的吸收、运用 ,对国故的整理等活动 ,即具有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精英文学或者说知识分子文学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向:一次是三四十年代,受时代及政治影响,提出了文学的大众化问题,求知识分子向工农兵大众学习,并对自身进行思想改造。一次发生在九十年代,在文学市场化商品化大潮中,大众文化以其消费性、娱乐性、可复制性等特征,对精英文学造成了巨大影响。以时代为背景,比较大众化和大众文化这两次对精英文学的“纠偏”或“补充”过程,分析精英文学受到的“外力”因素,并在审美现代性的基础上,探讨精英文学重建以及健康发展的问题,具有十分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笔者从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思想入手,对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认为在新世纪重新学习和审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对大力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俄国十九世纪知识分子“到民间去”运动和中国本土的文化资源促生了现代中国的民粹主义,赵树理的创作深受其影响。民粹主义倾向使得赵树理过分地迁就农民的欣赏口味和习惯,使其在采用民间形式的同时,也附着了传统因袭内容的重负,体现在语言、情节、形式和创作策略等方面,如才子佳人模式、大团圆结局、清官意识、求多求满的民间审美趣味等。赵树理是实践毛泽东“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想的光辉范例,背弃了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有时甚至走上了反知识分子的道路,使五四新文学的启蒙传统发生了严重的倒置与错位。  相似文献   

15.
晚清社会思潮经历了从经世到维新再到立宪的演变进程。在这个纵向的演变进程当中,晚清的社会思想也在逐步的由传统向近代转型。也就是它的不断发展和转变影响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选择。晚清社会思潮对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五四"启蒙知识分子的思想基础,陈独秀的启蒙思想与晚清社会思潮有着难以割舍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五四运动70周年,知识分子的独立性问题成了许多人探讨的重要内容。《科技导报》1989年第3期发表的《试谈五四精神与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一文,也谈到知识分子的独立性问题。笔者完全赞同每个知识分子要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否定错误,坚持正义,直面人生,开创未来的观点。但对知识分子“形成一种群体的独立力量和品格”等提法(或理论)则不敢苟同。因为,知识分子个体和群体的属性是两回事,不是一回事。在社会变革中,先进的知识分子常常起着先锋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也必然有一部分知识分子会反其道而行之。所以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不可能形成“一种独立的力量与品格”,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论点。《试谈五四精神与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一文说:“在五四传统中,最耀眼的闪光点之一就是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气质”。但事实是,参与五四运动的知识分子,后来有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它批判地继承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修养思想,同时也是对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知识分子所主张的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历史性总结。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的求学经历使赵树理受到五四新文化的冲击 ,也确立了他自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意识 ,面对纷繁复杂的五四新文化 ,赵树理逐渐承载了五四的社会启蒙意识 ,不是自觉走向对个体的精神探索 ,而是走向知识分子对社会革命的责任承载 ,不是强调“人的解放”,而是强调社会实践的启蒙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天华是我国“五四”时期的国乐大师,他在创作中深刻揭示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复杂心态和文化境遇,真切抒发了寻找光明出路的内心要求。他提倡音乐的平民性、普及性以及改革民族音乐等美学思想,超越了时代,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意艾。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知识分子思想和理论,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没有知识和知识分子,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分子要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