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竞选时所作的削减捐税的虚伪诺言,在最近美国国会讨论他所提出的'税收改革法案'中又一次被揭穿了.艾森豪威尔提出的这个'税收改革法案'的真正目的,是要减轻亿万富翁的税务,使得他们利润更丰;是要维持和加重美国普通人民沉重的捐税负担,使得他们继续过着极为艰难的生活.例如,这个'税收改革法案'中主要的一项是以减少红利税额的办法来减少股东的纳税.大家知道,手里握有  相似文献   

2.
一在美国的整个对外侵略、攫取世界霸权的政策里,亦即其所炫耀的'实力政策'里,积极武装德国和加紧日本军国主义化是最主要的部分.这是举世周知的事实.就日本来说,自从一九四五年秋美国开始占领日本时起,通过它所颁布的一系列的'占领指令'、'占领法规'以及其后勾结日本反动卖国政府所签订的'对日和约'、'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行政协定'、'美日通商航海条约',美国早已逐步地把日本变成了它的军事基地、侵略跳板、远东兵工厂和经济殖民地.时至今日,我们可以肯定说:美国垄断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已经牢牢地控制了日本的政治和操纵着日本的经济命脉而使其服务于华尔街的侵略和战争政策.我们只要回忆一下日本在美国三年侵朝战争中在基地、劳务、运  相似文献   

3.
自从约翰逊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由于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不断高涨和美国侵略政策的连遭失败,美国统治集团又喧嚷着要“全面重新研究”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政策了。现在,这种喧嚷已经发展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全国性辩论”。但是,正像毛泽东主席所指出的,“美帝国主义称霸全世界的侵略计划,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  相似文献   

4.
华盛顿的首脑人物艾森豪威尔、杜勒斯、威尔逊之流正在不断地吹嘘他们找到了一个「新面貌」的侵略政策.「新面貌」政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宝贝呢?这就是:减少招致破产的扩军负担、实行所谓「脱身政策」、鼓动「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用欧洲人打欧洲人」、继续玩弄原子恫嚇、保持和制造国际紧张局势。由此可见,「新面貌」不但不新,而且充满了致命的矛盾.因此,尽管华盛顿当局把这个政策奉为至宝,美国的舆论中间却发出了十分泄气  相似文献   

5.
美国统治集团不但是没有想放弃对亚洲的侵略政策,而且是打算更进一步地侵略.听一听美国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伯逊在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上作证的话吧.众议员古德尔问:'罗伯逊先生,国务院打算在你执掌的范围内求得怎样的结果?'罗伯逊答:'啊!我们打算推行美国的外交政策.'接着,罗伯逊就大讲特讲美国的'实力'政策.古德尔又问:'从根本上说来,这不是意味着美国要在远东无限期地保持美国的支配地位吗?'罗伯逊答:'是的,正是如此.'古德尔问:'这就是它的实质,是不是?'罗伯逊答:'这就是它的实质.'从罗伯逊这一段话,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美国的远东政策的实质就是'美国要在远东无限期地保持美国的支配地位'!美国统治集团扬言美国打算无限期地统治亚洲.亚洲的人民当然不同意!  相似文献   

6.
国际札记     
'实力政策'的遮羞布破烂不堪日内瓦会议圆满地达成了印度支那停战协议,这个协议受到全世界的普遍欢迎.但是,对于美国统治集团却是一颗难以下咽的苦丸药.'纽约先驱论坛报'在报道美国政界的反应时说,华盛顿表现出'明显地缺乏热情'.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公开说,印度支那停战协定中包含有'我们不喜欢的方面'.美国所喜欢的是什么呢?这在日内瓦会议  相似文献   

7.
除了艾森豪威尔的自供外,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雷德福最近亚洲之行的罪恶勾当也充分表明美国好战分子的侵略政策和战争叫嚣,是任何美丽词藻都掩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政府加紧阻撓和破坏和平解决老撾问题的同时,肯尼迪向美国国会提出了关于“国家紧急需要”的特別咨文。肯尼迪是在美国侵略政策和战爭政策遭到一連串失敗之后破例提出这个咨文的。这說明了肯尼迪在从艾森豪威尔手里接管了“烂摊子”之后,形势越来越对美国不利,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肯尼迪政府更比艾森豪威尔政府多行不义,杀害卢蒙巴、入侵古巴、扩大老撾战火等等,进一步擦亮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所策划和领导的北大西洋侵略集团成立的十周年已经黯然度过。美国曾打算利用这个机会为这个集团大肆宣扬,艾森豪威尔吹嘘它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安全集团”,并且“正在发展成为一个日益强大的团结的政治力量”。但是这种渲染丝毫也掩盖不住这个声名狼籍的集团的侵略实质和它所处的困境,连号称美国在西欧的“管家”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斯巴克最近也不得不承认,北大西洋集团的“真正弱点是成员国的不团结”。事实表明,这十年是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不断遭受可耻的失败的十年,也正是北大西洋集团侵略面貌毕露、内部矛盾百出,争吵不休并且日益走向四分五裂的十年。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伪装和平、积极备战的侵略政策,在艾森豪威尔向美国国会提出的共同安全计划的咨文中,以及许多高级官员在参院或众院的外交政策委员会上为这一计划申辩的发言中,都充分地暴露出来。积极备战的铁的证据,就是艾森豪威尔要求在1961年财政年度的对外军事援助的拨款比1960年财政年度增加。他在咨文中说:“至于军事援助,我在有待讨论的国防部预算中要求给予二十亿美元的拨款,这个数目比1960年财政年度所要求的或者所提供的数目来得多。”副国务卿狄龙在参院外交委员会上的发言说:整个共同安全计划“要求的数额为四十一亿七  相似文献   

11.
美国侵略集团虽想以虚假的和平来掩饰其侵略的行为,但是狐狸的尾巴终究是要显露出来的。艾森豪威尔一月六日向美国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就充分显  相似文献   

12.
“艾森豪威尔主义”一露头,就遭到亚非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因此,最近以来,美国政府当权人物在国会作证的过程中一再传出修改这个侵略计划的消息,企图把这个面目可憎的“艾森豪威尔主义”装扮一下,披上一层伪装。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又极力施展殖民主义者挑拨离间的惯技,在阿拉伯国家中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拉拢和分化活动,想用威胁、利诱的手段迫使阿拉伯国家接受美国这个侵略中东的计划。但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的阿拉伯各国的兄弟般的团结是美国的阴谋所破坏不了的,以埃及为首的珍视民族独立的阿拉伯国家目前正在采取措施,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团结,以反击美国个别击破、分而治之的诡计。美国分化阿拉伯国家的重要步骤之一,是邀请沙特阿拉伯国王访问美国。在艾森豪威尔对国会发表“中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帝国主义代替德、意、日法西斯的地位,企图在全世界建立一个空前未有的大帝国。为了追求这个血腥的目标,美国历届总統从杜魯門、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到約翰逊,他們独霸世界的侵略政策和战爭政策总是一脉相承的,而且越来越发展,越来越疯狂。苏联新領导一心想搞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竭力替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塗脂抹粉,宣揚什么艾森豪威尔的“温和”,肯尼迪的“冷靜”,約翰逊的“慎重”,把美国統治集团分为“明智”派和“好战”派,企图以此散布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已經改变的謬論,为他們的修正主义投降路綫遮丑,并麻痹世界革命人民的斗志,为美帝国主义效犬馬之劳。战后以来,美帝国主义的所作所为,充分表明了它的侵略本性是不会有一絲一毫改变的。事实胜于雄辯,且看以下一些主要事实。  相似文献   

14.
多数在哪—边? 战后时期,美帝国主义一向把联合国看做它独霸世界和推行侵略政策的一个工具。这个本来的任务是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各国合作的国际组织,的确曾有不少违反宪章的、为美国侵略政策服务的可耻纪录。特别使人难于忘记的是,美帝国主义曾经用联合国的招牌,在朝鲜进行了三年的侵略战争,使这个国际组织的声誉在各国人民面前降落到最低点。美帝国主义也一直怀忆着这个时期在联合国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企图继续利用联合国来推行它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最近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都扬言要把台湾海峡问题提到联合国去,就是出于这一明显的阴谋。但是,美国代表团这次到联大十三届会议上去,心情是相当复杂的,并不象他们走进联大第五届会议的会场那样趾高气扬了。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向柏林四国外长会议提出的'保障欧洲集体安全的全欧条约'草案时,国际法学者必将体会到,草案的各条与普遍承认了的国际法原则完全符合.这些条款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各欧洲各大国所承尤的制止侵略的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的封建势力美国控制日本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将日本社会中的统治势力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通过他们将魔爪伸入日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农业方面,美日反动势力在'农地改革'的名义下,保存与巩固了农村中的封建势力——地主、富农对农民的统治.占日本农村总面积一半以上的山林、原野是在旧皇族、官僚及封建地主手中.正因'农地改革'中不包括山林与原野在内,所以就给农村中的封建势力留下了一个稳固的经济基础.自一九四六年以来,地主不断地夺回农民手中的已被'改革'了的土地.一九五三年,由于吉田政府奉行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扩充军备的结  相似文献   

17.
落实     
人要是理亏,说话不是颠三倒四,就是吞吞吐吐,口舌总不利落.3月2日越南《人民报》一篇妙文,标题《真理和道理将胜》,开头写道:"在敌视越南的政策中,北京反动派在过去整整五年里使用了许多分裂、诱惑、拉拢、收买的手段,企图建立一个反对我国的东南亚各国战线.它们一天都没有停止过诬蔑我们什么'好战'、什么'侵略',寻找一切办法在我国东南各国之间制造对立.""反动派"嘛,一无真理,二无道理,说的自然是诬蔑人的鬼话.按越南的意  相似文献   

18.
今年4、5月间,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问了南美八个国家;7月间,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弟弟密尔顿·艾森豪威尔到中美洲各国去访问;最近,国务卿杜勒斯在中近东形势正紧张的关头,又抽身去巴西进行了三天的访问。这一系列的忙碌活动,表明了美国对拉丁美洲包藏祸心,而杜勒斯的巴西之行,更突出地暴露了美国怀有迫切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在“间接侵略”的幌子后面杜勒斯在里约热内卢发表了一篇演说,其中强调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和“问接侵略”的危险性来进行恫吓。杜勒斯说:“间接侵略和为外国利益而煽起内战的技巧已经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相似文献   

19.
美国干预印度支那战争罪证累累美帝国主义者敌视越南民主共和国,扶植保大傀儡集团,不断以大量军火和美元'援助'法国殖民者,继续和扩大侵略印度支那的'肮脏战争',藉以阻止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使他们能够从军火生产中获得超额利润,妄图挽救美国国内经济危机,进而步步紧迫地把法国这个小伙计从印度支那排挤出去,把整个印度支那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中,妄图达到从南部边疆来侵略新中国的罪恶计划.  相似文献   

20.
肯尼廸上台半年来在对外政策上的所作所为,已经表明他比艾森豪威尔更具有冒险性。人们如果注意到半年来美国国内的情况,就可以看到肯尼迪政府在对内政策方面,比起它的前任来,也是更具有反动性。肯尼廸在上台的时候,就抱着“扭转历史潮流方向”的“雄心大志”,叫嚣要“遏制共产主义”和“促进自由的事业”(扩充美国侵略地盘之谓也)。因此,他在对于整顿美国国内方面也想“励精图治”,而主要是打算缓和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加强国内的统治,借以重振美国的实力,巩固美国推行侵略和战争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