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化学》中的稀溶液沸点升高与《有机化学实验》中的水蒸汽蒸馏看似矛盾,实质上是它们的原理不同,通过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1.0~3.0mol/LHCl水溶液中用锌硫化物精矿与太平洋底锰结核同时浸出时,锌精矿与锰结核的配比、浸出液初始HCl浓度、浸出温度及浸出时间对2种矿物中Mn,Zn,Cu,Co,Ni和Fe的浸出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出温度升高,金属浸出率增加;只要酸足够,浸出液初始酸浓度对金属浸出率影响不大。当浸出温度为90℃,初始HCl浓度为1.5mol/L锰结核配入过剩系数为1.2,液固比约为13:1,浸出90min时,锌浸出率大于80%,Ni,Co,Cu和Mn浸出率大于98%。原料中的硫90%以上留在浸出残渣中,主要以元素硫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3.
数学分析作为经典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的一个分支,其思想、内容和方法的内涵极为丰富。对初学者来说,做习题是很困难的事,但有些习惯的解法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构造函数法就是常用的一个方法,例如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和柯西中值定理等许多定理和命题都是用构造函数法来证明的。  相似文献   

4.
说明了非挥性溶质溶液的凝固点和三相点的温度都比纯溶剂的要低,前者不同于后者。推导了凝固点降低和三相点温度低的公式,且阐明了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利用描述两相平衡常数与温度关系的等压方程推导某些相平衡公式,包括克劳修斯一克拉贝龙方程、稀溶液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公式,推导过程简单明了,便于教师的讲授以及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半稀溶液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壳聚糖乙酸半稀溶液的性质,结果表明,壳聚糖乙酸半稀溶液的零粘度η0随乙酸含量的增加,壳聚糖含量的减少,温度的升高,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流动活化能ΔEq和结构粘度指数Δη随壳聚糖含量的增加、乙酸含量的减少而增大,在溶液中添加NaCl将使溶液粘粘大,添加脲将使溶液粘度减小,溶液的稳定性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NaCl和脲对溶液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用振动管密度计测定了298.15K时,苯分别在由二甲基甲酰胺+四氯化碳(DMFJ+CCl4)和二甲基乙酰胺DMA+CCl4构成的二元系中,在稀浓度范围内的表观摩尔体积,并外推得到了无限稀偏摩尔体积,通过比较 无限稀摩尔体积,探讨了溶质及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稀液中,溶剂的化学势不仅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所受的压力和溶液的高度有关,本文就是研究高度对溶剂化学势的影响,并推导出高度与化学势的具体关系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从超额函数及实际气体的维里方程入手,连一步说明;“任一组分在全部浓度范围内都服从拉乌尔定律的溶液称作理想溶液”。这一定义是不科学的。理想溶液的确切定义应该是:“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压力下,溶液任一级分在全部浓度范围内都遵守:μ1=μ1(T&;#183;P)+RTlnx1的溶液称作:“理想溶液”。  相似文献   

10.
丁二酸稀溶液的络合萃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研究了几种不同的混合溶剂对丁二酸稀溶液的络合萃取,讨论了络合剂、稀释剂组成对相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络合萃取法对羧酸稀溶液体系具有高效性。利用20%三辛胺+30%正辛醇+50%煤油混合溶剂对丁二酸稀溶液进行萃取,具有相当高的分配系数值。同时,还讨论了叔胺类萃取剂对丁二酸萃取的过程机理,提出了同时存在离子缔合成盐和氢键缔合溶剂化两种历程。  相似文献   

11.
陶春 《科技知识动漫》2009,(24):108-108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要求学生描述概念的定义时,他们往往能够给予流利而圆满的回答,但却经常不能正确地运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多数学生是因为对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的本质内涵根本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刻,一味地死记硬背、套题型做习题。这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注重“题海战术”、“大运动量训练”,忽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有一定的关系。本文针对上述所列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谈谈促进初中生数学认知理解的几条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利用代数解法研究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平面极坐标系下二维各向同性谐振子的能级分布及本征波函数。结果表明在不同坐标系下,能级分布、简并度、宇称等物理量不变,只是本征波函数的表示形式发生了变化,同时在平面极坐标系二维各向同性谐振子的求解为进一步理解量子力学相关本征值问题的代数解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数学分析作为经典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的一个分支 ,其思想、内容和方法的内涵极为丰富。对初学者来说 ,做习题是很困难的事 ,但有些习惯的解法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构造函数法就是常用的一个方法 ,例如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和柯西中值定理等许多定理和命题都是用构造函数法来证明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磁圆二色性(MCD)对聚(4-乙烯基吡啶)(PVP)分子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MCD谱中的法拉第参数B不象D那样受分子量影响很大。但B/D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小,且达到一定程度又随分子量的增加而缓慢增加,而D总是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PVP链上靠近的生色团之间有相互作用,B/D值的降低主要是由于生色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15.
减阻流中聚合物的流体动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单参数的椭球-珠簧二元模型,分析了减阻流中聚合物分子的动力学行为,求解数值积分运动方程后,得到了聚合物分子的周期运动规律和剪切稀化现象.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聚合物分子的变形效应,其旋转频率随着剪切率的增大而减小,从而提高了流体的稳定性.该模型为减阻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动力学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一个有名的问题及其几种解法入手,通过把这个问题进行一般化来检验这些解法的适用范围,由此说明在解题时,理解基本概念是非常必要的,运用基本概念进行推理有助于理解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物理化学》是化学系学生所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学生感到难学的课程之一。要学好《物理化学》,关键之一是要多做习题,这样才能不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达到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目的。物理化学中常有一题多解的情况,请看下例。例请估算NffiCI(s)在真空  相似文献   

18.
导出了盐酸滴定碱的线性方程简化式,应用于测定稀的极弱碱、多元碱、强弱碱混合液及抗酸药碳酸氢钠片的含量,不需要极弱碱的稳定常数K,即可简便快速计算V-pH数据,作直线确定反应终点,其结果的RSD和RE(绝对值)分别为0、16%~0.66%和0.090%~0.91%,符合一般化学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列出了由法国数学家Bertrand给出的一个奇论的三种不同解法及其不同结论;然后依任作者的理解提出了第四个解法。最后对已有的三种不同解法分别进行了讨论,指出之的以被称为奇论的原因是对随机性的理解不妥所至。  相似文献   

20.
耿红梅 《科技资讯》2009,(24):206-206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两个题目并整理给出了多种解法:化空间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直线的点向式方程和参数式方程,整理了三种解法;求通过某个已知点和已知直线的平面方程,给出两种解法,以便读者加深对此类题目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