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遥感和GIS的都安瑶族自治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以都安瑶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利用 1988年和 1999年都安县卫星遥感数据( Landsat/TM)和有关资料,依托遥感和 GIS技术,确定地物类型、建立解译标志、分析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和遥感解译过程,进而对都安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于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生态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新津县为例,借助遥感和GIS软件,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分析新津县2004-2009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耕地和其他用地面积减少,林地、居住用地和河流水域面积增加;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存在相互转换的情况;土地利用覆被的空间变动较大,土地利用结构处于快速调整期。政策制度、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是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利用1988和2000年Landsat 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基于GIS(ARC/INFO 7.0),用变化量、变化率、相对变化率和相对变化度等指标对肃州绿洲近12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表现为以未利用地(56.19%)、耕地(27.47%)和草地(12.19%)为主,水体、农村居民点用地、林地和城镇用地仅占4.15%,各乡镇土地利用格局差异较大;12年期间,景观破碎度增加,表现在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斑块的平均面积、周长都在减小.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现出耕地、水域明显增加,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也增加,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反映出区域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采用土地利用变化量、土地利用变化率、土地利用相对变化度(率)等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肃州绿洲LUCC的变化特点,但都表达出了LUCC较明显的区域差异;通过比较,发现土地利用相对变化度指标在揭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为指导,综合运用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完成了西固区土地利用现状的快速调查,探索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土地详查的技术流程,建立了西固区土地资源数据库,实现了西固区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对不同年代土地利用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用地以每年0.34%的速度减少,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矛盾突出;建设用地以每年0.64%的速度上升,城市市进程加快;盐碱地面积以每年0.05%的速度增加,土地盐碱化程度加大;土地利用结构由不合理逐渐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5.
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为指导 ,综合运用遥感技术和 GIS技术 ,完成了西固区土地利用现状的快速调查 ,探索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土地详查的技术流程 ,建立了西固区土地资源数据库 ,实现了西固区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 .对不同年代土地利用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 :农业用地以每年 0 .34%的速度减少 ,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矛盾突出 ;建设用地以每年 0 .6 4 %的速度上升 ,城市化进程加快 ;盐碱地面积以每年 0 .0 5 %的速度增加 ,土地盐碱化程度加大 ;土地利用结构由不合理逐渐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6.
朱长柏 《科技信息》2008,(18):98-98
以佛山市禅城区为研究试验区,获取了研究区2005年的SPOT5卫星图像,并以此图像为基础,提取土地利用/覆盖现状信息.再利用GIS技术建立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其结果表明,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能准确地反映了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并能快速更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是土地利用/覆盖调查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GIS和RS支持下对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其中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域分别占7%和12%,主要分布在赣江沿岸、白水湖周边、学校和居住区;中度、轻度和不敏感区域占81%。最后得出分区保护和治理的建议,为该区今后合理的产业布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RS和GIS技术为主,结合传统的常规监测资料,通过遥感数据处理,图像的解译和信息提取,系统研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环境的变化,建立水资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内水资源环境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环境教育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成为地理教材的重要内容,这种发展新趋势对地理教师组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设计并实施了以滇池为案例的环境教育的实践,探讨运用RS/GIS辅助地理环境教育的课外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得出:RS/GIS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和分析方法,解决了实践教学中的信息源问题,可以弥补目前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不足;RS/GIS作为一种辅助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教学手段,强化了实践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个手段的运用还可以提高环境分析问题能力,并形成地理技能,培养了实践教学中学生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土地沙漠化是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以内蒙古半干旱区治理沙漠化的成功典范——敖汉旗为例,采取RS、GIS一体化信息提取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通过耕地、林地、草地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变化,研究了敖汉旗10余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以揭示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人文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和GIS的尼洋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1978年的Landsat MSS遥感影像和1988—2001两年的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分别进行了遥感分类得到三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并采用了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引入转移矩阵、变化动态度指数等描述土地利用空间动态变化的指标,对尼洋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时空过程分析,最后,探究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With the artificial alder and cypress mixed forest being planted, there has been a marked land use change since 1970s' in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China. Data from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or posts operated over long time,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of NPP (net primary production) and biomass of biological community, and analysi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show that the artificial alder and cypress mixed forest has outstanding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adjusting local climate, raising soil fertility, alleviating menace of drought, and raising NPP and biomass of biological community. It is very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afforest artificial alder and cypress mixed forest in populous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