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目的:本文对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尸检材料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探讨SLE患者的继发感染和死因。方法:对SLE尸检标本进行常规染色,光镜观察。结果:病变主要在肾脏、心内膜和浆膜,其他器官也可受到影响,而狼疮性肾炎是很明显。结论:SLE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感染与使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关。肾功衰竭是SLE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2.
3.
4.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方面的进展,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在SLE治疗方面的研究资料和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近年来对SLE的治疗有很多新的进展,新的治疗手段不断应用于临床,特别是某些新型免疫抑制剂对重症SLE显示出较好的疗效。结论:对于SLE患者,早期诊断及早期合理用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某些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将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系列表明细胞因子SIL-2R、IFNa、IL-8、TNFd和尿IL-6、SIL-2R与狼疮病变更密切相关。抗DNA抗体和尿IL-6升高可作为狼疮肾炎活动的指标;SLE外周淋巴细胞凋亡增加;MHCⅠ类分子也参与了发病;补体经典途径的活化与狼疮的免疫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和多脏器的全身结缔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视受累脏器的不同而表现不同,常见有发热、日光过敏、皮疹(典型为两颊及鼻梁处的蝶形红斑)、紫癜、关节痛、蛋白尿、血尿、腹痛、贫血等,血清中主要的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具有特异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原理,设计一种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诊断的方法。选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敏感的四个指标(ANA,dsDAN-ab,C3,C4),作为BP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通过对121例样本的分析,其中训练集的71例,训练正确率为95.7%;预测集的50例,预测正确率为88.0%。由此可以得出,BP人工神经网络能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作出较准确的诊断,能提高诊断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8.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侵及全身各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肺、胸膜多有累及。本文通过对10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有无肺、胸膜损伤病例的临床对照分析,探讨SLE并发肺、胸膜病变时的临床特点。1临床资料及方法1984~1996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的病理特点、分析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狼疮性肾炎患者56例病历资料,在B超下行肾活检,进行病理分型。标本分别做直接免疫荧光、光镜和部分送检电镜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IIa、Ⅱb、Ⅲ、IV、Ⅲ+V、Ⅳ+V、V型各占3.6%、12.5%、10.7%、42.9%、8.9%、7.1%、14.3%。Ⅱ型多表现为隐匿性。肾炎;Ⅲ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症;V型和Ⅳ+V多表现为肾病综合症;IV型多表现为肾病综合症和肾炎综合症。Ⅳ型和Ⅳ+V型的AI和CI评分要高于其他类型。结论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有一定的联系;肾活检对判断疾病活动性,指导治疗与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选择性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早期的中长期疗效.方法: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经糖皮质激素后,依据Steinberg分期确诊为I~ⅣB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均采用选择性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闭孔动脉内灌注治疗,随访6至8月,Harris评分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均有长期的疼痛减轻、患肢活动范围改善和无痛行走距离增加.结论: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妊娠(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对妊娠及胎儿发育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妊娠期监护、风险预测及处理是SLE妇女安全过度过妊娠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血液改变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方法:分析、观察10例病人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可以防止不典型的系统性的红斑狼疮的误诊误治.结论:医生注意对血液改变病人的分析、观察能早期发现不典型红斑狼疮病人,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4.
四个全身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因对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效果不明显或不再进步而采用血浆换出治疗。其中两个病人有狼疮性肾炎伴肾功能衰竭,对以往强的松及环磷酰胺治疗效果很差。经分别换出665及1000ml血浆,再输注冷冻新鲜血浆或部分血浆、部分人白蛋白溶液后,临床进步非常显著,如皮疹及Raynaud现象完全消失,迅速利尿及水肿消退,血尿素氮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蛋白尿明显减轻。以后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维持,在追踪观察的几个月和一年时间内,情况一直很好。另二个病人临床症状较轻,亦无严重肾脏损害的表现,对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良好效应,但当药物剂量减少时症状又加重。血浆换出后(每人仅一次),残余的症状很快消失,以小剂量药物维持,情况亦良好。  相似文献   

15.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典型的侵犯人体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人体危害极大。目前该病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案是以激素治疗为主导,辅以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等药剂的综合治疗。但现有的激素治疗不能在源头抑制疾病的发生,对病程进展恶化无显著改善,而且还会产生多种副作用。因此,生物技术药物应运而生,因其拥有良好的靶向性为治疗SLE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明。这类生物技术药物的靶点主要集中在干扰素、细胞因子、B淋巴细胞和B细胞刺激分子、T淋巴细胞和共刺激分子。而目前SLE靶向治疗药物也不能完全适用于临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识别靶点的特异性不强,即无法区分自身反应淋巴细胞和正常淋巴细胞,或是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疗效不一致。因此,如何改善靶向治疗精准度成为今后SLE治疗的重要问题。本文对SLE的淋巴细胞靶向治疗现况以及未来精准治疗可能的突破口做了详细的阐述,希望为今后SLE的精确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采用FACS研究了 2 2例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BLyS和CD86的变化。结果表明 ,SLE患者外周血BLyS 淋巴细胞和CD19 CD86 淋巴细胞显著增加 ,但二者之间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探讨SLE患者体内淋巴细胞凋亡率、巨噬细胞功能相关的细胞因子(新蝶呤、γ-干扰素)水平及两者间相互关系,并同时与抗ds-DNA抗体滴度、疾病活动性评分(SLAM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Annexin V凋亡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新蝶呤水平.结果发现:(1)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13.07±7.39),n=30)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4.08±3.55),n=8,P<0.001)及正常人((5.13±3.37),n=11,P<0.001).(2)抗ds-DNA抗体阳性组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率((12.98±9.25),n=20)与阴性组((9.35±4.76),n=18)相比无差异(P=0.14).淋巴细胞凋亡率与抗ds-DNA抗体滴度无相关性(r=0.112,P=0.77).(3)SLE患者血清新蝶呤水平((1.39±1.10)μg/L,n=20)极显著高于正常人((0.36±0.19)μg/L,n=20,P<0.01).(4)SLE活动期患者血清γ-干扰素水平((58.97±34.52)ng/L,n=15)显著高于正常人((28.06±2.35)ng/L,n=16,P<0.05).(5)SLE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率与血清新蝶呤水平呈正相关(r=0.446,P<0.05,n=22),与SLAM评分呈正相关(r=0.533,P<0.001,n=38),血清新蝶呤水平与SLAM评分亦呈正相关(r=0.485,P<0.05,n=22).未发现SLE患者淋巴细胞凋亡与抗ds-DNA抗体产生相关,未发现明显升高的细胞凋亡率与血清新蝶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