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利用复合因素制备兔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模型,研究四妙勇安汤对AS易损斑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随机将4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正常组10只,实验组30只。正常组予普通饲料,实验组利用复合因素制备兔主AS易损斑块模型,8周时实验组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组、四妙组,继续予以高脂饮食;各给药组开始给药至24周取材,观察主动脉的病理形态,检测血清MCP-1、ICAM-1、CRP含量和斑块内HSP60、TNF-α、NF-κB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内膜明显增厚、纤维帽较薄,斑块内有大量脂质沉积和炎症细胞浸润,血清MCP-1、ICAM-1、CRP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主动脉斑块TNF-α、HSP60、NF-κB表达增加。在给药后各时间点四妙组血清MCP-1、ICAM-1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对CRP水平影响不明显。斑块内TNF-α、HSP60、NF-κB阳性面积百分比均低于模型组(P<0.01),ICAM-1 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由此得出,四妙勇安汤能够稳定AS易损斑块,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3.
杨映霞 《甘肃科技》2020,(18):103-105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的效果。选取定西市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19年7月收治的84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8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组。两组均行彩超检查,对两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斑块发生部位、颈动脉狭窄发生率、颈动脉血流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85.71%较正常组的24.71%高(P<0.05);斑块多发于颈动脉分叉处(BIF),观察组、正常组分别为51.39%、57.14%,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狭窄发生率48.81%较正常组的7.06%高(P<0.05);观察组最大血流速度(SPV)、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EDV)均较正常组小(P<0.05),阻力指数(RI)较正常组大(P<0.05)。采用彩超可有效检出颈动脉斑块,且可了解斑块所在位置、性质、是否存在狭窄、血流量参数等信息,诊断价值较高,并有助于预测脑梗塞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炎性因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 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及彩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在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收治的1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影像资料将患者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梗死直径≥5 cm,n=38)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的结构变化及粥样硬化斑块情况 ,研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 C)、载脂蛋白 B(Apo 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测定 10 0例患者空腹血中 L DL - C、Apo B浓度 ,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测量斑块面积 ,并计算斑块积分和斑块指数。分别计算 L DL - C、Apo 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积分的相关性。按 L DL - C/ Apo B比值分组 ,计算各组的平均斑块指数。结果 :L DL - C、Apo 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积分之间均呈正相关 ,且二者的相关性相当 (r=0 .6 6 5 7,P<0 .0 1;r=0 .6 86 4 ,P<0 .0 1)。L DL - C/ Apo B<1.2 5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比 L DL - C/ Apo B>1.6 2组高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1.76± 0 .80 ,3.30± 1.4 6 ;P<0 .0 5 )。结论 :L DL - C、Apo 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均有密切关系 ,其中 Apo 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6.
张倩  孙薇  杨建波  徐金凤  魏建刚 《甘肃科技》2014,30(22):134-136
观察健脑通络膏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对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斑块积分的作用机制。将符合中医中风病肝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又符合西医脑梗死恢复期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脑通络膏方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规范化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健脑通络膏方,两组疗程均为28d。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中医症候评分、NHISS评分来评定其疗效,两组治疗前后检测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两组均能降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NHISS评分,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降低治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积分比较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健脑通络膏方治疗肝肾亏虚兼痰瘀阻络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减轻炎性反应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各级高血压病与颈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58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发生率进行检查分析,并与209例健康成人对照。结果各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加;各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之间进行比较亦显示出显著性差异;颈动脉IMT随高血压分级增加而逐渐增厚。结论血压增高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变化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测对于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飞鹤  胡国儒  韩军平 《甘肃科技》2014,30(22):137-139
通过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寻找高危致病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对159例40岁以上健康群体进行脑卒中筛查,根据彩超颈动脉是否有粥样斑块分为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并分别检测血脂、血糖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Perason相关方法检验性别、体重、血压、血脂、血糖和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的相关性。Perason方法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吸烟、血压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而血脂、血糖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无差异。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可能诱发的脑卒中,不但要合理的饮食、戒烟,控制血压外,还要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心络治疗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其能否有效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发生发展及其能否降低脑梗死复发。方法符合人选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通心络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通心络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3粒(0.7Sg)3次/d,疗程均为6月。两组每3月后复查色多普勒颈动脉和椎动脉超声,记录斑块性质、大小和数目,并检查血糖和血脂,同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通心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及斑块数目体积等各危险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在软斑块消退、软斑转为硬斑、软斑体积数目减少、无变化和恶化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6个月后至1年脑血管病事件发生和再住院情况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心络能有效地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发生发展和降低脑血管疾病事件复发。  相似文献   

10.
血清CK,CRP的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CK采用酶动力学方法测定,CRP采用免疫琼脂扩散方法测定。结果 CK在心肌梗死2h后有明显升高,6h后仍为阳性,CRP在发作2h后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 同时检测血清CK、CRP对急性心肌梗死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盐酸吡格列酮片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9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单独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同时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与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20个月后观察患者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等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各组组内比较,对照组TC及LDL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C,LDL,TG及FPG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组间比较HDL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PG,TG,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比较,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与盐酸吡格列酮片能进一步降低TG,IMT及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显著升高HDL.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128-SCTA)检测冠状动脉斑块CT值,联合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评价冠脉斑块的易损性.方法选择100名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50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0例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行冠脉CTA检查,并根据CT值的不同,将这些患者的冠脉斑块分为易损斑块(CT值60 Hu)、混合斑块(CT值60-129 Hu)和硬斑块(CT值130 Hu).所有患者均采集血样,进行炎症因子hs-CRP,IL-6及MMP-9检测.结果 1)血清hsCRP,IL-6及MMP-9水平在UAP组明显高于SAP组(P0.01).2)UAP组易损斑块占总斑块数的52.9%,硬斑块组占总斑块数的17.6%,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SAP组易损斑块占总斑块数的19.4%,硬斑块数占总斑块数的51.6%,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1);易损斑块在UAP组的分布显著高于SAP组(P0.001).3)hs-CRP,IL-6及MMP-9与斑块CT值呈负性相关(P0.01).结论 128-SCTA可用于评估冠脉斑块的形态学特点,为冠心病患者早期发现易损斑块提供一种安全、简单、无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颈动脉中层厚度,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颈动脉中层厚度均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PT,APTT均明显增高,FIB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斑块面积,改善凝血指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血尿酸与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CHD)患者148例为实验组,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依据WHO诊断标准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PA)、稳定型心绞痛(SAP)3组;冠脉造影排除CHD的4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患者的血尿酸及颈动脉彩超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析两者与斑块不稳定性、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各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尿酸水平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3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与IMT、冠脉Gensini积分之间正相关(r=0.506,P<0.05;r=0.345,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两者与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提高对冠心病的预诊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频谱变化。方法:对158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及30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32例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检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超声表现均为内径增宽、中-内膜厚度增厚(平均增厚1.0~1.4 mm)、峰值流速减慢;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阻力指数明显增高(颈总动脉:0.86±0.07、颈内动脉:0.73±0.06、颈外动脉:0.91±0.09)。结论:研究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阻力指数,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分型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血清硒元素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方法2020年3月—2021年9月,依据入选标准选取36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180名体检正常的孕妇,GDM诊断结果为阴性;观察组为180名GDM诊断结果为阳性的孕妇,接受住院治疗.对同组孕妇不同妊娠期硒元素水平、两组孕妇相同妊娠期硒元素水平、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孕晚期孕妇血清硒元素水平显著低于孕中期和孕早期孕妇(P<0.05),孕中期孕妇血清硒元素水平显著低于孕早期孕妇(P<0.05),并且观察组不同妊娠期孕妇硒元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硒元素与妊娠期糖尿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在妊娠期间对孕妇进行微量元素检测,为孕妇补充硒元素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冯珊珊  哈小琴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0):12854-12859
摘 要 为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随机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兰州军区总医院单纯T2DM患者、DKD患者各360例为病例组,同期健康者7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肾功能指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血清胆红素、HbA1C及SOD活性与DKD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HbA1C明显升高、SOD活性显著下降,且DKD-不良预后组升高或下降最为显著(P<0.05),而单纯T2DM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DKD组。血清TBIL、IBIL、SOD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且HbA1C与血尿酸(UA)、肌酐(Cr)呈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每增加1%,DKD发生风险增加7%(OR=1.07, 95%CI 1.02~1.11);TBIL、IBIL每增加1 μmol·L-1,SOD每增加1 U·g-1,DKD发生风险分别降低21%、16%、26%。可见老年T2DM患者TBIL、IBIL及SOD水平降低或HbA1C水平升高,均是引发DKD的独立危险因素,DBIL与DKD患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性,但其对女性患者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应用于有机合成方面的新进展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综述了近几年来超声波在有机合成中的一些应用 ,参考文献35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