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碳还原法生产碳酸锶产生的含锶废渣为原料,以硝酸与硝酸铵混合溶液为锶浸取剂,考察锶渣粒径、硝酸与硝酸铵物质的量比、浸取时间对锶浸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锶浸取工艺进行优化,联合碱析除杂制备硝酸锶.结果表明:在锶渣平均粒径为0.10 mm、硝酸与硝酸铵物质的量比为4.35、浸取时间为33 min优化工艺条件下,锶...  相似文献   

2.
华北克拉通北缘存在大量高锶花岗岩体,但其周边区域锶型矿泉水的赋存情况鲜有研究.首次以都山岩体作为典型高锶花岗岩,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水样采集、化验分析等方法,对其周边区域锶型矿泉水的分布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寿王坟岩体、碾子峪岩体、小寺沟岩体、杨杖子岩体等四处高锶花岗岩体周边区域水体进行调查取样分析,以验证锶型矿泉水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都山岩体周边区域水体中均含锶元素,且距离岩体越近,水样中锶含量越高,最高达13.81 mg/L,远高于中国一般含锶矿泉水的锶含量,而外围长城系砂岩地层水样中锶含量最低.平面上,孔隙水中锶型矿泉水主要沿北东-南西向断裂带和南部挤压带分布;风化带网状基岩裂隙水和构造基岩裂隙水中锶型矿泉水沿北东-南西向断裂带分布;垂向上,孔隙水、风化带网状基岩裂隙水、构造基岩裂隙水中锶含量依次增加.区内高锶花岗岩为矿泉水形成提供了物源,地下水径流过程中地层中锶的不断溶出是形成高锶型矿泉水的内在机制,垂向三含水层可能存在水力联系,入渗过程中锶含量可能不断累积.深层构造基岩裂隙水水质、水量稳定,锶含量高,极具开发利用价值.其他四处高锶花岗岩体周边区域锶型矿泉水的分布与都山岩体区域呈现类似规律.该研究首次揭露高锶花岗岩区域锶型矿泉水的赋存规律,可为众多高锶花岗岩区域开发利用优质锶型矿泉水资源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有关锶的比色方法,文献中所载不多,Lucchesi等曾提出用氯化苯胺酸比色测定锶,但该法比色前要求对所有阳离子须进行定量分离,因而操作繁杂,不能较快速地获得分析结果。我国盐卤资源丰富,随着提制盐卤中元素锶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一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对锶进行测定。铬酸钾溶液在中性环境中为黄色,该溶液作为试剂在乙醇溶液中能将锶离子完全沉淀,把等量试剂加到含锶量不同的等体积溶液中,则随着锶含量的不同得到的沉淀量也不相同,将溶液与沉淀离心分离后,离心液中剩下了过量未作用的试剂,锶离子含量愈多,剩下未作用的试剂愈少,颜色愈浅。本文拟应用此原理比色测定锶。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钛酸钡和掺锶钛酸钡薄膜,结合DTA-TGA,XRD和SPM等分析手段,重点考察了锶掺杂对薄膜的结晶温度、粒径和晶胞参数的影响,发现随着锶含量的增加,Ba1-xSrxTiO3薄膜中晶体的晶胞参数逐渐减小,且锶的掺入可降低薄膜的结晶温度、减小粒径和粗糙度.  相似文献   

5.
放射性核素锶的分离去除对核废物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辐射接枝的方法合成了一种以纤维素微球为基材的冠醚功能化微球,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失重等手段表征微球的结构组成,并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其与锶离子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功能化过程中引入的官能团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冠醚结构的配位能力,此外功能化微球的吸附分离能力与锶离子所处的环境有关.该研究为分离去除锶元素的微球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以碳酸锶为代表的锶矿产品,在电子、磁性材料工业等生产领域中新的应用前景;美、日等国近年对碳酸锶的需求动向,以及世界锶资源贮藏和开发等有关情况。第二、三部分,作者根据化学热力学和化工反应原理,就天青石经复分解法、碳还原法制造碳酸锶的可行性分别进行论述。针对碳还原法生产过程中,由于中间产品硫化锶水解,产生大量硫化氢污染环境的弊端,作者经过论证提出:将硫化锶在转炉中用空气氧化为氧化锶后再进入流程,则可控制硫化氢污染。对制订和改进锶盐生产工艺,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川东地区下-中三叠统的锶同位素曲线及年代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川东邻水和渠县采集的73个下-中三叠统锶同位素样品获得了对应于地层累计厚度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与C.Korte等利用特提斯和中欧地区219个锶同位素数据及古生物学研究所得出的对应于地质年龄值的上二叠统-三叠系锶同位素曲线对比,将川东下-中三叠统剖面进行了年代地层的划分对比。根据剖面中获得的牙形石化石,讨论了对四川地区三叠系底界的确定,认为应尽可能采用综合的地层学方法对沉积地层进行年代地层划分对比。  相似文献   

8.
钛酸钡作为一种高介电材料,在相变温度120℃附近具有较大的介电常数,为了更好应用于电子陶瓷材料中,需添加锶、锆、硅等掺杂物降低其相变温度至室温附近。本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多种比例锶掺杂的钛酸钡陶瓷(Ba1-xSrxTiO3)。在不同频率下对其介电性能与相变温度做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比例锶掺杂能提高钛酸钡陶瓷的有效介电常数,同时随着掺杂比例增加可使相变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x=0.3的锶掺杂比例使钛酸钡的相变温度移至室温附近,介电常数高于6000,满足了一般电容器的工作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一种新型二溴对甲基偶氮羧磺染料的合成方法,及其与锶在0 48mol/L盐酸介质中形成的稳定的蓝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 88×104L·mol-1·cm-1,锶量在0~0 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试剂与其他测定锶的试剂相比,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以空气、乙炔火焰测定稀土化合物中的钙、镁、锶是一个很方便的方法,因而详细讨论稀土元素对这儿种碱土金属的干扰是十分必要的。报道过空气、丙烷火焰中镧、钇、钕、铕对镁的干扰,刘文华等讨论了利用空气、乙炔火焰在四种酸介质中15种稀土元素对钙、镁等八种常见元素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镧、钇、铕对锶的影响。结果表明:(1) 镧、钇、铕都使锶的吸光度有不同程度的明显增加;(2)同一浓度的镧、钇或铕对不同含量锶的影响是一致的;(3)选择适当的测量高度可减小甚至完全消除稀土对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