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韩宪洲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1)
城市型、应用型是北京联合大学在全面总结多年应用型大学建设经验和科学研判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对十三五时期应用型发展模式的新思考。这一表述是对学校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的创新性结合,是对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守正,更是对城市型这一服务面向特征的凸显,对新时期地方大学的应用型发展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新形势下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城市型、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师应切实认识到语言传递意识形态的本质,深刻领会思想政治教育宽泛的育人内涵。从教学大纲修订环节入手,开发编写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材及讲义。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从爱国主义、人格品质、理想信念、中国文化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出符合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培养目标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由大众化教育向普及化教育的过渡阶段,出现了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格局,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应势而生。高校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之余,其体育精神和规则意识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挑战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效果。通过教学改革,把体育育人功能贯彻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势必能够让体育教育成为城市型、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一流既是一种保持领先地位的比较状态,也是一种崇尚卓越的价值追求。一流建设是现代大学的内生逻辑,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属于应用型大学范畴,是一流建设逻辑在高校应用型发展模式探索中的科学实践。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实施一流建设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一流建设精神,完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必须坚持学科和专业突破,带动整体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动态调整一流建设发展目标;必须坚持深化综合改革,完善保障和推进一流建设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中的学术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根基,学生事务管理是人才健康成长的有力支撑,学术界已对此达成一定的共识。目前,高校学生事务工作需要因应高校学术教育要求、学生发展的诉求和学生工作者自身发展的需求,不断探索其自身发展的理论问题,解决学生发展需求变化带来的实际问题,处理学生事务模式转型的现实问题。以城市型、应用型大学为切入点,从学生发展理论视角,结合学生事务工作实际,探索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学生事务工作新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狠抓落实是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的关键工作。北京联合大学坚持以学校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的原则,构建校—院—专业—课程一体化目标体系,将学校办学定位贯彻始终。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信息化融合、学专融合、境内外融合5条途径着力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生核心能力与关键素质的培养。同时,构建了与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定位相匹配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及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职能,也是大学的中心工作。教学运行工作应立足于人才培养的新常态,既应保障日常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也应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新的课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教师发展和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不断探索新机制,统筹资源配置,优化教学运行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发展来华留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培养知华、友华、亲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人才,能很好地提升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为所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作贡献。通过分析北京联合大学在来华留学教育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明确办学定位、突显办学特色,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健全管理机制、实施趋同管理"等思考意见,以期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来华留学教育服务体系,提升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来华留学人才。 相似文献
9.
城市型、应用型大学是教育服务功能主要面向城市的应用型大学,具有应用型、城市型、地方性特征。一个国家或地区达到了中等发展程度,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定位为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北京联合大学,明确了相关应用文科、应用理科建设思路,并从课程体系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文化智库服务建设等方面对如何服务首都北京城市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0.
日本高校在城市型、应用型教育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首都大学东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办学定位、政产学研相结合、学校评估体系、教师人事评价体系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究其城市型、应用型办学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北京联合大学发展中的对应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道德责任:高校道德教育内涵的倾斜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晓虹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3):20-23
道德责任感是大学生道德品质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知行脱节,践行能力弱;崇尚自我,社会责任感缺乏;价值困惑,道德评价失衡三个方面。大学生道德责任感薄弱的直接后果就是道德行为失范,为增强大学生道德责任感,高校应在道德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实施途径等方面有所突破。笔者认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把倾斜点放在道德责任的培养上.因为这是贯彻“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增强德育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丁兆明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1)
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概念首次出现在北京联合大学的十三五规划目标中,代表了新时期地方综合性大学对应用型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创新。这一理念的提出继承了应用型大学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已有成果,适应了当前新的形势和任务的客观要求,创新了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应用型发展模式,体现了地方综合性大学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的历史性与前瞻性、客观性与主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齐再前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3)
对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及专业建设等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介绍了北京联合大学作为一所北京市属地方综合性大学,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一些显著成效,为同类大学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以德治国与大学德育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福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23(2):99-102
“以德治国”是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前提和我国当前社会道德建设急需加强的背景下提出的。法治与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一个靠国家强有力机器的强制和威严,一个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殊途同归,其目的都要要达到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对于一个正常社会的健康运行,各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德育是“以德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要实现“以德治国”,首先得“以德育人”。为了落实“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大学必须强化德育意识,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完成国家赋予大学的德育使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今令人堪虞的德育方式与现状,注重隐性德育已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新趋势。隐性德育是指学校通过一定的教育载体,对学生进行一种间接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具有渗透性、潜隐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充分利用在教育载体中的渗透进行隐性德育,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道德建设中 ,高校的道德教育承担着重要任务 ,是全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但是高校道德教育只有进行变革 ,走出传统的教育模式 ,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道德建设的需要。这些变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道德教育观念的变革、道德教育方法的变革和道德教育内容的变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