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甘蔗渣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对甘蔗渣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进行优化,可为其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甘蔗渣为原料,采用低浓度碱脱木质素-低强度酸水解-木聚糖酶酶解的工艺来制备低聚木糖,分别研究了碱处理浓度、碱处理温度和碱处理时间对木质素脱除率、木聚糖保留率的影响以及酸处理浓度、酸处理温度、酸处理时间对低聚木糖和木糖产率的影响,最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对木聚糖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碱脱木质素的处理参数为KOH溶液浓度0.3 mol/L、碱处理温度110℃和碱处理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木质素脱除率和木聚糖保留率分别达到57.8%和87.4%;低强度酸水解的处理参数为H2SO4溶液浓度0.1 mol/L、酸处理温度80℃和酸处理时间1 h,在此条件下的最优酶解工艺为酶用量22 U/g碱处理甘蔗渣(Alkali treated Sugarcane Bagasse, ASB)、酶解温度40.5℃、酶解时间4.3 h,得到的低聚木糖产量为12.66 g/L。本研究为甘蔗渣的高值化利用以及更好地制备低聚木糖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氨水预处理的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氨水浓度、时间、温度、基质浓度和粒径对玉米秸秆糖化预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氨预处理玉米秸秆的还原糖得率的主要因素是粒径,而影响木质素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是氨水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其最优工艺条件为氨水浓度15%,时间39 h,温度40℃,基质浓度162.5 g·L-1,粒径0....  相似文献   

3.
碱液预处理法操作简便、木质素去除效果显著,是目前较为常用和有效的秸秆预处理方法。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较低浓度碱液(1.2 %)预处理,分别测量预处理2 d、4 d、6 d、8 d、10 d后的原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变化水平,选择COD、产甲烷率、产气率等指标对比分析不同预处理时间对于发酵产气率的影响及物料平衡情况,为探求预处理和厌氧发酵过程中物料转化原理、碱液成分分析以及碱液回收利用等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预处理2 d的条件下,破坏木质素纤维结构所析出的半纤维素占比最高为11.93 %,半纤维素得到最大程度解离是高产气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该条件下COD浓度最高达到17.93 g/L,秸秆损耗率最低,仅占15.24 %。厌氧发酵实验中,预处理2 d后的原料产气率最高为49.43 %,能够满足在高产气率的前提下,实现缩短预处理时间和提高产气效率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4.
污泥超声预处理促进厌氧消化反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低频超声技术,对污水厂剩余污泥进行破解处理,研究破解反应对提高厌氧消化反应速率和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未预处理污泥相比,超声破解能够明显提高污泥厌氧消化的生物气产量和有机物去除率,缩短厌氧消化时间.在5—15min的超声破解时间范围内,破解时间越长,厌氧消化效率提高越大,污泥经超声波预处理后,在生物气产量和有机物去除率维持稳定的条件下,厌氧消化时间可由一般20d缩短到8d.并且发现,经破解的污泥,当厌氧消化时间缩短时,单位污泥的产气率反而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5.
富营养化原水几种净水工艺处理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某湖水为原水的几种净水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水厂现有工艺相比,生物陶粒预处理及预臭氧化+生物陶粒预处理有较好的净水功效;预臭氧、生物陶粒、混凝沉淀、砂滤、活性炭等单元工艺有机地组合起来,对氨氮、叶绿素a、色度、浊度的去除率都比水厂工艺高,但出水氯化物Ames试验的致突变性增强,生物预处理对水中致突变前体物的去除能力有限,实践中净水工艺的组合应将健康风险与技术经济结合起来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对苎麻碱煮过程中胶质转移动态属性的分析,讨论了GB5889-86试验方法在测定高残胶率精干麻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多级碱煮测定的设想,通过分析和实验,对GB5889-86试验方法提出了修正意见,并给出了修正值,使之能够适用于高残胶率精干麻的测定,减少了系统误差,提高了测定精度。  相似文献   

7.
汪微  韩睿 《青海大学学报》2023,(1):15-20+27
为资源化利用辣椒秸秆,本文以废弃辣椒秸秆为原料,进行了中温(35±0.5)℃批式厌氧消化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浓度(0.2~0.8 mol/L) HCl、NaOH溶液预处理对辣椒秸秆产甲烷性能的影响,探讨HCl和NaOH溶液在辣椒秸秆厌氧消化应用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酸碱预处理均对辣椒秸秆木质纤维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其中NaOH溶液预处理的降解效果更好,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8.63%~18.83%、15.33%~44.25%和19.44%~38.92%。同时,酸碱预处理均能改善辣椒秸秆的产甲烷性能,其中NaOH溶液预处理效果优于HCl溶液预处理,0.4 mol/L NaOH溶液预处理获得了最大累积甲烷产量,为122.53 mL/g,较对照提高了79.29%。研究显示,低浓度NaOH溶液预处理是一种能够提高辣椒秸秆厌氧消化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存在的椰衣纤维量大且难处理的问题,研究了NaOH、KOH、Ca (OH)2和碱性H2O2(AHP)预处理对其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预处理可以缩短椰衣纤维厌氧消化反应的迟滞期,提高累积沼气产量。采用7% NaOH和7% AHP预处理可显著去除木质素,累积产气量(基于挥发性固体含量,VS)可达218.3 mL/g和217.8 mL/g,较未预处理的椰衣纤维(累积产气量为101.1 mL/g)提升了115.9%和115.4%。  相似文献   

9.
利用乳酸菌、EM菌、黑曲霉、白腐菌、草酸青霉及木霉组成的复合微生物菌剂CM-2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试验与厌氧发酵产气试验.将复合微生物菌剂按比例加入玉米秸秆中处理30d,试验结果测得纤维素降解率达52.94%、半纤维素降解率为33.33%、木质素降解率为2.67%.经过复合微生物菌剂CM-2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与牛粪按照...  相似文献   

10.
铁屑法预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焦化废水脱氮大多采用生化法处理,但化学需氧量(COD)高不利于后续生物脱氮的行为,为了降解COD,采用铁屑法对焦化废水进行预处理。在铁屑中加入辅料并曝气对焦化废水进行预处理,在没有将废水pH调节至酸性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发好的预处理效果,CODcr的去除率约40%。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铁屑用量、石墨用量、辅料A用量、处理时间、曝气时间。预处理反应器运行两个月,处理效率没有显著降低,运行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11.
苎麻纤维化学接枝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锰酸钾(KMnO4)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苎麻纤维进行接枝共聚反应。讨论了接枝率与高锰酸钾溶液浓度、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硫酸浓度、甲基丙烯酸甲酯浓度、接枝反应温度以及接枝反应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苎麻纤维的接枝率可达142.4%。  相似文献   

12.
提前收割的鲜苎麻经脱胶后所得精干麻支数高,残胶低,通过新型纺纱技术可纺成60公支以上的高支纱,进而开发出轻、薄、不刺痒的夏季服装面料.  相似文献   

13.
大麻处理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麻原麻属于高木质素含量麻种。以去除木质素为主要目的,对传统的原麻化学脱胶工艺进行了改造,采用无酸重二煮的工艺方法制取大麻的精干麻,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麻碱氧一浴一步法短流程脱胶漂白工艺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麻碱氧一浴脱胶漂白工艺流程短,去除木质素效果好。通过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回归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大麻碱氧-浴脱胶漂白工艺探索,讨论了各工艺因素对精干麻残胶率、残余木质素量、精干麻强力和白度的影响,经过优化实验、计算与分析,得到了最优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运用计算机影像法,观察分析了经不同条件下碱煮后的苎麻纤维横截面形态和纤维细度,得出影像分析细度值与残胶率相互对应的结论.并探讨了碱煮后纤维之间胶质的去除程度和纤维的分散情况,以及纤维机械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以柑橘皮渣为原料,采用2,2, 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介导氧化联合高压均质法制备柑橘纳米纤维素,研究次氯酸钠添加量(5、25、50mmol/g)对柑橘纳米纤维素长径比、形貌结构、理化性能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次氯酸钠质量摩尔浓度的增加,柑橘纳米纤维素的直径和长度都逐渐缩短,并在50mmol/g时长度[(150.57±24.99)nm]与直径[(2.74±0.29)nm]达到最短。扫描电镜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化剂质量摩尔浓度的升高,柑橘纤维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被水解,柑橘纤维表面呈现出越来越粗糙的结构。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显示:氧化均质处理提高了柑橘纳米纤维素的结晶度和耐热性,且纤维素的Ⅰ型晶型未遭到破坏。理化性质分析表明:氧化均质处理可有效提高柑橘纳米纤维素持水力、持油力、胆固醇吸附力和葡萄糖吸附力,并在次氯酸钠质量摩尔浓度为50mmol/g时表现出最强的吸附力。纳米化的柑橘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研究以期为柑橘皮渣的再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麻织物印染后整理的发展动态。指出了麻织物高级整理的关键工艺是树脂整理、丝光及柔软处理,并概括了麻织物树脂整理、丝光和柔软处理的现状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用苯胺蓝法结合鞣酸法从枯树木片中筛选了一株具有降解木质素能力的白腐菌菌株NM23-002,初步鉴定为多孔菌属Polyporusvarius,并研究了其对芦苇综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及降低纸浆中kappa值的条件.结果表明,P.varius预处理造纸原料芦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5.5,温度41℃,接种量为50 v/v,处理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