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年,中毒事件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导致“大头娃娃”的毒奶粉阴影还未消散,含苏丹红、胭脂红、日落黄的有毒食品和“红心鸭蛋”又“粉‘红’登场”,而2008年9月又惊现含三聚氰胺的毒奶品……那么,中毒有哪些类型,为什么会中毒,又如何预防呢?  相似文献   

2.
一位命名“大爆炸”、但又反对“大爆炸”理论的天体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3.
花炮的起源与发展 花炮,确切地说是“烟花”与“爆竹”的合称.烟花也叫“烟火”、“焰火”,今日通称为烟花.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唐代写做“爆竿”,南方又称为“纸炮”、“响炮”.如果把若干单个爆竹连缀成串则叫“鞭炮”、“响鞭”或“鞭”.  相似文献   

4.
世界战争格局是多变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专家奉行一种“坦克制胜论”理论;其后.又出现了“海军制胜论”理论:在二战期间,又出现了“空军制胜论”理论;在核武器问世后,几乎所有的军事理论家都认为“核武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武器”。到了今天.这个理论又改变了,军事专家预言:在未来的战争中,决定胜负的并不是核武器.而是计算机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5.
手机的变迁     
手机,原来俗名是“大哥大”,它的主要作用是“打天下,听世界”,“心胸”广阔、目的纯洁,没什么“杂念”。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又有了短信这一功能,由于价格便宜,广受大众欢迎,短信大为流行,手机进入了“短信时代”,“拇指经济”蓬勃发展,各大网站看准“风向”,  相似文献   

6.
1999年9月18日,雄伟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召开的“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江泽民主席亲手将金光闪闪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佩带在王希季院士胸前。此时的王希季又高兴又激动,同时又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7.
平日繁忙的工作让健身成为了“不可能的任务”,而“11路”这种最原始、最古老的通勤方式,更是被快节奏的现代人完全抛在脑后。但其实“11路”“走班”方式既能妥善利用上下班的时间,又能收获不错的健身效果,实在是“健康、环保、经济”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为了太空“马铃薯”日本大和民族历来的表现是严肃、深沉,为他们的探测器也取名为“沉思”号。后来,他们在“沉思”中觉醒,又发挥出大和民族坚忍和勇敢的另一面,干脆取名“猎隼”号,以表达日本的探险精神。  相似文献   

9.
1869年的早春二月,一个名叫皮埃尔·阿尔芒·戴维的法国传教士来到这里。带走了他眼里的“最不可思议的动物”; 140年后的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柯高浩、柯文夫妇又来到了这里,为“最不可思议的动物”带回了弥足珍贵的“出生证”……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时报杂志》最近对日本、中国、韩国、新加坡、英国、瑞士等17个东西方国家1500余名人士所作的问卷调查,对美国人因“颇有微词”而采取“敬而远之”态度的外国人不在少数。根据接受调查者批评的集中程度,依次列出了“美国人的十大缺点”,最后又请居住在美国本土的几名美国人自己对外国人心中的“美国人的十大缺点”作一番点评。有趣的是,这“十大缺点”,在一些美国人眼里,几乎又成了“十大优点”。比如:占51%接受调查的外国人认为:美国人盛气凌人。可是,美国人这样解说:其实有点“盛气凌人”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盛气凌人”从某…  相似文献   

11.
“自嘲”,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嘲讽语言和口气,自己戏弄、贬低或嘲笑自己。然而,从自嘲者的本意来看,又并非止于自我嘲弄,多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表里相悖”、“言此意彼”的特点,因而“自嘲”在交际中具有特殊的表达功能和使用价值,是心理保健的一帖良方。倾吐郁闷。在生活、工作中,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或受到不合理的评价时,自己气不公,但又不便直接说出时,就可运用自嘲,以委婉暗示的方式,把内心  相似文献   

12.
明太 《知识就是力量》2000,(2):52-52,53
“砰”!当你不经意地路过一条小胡同或街道时,你常会被那些躲在角落里的爆米花小贩吓上一大跳。可当你心悸之余,却忍不住想买上一包刚出罐的又香又脆的爆米花尝一尝。 无论是硬梆梆的玉米还是大米,只要放在米花机里一爆,就又松又脆了。可是你想没想过,某一天你将一块又老又硬的肉也爆上一爆,变成又软又嫩又好吃的肉? 这种梦想即将实现了。 一位美国退休的原子弹专家,真的研究出“爆肉”技术,能将又老又瘦的肉,“爆”成松软的嫩肉。  相似文献   

13.
冯刚 《大自然探索》2001,(10):25-29
“野驴有什么可怕的,可蠢又难看……”“哇!太美了!”“这是驴吗?怎么那样像马?”“真没想到,野驴竟然这么漂亮。”  相似文献   

14.
地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神奇的大自然给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你听说过“寒岛”藏身于赤道地区、热带品种的企鹅四海为家、南极找到了热水湖吗?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是真实可信的。赤道上出现“寒岛”加拉帕戈斯群岛地处赤道,按理说应该具有典型的热带风光:终年  相似文献   

15.
奇云 《科学之友》2005,(2):24-25
高科技解读“雨人”大脑 白痴学者是精神医学专有名词。既是“白痴”,又如何是“学者”?这个名词一语道出白痴学者的矛盾与冲突。说是学者,他们确实愚鲁、智商低下;说是白痴,他们又专长独具,禀赋过人。截然相悖的两极,竟奇妙地统一在同一个生命体内,这就是令医学界百思不解的白  相似文献   

16.
民间所说的“迷魂术”,顾名思义,就是用语言或行为使人迷失本性的某种“法术”。充满迷信色彩的“迷魂术”自然是子虚乌有,但在现实生活中,被“迷魂”的现象又无处不在。君不见少数“法轮功”信徒,竟痴迷地自残自焚或杀人,用老百姓的话,真是中了邪,迷了魂。可在心理学家眼里,他们不过是因久练“法轮功”而被催眠、进而引发精神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从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特别是最近几个月,“泥石流”、“堰塞湖”这两个名词已不绝于耳。那么,这两种四处频发、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中,又隐藏着什么科学原理呢?  相似文献   

18.
奇云 《科学24小时》2004,(12):17-18
继人类第7、14、20、21、22号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于近年陆续被破译之后,英国科学家日前又破译出人类第6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使得人类染色体这部包含23“章”的“天书”被破译出7“章”  相似文献   

19.
<正>植物处于食物链的底层,往往难以摆脱被当作食物的命运。倘若植物也能“主动出击”,让动物成为它们的“盘中餐”,又会是怎样的一番境况?在植物界,确实有这样一批“逆袭者”,它们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以吸引、捕捉、消化动物。它们捕食的动物有昆虫、线虫、浮游生物,还有一些小型脊椎动物,以满足自己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贫困状元”的奇迹 甘肃中部的会宁县,是当年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神奇之地。这块十年九旱,水资源极短缺,地表水、地下水大都苦咸,难以利用,资源匮乏的“陇中苦瘠甲天下”的土地,至今还是国家的重点扶贫县。然而,它又“奇怪”地拥有“西北高考状元县”的美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