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力求透过两种语言的外在表达形式,探寻潜藏在语言背后的认知基础,通过研究,发现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主要源于人类相同的生理特征、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而个性差异则源于不同的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阐释了文化人类学范畴、目的、方法及其在中医文化研究中的价值,并着重揭示了中医的全生态医学理论特质。人类学是一门从生物和文化角度对人类体质及语言习俗特征加以研究的学科。笔者从1980年代起即涉足中国医学文化史的研究,并首先提出中医文化人类学这一概念。将其界定为以研究中医文化为主体的一个文化人类学分支。人类学的范畴和目的人类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可概括为两大支柱——体  相似文献   

3.
李昕 《科学之友》2008,(6):111-113
文章力求透过两种语言的外在表达形式,探寻潜藏在语言背后的认知基础,通过研究,发现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主要源于人类相同的生理特征、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而个性差异则源于不同的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4.
在非洲中部地区,当地居民一直沿袭着捕杀和食用猿猴的古老习俗。这或许就是一触即发的第二种艾滋病的祸根,人类是否正面临新一轮的艾滋病危机——  相似文献   

5.
从赫歇尔发现人类所处的位置实际上被一圈明亮的恒星环绕着的现象开始,人类就开始了缓慢但从未停止的探索步伐。从美国人本杰明.古尔德到欧洲人费尔南多.科默再到弗里茨.兹威基、贝基,从"剧烈的过程"的爆炸说到看不见的暗物质说,再到2006年的哈佛大学观察证实。前后近两百年,几代科学家早已驾鹤西归。  相似文献   

6.
正科技改变生活,一点不假。无论多么传统的东西,就如同拜年,也会被科技的进步所改变。从最初的登门拜年,到后来用电报、电话、短信、电子贺卡等方式拜年,再到现在的微信、网络视频拜年,我们感受着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潜移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演进,沿袭了千百年的拜年习俗也随之变化着。对联、福字、窗花、灯笼、鞭炮……能够将这些物品"攒"到一起的节日,便只有中国人最传统的节日——春节了。作为一个具有3 000年历史的传统民族大节,春节早已深深烙印在所有华人的身体发肤中。虽然时代的变化带走了春节的一些旧俗,很多的过年习俗间或成为记忆,但是一些符号性的内容依然不变,而是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4个方面谈论了英汉习语所反映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从结绳记数到筹算、珠算,再到借助计算尺、计算器计算,到如今的用电脑计算,人类运算工具的演变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当我们惊叹于人们越算越快,越算越精确时,无不为人类的智慧而感到骄傲.所以说,算具推动和加速了计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李秦 《科学之友》2008,(2):32-34
奥运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征服时间、空间和速度的历史。从古希腊著名的阿加德米运动场到恢弘的现代化体育馆,从希腊的5项全能竞技到现代奥运会百余项竞赛运动,奥运,在更高、更快、更强的人类精神鼓舞下,依靠科技而不断展现着自身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4个方面谈论了英汉习语所反映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1.
生命信息科学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宏观到微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科学的重点也随着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深化而转移。一、物理学革命: 传统的概念认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物质,19世纪物理学家法拉第、麦克斯韦、赫兹使物理学导致了一场大革命,论证了无静止质量物质(以下简称能量物质)——电磁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论证了每一种有静止质量物质(以下简称质量物质),都对  相似文献   

12.
周程 《科学通报》2023,(13):1598-1599
<正>如今,人类所处的生活世界正在被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所形塑.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从基因工程到精准医学,从纳米技术到清洁能源,从3D打印到5G通信,再从元宇宙到Chat GPT......科技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刷新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扩展人类认知和实践的边界,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3.
任新宇 《科学之友》2009,(4):104-105
医学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人类因为有了医学而能够治愈伤病、延长生命,医学终结于死亡,对死亡的判定经历了从“心死”到“脑死”的变革,脑死亡问题涉及科学技术问题、概念问题、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等,至今仍在讨论当中。以脑死亡判定死亡可能也只是一个阶段的认识,医学会发展到什么境地,人类会发展到什么境地,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但我们不应忘记,科学不是世界的全部,医学不是生命的全部,人类也不是自然的全部。  相似文献   

14.
郭艳红 《科学之友》2008,(3):138-139
文章从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两个方面研究了文化语境在语言交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星际大迁移     
故事叙述了人类从月亮移居冥王星以及冥王星子星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3991年。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不存在了。人类从地球迁移到月球,有一部分人去了水星和土星。自从迁到月球,我们的生活环境大为改变。我们只能生活在密封而看不见的超合物的罩子里面。人类从  相似文献   

16.
吴汝康 《科学通报》1964,9(8):701-701
关于人的概念,我和安志敏先生有着不同的看法,主要分歧在于两个根本问题:1.什么是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类”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人与猿的分界标志;2.从猿转变到人的过程中是否有一个过渡时期以及这个过渡时期是否属于人的进化系统。一关于劳动创造人类理论的理解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首先从人类生产财富的劳动出发,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理论,接着把现代人与现代猿作了详细的比较,顺次指出了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各种特征有:直立行走、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人类是数百万年前从与猴子有血缘关系的类人猿进化来的。但是,到了今天,人类的外貌已经和猴子、类人猿相去甚远。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外貌一直在悄悄地变化,推动这种变化的最大力量是饮食的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8.
医学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人类因为有了医学而能够治愈伤病、延长生命.医学终结于死亡,对死亡的判定经历了从"心死"到"脑死"的变革,脑死亡问题涉及科学技术问题、概念问题、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等,至今仍在讨论当中.以脑死亡判定死亡可能也只是一个阶段的认识,医学会发展到什么境地,人类会发展到什么境地,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但我们不应忘记,科学不是世界的全部,医学不是生命的全部,人类也不是自然的全部.  相似文献   

19.
<正>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人类的信息传递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并呈现出多样化。从古代的烽火狼烟、击鼓传声到驿站递铺、邮政投递,再到近代的书信通讯到电话、电报,从现代的广播、电视到传真、互联网等,信息的传递越来越便捷,不仅成为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而且成为了人类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19世纪30-40年代,信息传递催生了近代邮政业的诞生和发展,进而出现了邮品并形成了集邮文化。集邮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活动,是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840年5月初,英国"邮票之父"罗兰·希尔  相似文献   

20.
郭艳红 《科学之友》2008,(9):138-139
文章从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两个方面研究了文化语境在语言交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