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视野     
《大自然探索》2012,(2):4-11
体重超70克的巨虫最近,在新西兰遥远的小巴里尔岛上,前公园管理员马克·墨菲特偶然发现了以重量计算的世界最大虫子——一只巨沙螽(长须大蝗)。新西兰有超过70种沙螽,其中巨沙螽最重,而这只体内装满卵子的雌性巨沙螽的体重竟然达到了71克,翼展长近18厘米。与其他沙螽不同的是,巨沙螽只见于小巴里尔岛上,因为在新西兰大陆上它们早已被欧洲人偶然引入的老鼠斩草除根。别看巨沙螽体形如此庞大,与  相似文献   

2.
在地球的许多岛屿上都存在着动物巨化和矮化的现象。科摩多岛上有科摩多巨晰,马达加斯加岛上有巨型蟑螂,大约1000年前,在新西兰岛上还栖居着身形庞大的恐鸟,这些都属于动物的巨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07,(10):5-5
最近,在风暴肆虐的新西兰库克海峡斯蒂芬斯岛上,科学家“放生”了一只外形和真正的新西兰大蜥蜴几乎完全一样的机器大蜥蜴,只不过这只机器蜥蜴的皮肤不是由鳞片构成,而是由橡胶制作,机器蜥蜴的“心脏”则是一只镍镉电池。新西兰大蜥蜴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蜥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亿年前,目前这种蜥蜴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科学家“放生”机器蜥蜴的目的,是想进一步了解这种大蜥蜴的行为特点尤其是求偶和繁殖习惯,从而更好地保护它们。  相似文献   

4.
新西兰曾经是全球海鸟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是现在那里的海鸟数量已大为减少,许多鸟种已彻底消失。在人类定居新西兰之前的1000年里,老鼠很可能就已重创了岛上的鸟类。  相似文献   

5.
啄羊鹦鹉是新西兰南岛上一种大型鹦鹉.生活在险峻寒冷的高山地区的稀木灌丛中.体型大,羽毛丰厚,主要呈绿色,喙粗而长。因它们时常发出类似Keeaa的沙哑叫声.故得名Kea。  相似文献   

6.
冰川的故事     
提到冰川就不能不提一个地方,那就是太平洋西南部的新西兰岛。新西兰岛拥有3000多座冰川,是全球冰川数量最多的国家,因此被称为"冰川之岛"。新西兰岛上最著名的冰川是塔斯曼冰川,它有1英里宽,2000英尺厚。其次是林德冰川,它位于新西兰的最高峰库克山两翼。居第三、四位的是弗朗滋·约瑟夫冰川和弗克斯冰川。  相似文献   

7.
格林尼治时间公元1999年12月31日下午4点,当地时间2000年1月1日凌晨5点,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南太平洋上距新西兰东海岩800公里的彼特岛上。这里,一轮红日正从海平面冉冉升起,几缕阳光洒在了海边的哈科帕山上,岛上的游客和全球数亿围在电视机前观看日出现场直播的人们吹呼雀跃──人类迎来了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狄奥尼修斯留下千年难题2000年1月1日是否新世纪第一天尽管许多人已经理所当然地把2000年1月1日当成新世纪的开始,尽管庆祝21世纪到来的活动正在世界各地紧锣密鼓地举行,但是人们不能忽视来自科学界的呼声。国际上多个具有权…  相似文献   

8.
杨茉 《科学之友》2006,(4):54-54
在自然界的动物中,寿命最长的是龟。1737年,科学家们在印度洋的一个岛上捕获了一只象龟。据鉴定当时它的年龄是100岁。这只龟被送到英国,在动物园又活了很长时间。直到20世纪20年代还生活在那里,假如捕获这只象龟时动物学家的科学计算正确的话,这只象龟的寿命大约是300岁。  相似文献   

9.
运用一种新的高精度放射性碳测年技术,科学家对经过太平洋鼠咀嚼的古代种子进行测定,从而发现人类是在公元1280年到达新西兰的,这一时间比以前的结论(用精度较差的方法测量得出)推后了整整1000年。科学家说,太平洋鼠不可能游完哪怕是距新西兰最近的岛到新西兰之间的海上距离,因此它们最早只可能是偷偷上船或被人故意用船带到本无老鼠的新西兰的。  相似文献   

10.
猪虽然不会飞,但它们游泳的"功力"可是令人刮目相看。英国一家人弃养在岛上的2只小猪自己游泳千米找回家,主人决定不再送走小猪,就让它们留在身边。住在苏格兰海边的卡梅伦家养了6头小猪,他嫌猪圈太挤,就用小船载着取名为"松露"和"玛丽"的2头小猪,将它们送到了1.5 km外的一个小岛上。卡梅伦说,过去他们会把羊送到岛上放养,因为岛上有很多根茎类植物也有水源,猪也应该可以在岛上生活。没想到,才一天,他就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他们家的2头小猪游回来了。卡梅伦以为邻居跟他开玩笑,出门一看,发现了2只湿淋淋、身体不断发抖的小猪,正是松露和玛丽。他说,既然这些小猪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09,(3):6-6
最近,在墨西哥湾2500米深的海底,一艘遥控潜水器的相机拍到了—个“怪物”:一只外表看上去像外星人的长臂有‘肘’巨鳍鱿鱼。科学家至今对巨鳍鱿鱼所知甚少,已经观察到成年巨鳍鱿鱼的身长不超过7米,而已知的巨型鱿鱼的最大体长为16米。巨型鱿鱼有8条短臂和两条长触角,而巨鳍鱿鱼有10条难辨的副肢,副肢长度看来都一样。  相似文献   

12.
10年前,古生物学家在马达加斯加发掘出一只巨蛙的75块化石碎片。如今,他们终于复原了这只巨蛙的原貌,并测定它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科学家说,这很可能是迄今已知地球上存在过的最大的蛙,其身高达41厘米,体重达4500克。这种蛙之所以被戏称为“地狱魔蛙”,除了因为其体型庞大之外,还因为其性情凶猛,敢吃恐龙仔。  相似文献   

13.
沈钧贤 《科学通报》1990,35(10):787-787
在动物声通信过程中,方向听觉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对接收声信号的动物来说,它不仅要判别发声的动物是同种还是“天敌”,而且要认知声信号的含义,测出发声动物的空间方位,从而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是趋声,还是逃避捕掠者。作者曾对同地共生的两种螽斯——短翅鸣螽与硕螽的趋声行为进行过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雌螽斯只对同种雄螽斯发出的鸣声产生迅速而准确的趋声源运动。这表明螽斯不仅具有种属识别能力,而且有着相当好的方向听觉。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09,(11):7-7
新几内亚的巴布亚岛因生活着众多的啮齿目动物而闻名于世,光是岛上的鼠科动物就超过57种。最近,科学家又在岛上的一个千米深的大坑里发现了一个“失落世界”,那里竟然栖息着许多以前只在科幻电影中才出现的动物:长着毒牙的蛙类、打呼噜的鱼类和体形看起来同猫一样大的老鼠。  相似文献   

15.
最近,首只经过塑化的巨型章鱼在法国巴黎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这只章鱼是新西兰渔民在2000年1月打捞上来的,后来由新西兰政府赠送给法国。博物馆人员首先抽干了章鱼体内的所有液体,然后用聚合物重新填充,这一过程导致这只章鱼的体长从原来的6.5米缩短到了现在的4.5米。实际上,人体塑化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鹿狼之战     
1949年冬日一个寒冷的夜晚,美国苏必利尔湖上一片冰封,一只雪橇轻巧地滑过冰封的湖面,向洛耶耳岛上驶去. 驾驶雪橇的是一位叫彼得逊的生物学家,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一次生物史上还从未有过的试验--在他身旁的铁笼里关着4只狼,几年后,在洛耶耳岛上将展开一场狼与鹿的大战.  相似文献   

17.
巨型鱿鱼     
巨型鱿鱼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无脊椎动物,然而人类至今还没有真正见到过活着的在自然环境中的巨型鱿鱼。多年来,许多学者在想方设法寻找巨型鱿鱼的踪迹,但由于其神出鬼没,一直没有结果。迄今人们只看到过死的或正在死去的巨鱿,还没有任何人在自然生存环境中观察到它的踪影。一位曾经在捕鲸船上和捕鲸站担任过检查官的英国生物学家克拉克,为了研究巨鱿他一直找了几十年,而最终也只是在捕杀的鲸鱼的胃里找到了大量被消化剩下的巨鱿的假趾足。他借此整理了不少资料,进行推断,后来成为人们认识巨鱿的惟一根据。巨型鱿鱼属于动物中的巨人…  相似文献   

18.
在广东深圳的内伶仃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在从海拔6米到160米的范围内;有40%-60%的地区几乎全被一种奇怪的植物覆盖,十来米高的大树,都因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逐渐枯死。20世纪80年代,这里曾是动植物的乐园,森林覆盖率达95%,兽类、鸟类、蛇类和昆虫等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活。岛上600多只放养的猴子,靠野芭蕉、荔枝、龙眼、芒果等维生,过得悠闲自在。但自从1995年岛上出现这种奇怪的植物以来,因原有的生态系统被破坏,那些猴子、鸟类、昆虫等渐渐没有了食物,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保护区的管理人员费了…  相似文献   

19.
在靠近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印度洋上,有一个美丽富饶的火山岛国——毛里求斯。早在16世纪欧洲殖民者踏上该岛之前,岛上长满茂盛的热带森林。如今,该岛上的原始森林已所剩无几。其中岛上特有的树种——卡伐利亚树行将灭绝,这也成了毛里求斯的一个著名的植物之谜。卡伐利亚树是一种高大的热带乔木,树高可达30m,树围4m左右,在植物分类上属于山榄科卡伐利亚属。几百年前,它们的踪迹遍布全岛。这种树木质坚硬、细密,曾经是岛上大量出品的优质木材资源。可是今天,岛上残存的卡伐利亚树已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时,一些欧洲旅行家来到了太平洋上一个名叫“亚布”的岛上。在这里,他们发现当地人使用着一种十分奇特的叫做“分”的巨大石币。这是一种用石灰岩矿物,即一种霰石凿制而成的。按当地的习惯,这个石币的体积越大,价值就越高。因此,被凿成大磨盘似的中间有窟窿的圆石头,有的外圆直径竟大至5m!这巨大的石环被凿磨得十分光滑,上面还有许多美丽的图案和精致的花纹。这种石币引起了一些研究人员的兴趣,他们花了一定的代价,换得了一些大石币,并设法把它运回了欧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