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拥有30家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的美国史密森学会发布了一份地球上"本不该有生命迹象"的十大生命生存环境奇迹的排行榜单。在这些地方的极端环境条件中,人们都已经发现了微生物和动物。这也许意味着,在火星上发现生命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2.
有不止一位科学家曾为此感慨,认为诞生于我们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奇迹。尽管 他们并不排除其他世界也有产生生命的可能,但还是对地球生命的诞生和发展叹为观止。 地球生命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那些研究外星生命的科学家们认为,宇宙生命将以更多 的形态存在,为了适应环境它们将千姿百态,无奇不有,而由此进化出的文明形式也将不尽相同, 多种多样。比如,相对于我们由动物直接进化出的人类智慧来说,也可能会有以植物为基础发展起 来的智慧,或者以无机物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智慧,甚至有些科学家走得更远,探讨了晶体智慧和能量智慧的可能! 当然也有一些科学家持比较保守的观点,例如,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就曾指出,不要说其他形式的生命形态,就连与人类同属动物的海豚(或类似的动物种类)都不可能发展出文明来,因为流线型的构造使它们难以进化出构造精巧的前肢,因而难以发展建构出一个宏大的技术文明来。 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呢?当初的人类,不就是因为环境的恶化才不得不下地行走昂首直立的吗?假如有一天——仅仅是一种假设——海洋干涸了呢? 也许可以,也许不行;也许,《生命应该常青》只是一种幻想,但也许,它正是我们所要得到的答案之一。  相似文献   

3.
关于地球生命起源"同源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俊 《自然杂志》2004,26(5):286-290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问题是一个千古之谜,也是现代科学亟待解决的难题.从20世纪80年代起,笔者就现有主要学说及其引证材料和相关事实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以此提出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与地球形成同源的假说,即"生命地球同源说",并不断发展与完善.本文试以生命起源研究或争论中的一些关键和核心问题--如地球生命起源的环境问题、时间问题、有机演化问题以及相关的一些科学问题等为焦点,通过分析讨论阐明"同源说"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并以此来解释生命起源研究中的某些问题和现象,进而就"同源说"提出的不同于现有生命起源学说的一些观点和论点进行综合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从五大连池看地球生命的演变当我们在五大连池住下来,一次次走进火山,整日整日徜徉于众火山中,我们对于火山的好奇和惊叹渐渐沉淀成深深的思索,不仅是对火山的思考,更是对火山的植被的思考,我们好比在阅读一部上苍写就的大书,每一株草、每一片叶,每一种植物、每一个植物群落……著名的科普作家,美国科学家刘易斯·托马斯说过:任何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脆弱的想法都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地球的生命乃是宇宙间可以想像到的最坚韧的膜……而我们倒是那膜的柔软部分。是的,生命,自然界的生命,远比我们了解的、想像的坚韧、顽强,并且多姿多彩!五大连…  相似文献   

5.
寻找外星人     
《科学之友》2005,(8):57-57
宇宙中有其他生命存在吗?如果有,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刚刚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线索。水和气泡我们都知道,生命离不开水,人体内有70%是水。因为有水,体内细胞才能产生各种化学反应,生命才得以延续。地球上曾有过的其他生物都一样——从细菌到大白鲸,从雏菊到恐龙。所以天文学家在寻找  相似文献   

6.
人类总是以为自己控制着这个地球,支配着地球上其他物种的命运,是永远高于其他生命的主宰。然而,无论什么生物生存在这个地球上都有它的意义。这其中,更是有一类动物群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没有它们,也许就没有我们这个世界,这就是昆虫。昆虫是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昆虫几乎贯穿生命进化的始终,它们进  相似文献   

7.
王庆 《世界科学》2001,(8):18-19
通过模拟地球与彗星的高速碰撞 ,科学家们发现 :彗星上搭载的有机分子有可能在撞击中幸存下来 ,并为地球传播生命的种子  相似文献   

8.
早期的地球并不是生命的伊甸园,没有清澈湛蓝的海水,没有动物和植物,那么,生命是如何在地球上出现的呢?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历程     
科学家在探索地球生命起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谁是第一个动物?谁是第一个能行走的动物?谁又是第一个捕猎者……  相似文献   

10.
"哎呀……虫子!"感觉六条腿的昆虫在身上爬时,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反应.其实,我们对于虫子的这种厌恶和排斥是很不理性的.事实上,绝大多数昆虫对于我们而言,是完全无害的.如果没有它们,那么我们和地球上大多数其他复杂生命将处境堪忧.  相似文献   

11.
俞静 《大自然探索》2017,(12):36-41
<正>月光触发动物交配,月光设定大自然的节律,月光甚至引发种种不可思议的变化……农历月半时分,月球就像一轮皎洁的银盘,高悬于我们头顶的天空上,神秘而渺远。在科学家眼里,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外星世界,受地球引力的吸引与地球相伴相随。从地球上开始有生命以来,月球用它银色的光辉,影响和形成了地球生命的生物钟节律,写入了地球生命的"DNA"中。  相似文献   

12.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有关的生命现象是最近三十年来自然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给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通过对地球早期环境条件及其演化的研究,结合地质历史上最早生命的记录,一些科学家意识到,海底热液活动完全具备地球上生命起源必需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在热液条件下,不仅一些有机物能通过无机合成得以生成,喷口/海水界面上剧烈的物理和化学梯度为嗜热化能自养微生物提供了能量。嗜热化能自养微生物是热液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在生物进化历史上也最接近“最后的共同祖先”。文章对“生命起源于海底热液活动”这一科学假说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如果在宇宙中还存在着像地球这样的行星的话,它一定在围绕着其他恒星运转.而这个“地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就很难说了,因为在茫茫宇宙中,出现一个有生命的星球是极其偶然的。当然,假如起初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也就没有可能让我们在一起谈论这样一个话题。不过我们还是继续猜想,假如今天我们突然失去太阳。地球将会怎样呢?人类又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4.
对于我们来说,地球气候有着许多不解之谜,只要想一想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中每天都在进行中的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上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之间的相互交叉作用,其复杂难解也就不足为怪了。尽管如此,我们对气候也并非一无所知,还是能够了解到其中的一些变化趋势,比如地球正在变暖,而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暖的最大因素。那么,地球气候变暖的速度有多快?对全球以及局部地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地球生命?对于所有这些,我们又知道多少呢?在本文中,有关专家将就我们所知道的和我们所不知道的"气候变暖"这一热门话题进行详尽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就像深海鲸尸生态群落一样,生命可以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生存。为此,科学家到地球上最寒冷、最炎热以及其他最不适宜生命存在的地方去寻找生命存在的证据,结果他们发现了数以十亿计的生命体。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很多人来说,口渴又没水喝是非常痛苦的。口渴的时候,嗓子在冒烟,全身都像起火了一样,非常难受。而一旦缺水,除了尽快找到水源补充水分,人类基本没有其他什么解决办法。然而,比起这么容易"渴死"的人类,有一些动物,可以说是非常强大的,它们赶上极端干旱的天气长时间持续时,可以连续几年滴水不沾,有的完全不需要喝水依然能够顽强地活下来。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妙招呢?  相似文献   

17.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地球上生命的存在主要是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决定的,因此在苛刻的宇宙环境中,不可能存在地外生命了。但是,地球上一些特殊的生命形式正改变着人们的看法。这些生命几乎都是微生物,它们生活的环境非常恶劣,有的甚至不逊于苛刻的宇宙环境。可一旦它们离开这种极端环境往往不能生存,这类生物被称为极端微生物。●高温环境自然界中有许多高温环境,在这些高温环境中生活着许多嗜热微生物。如在俄罗斯的堪察加地区的温泉里(水温57℃~90℃)存在着一种嗜热的红色栖热菌;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内的热泉中,一种叫热容芽孢…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最顽强的是什么?是生命!生命超乎寻常地顽强,哪怕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也会义无反顾地坚守着苦难。在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任何物种都不会泯灭离世!极端环境里的极端生命就是证明。  相似文献   

19.
臭氧层     
Gribbin  J  李平定 《世界科学》1989,11(6):39-40
气体的稀薄层,在我们上空数十公里,是地球"生命保护体系"必要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臭氧层,陆地上是否存在生命将是疑问.地球是具有化学活性并富有氧气的大气层的行星,这在太阳系中是独一无二的。化学反应将会在几千年中把大气层推到一个非活性状态,使氧气转化成稳定的化合物,如CO:和水。由于地球上的生命不断地把大气层的氧气份更新,所以这一情况就没有发生. 所有具有大气层的其他行星都被惰性气体如CO:、氢气和甲烷气层包围。  相似文献   

20.
假如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太阳系。如果地球还存在,生命是否存在就很难说了,因为在茫茫宇宙中,出现一个存在生命的星球是极其偶然的。当然,假如起初没有太阳,也就很可能没有我们人类存在,我们也就没有可能在一起谈论这样的一个话题。接下来我们继续猜想,假如我们突然失去太阳,地球将会怎样呢?没有人类的地球又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