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进入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便也从此开始了。春季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也就是从这个季节开始,太阳直射点开始由南半球向北半球缓慢移动,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全球昼夜平分,此后,它将继续北移。与此同时,北半球将出现昼渐长夜渐短的现象,直至6月21日或22日(即夏至日)抵达北回归线时呈现出  相似文献   

2.
 利用第10代国际参考地磁场模型(IGRF)的资料,研究了地磁位的谐波振幅的纬度分布及其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地磁位偶极子成分的谐波振幅北半球大于南半球,谐波振幅随时间减小,北半球的减小比南半球快,振幅变化率高纬度地区周期小,低纬度地区周期长,平均有60 a左右的周期.非偶极子成分的谐波振幅南半球大于北半球,谐波振幅随时间增大,北半球比南半球增加快,振幅变化率南半球比北半球变化强烈,没有明显的周期规律.地磁位的谐波振幅变化有明显的纬度依赖性,在南北半球的分布及其时间变化与地球赤道非对称.  相似文献   

3.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对地上射点的回归运动;黄赤交角是不断变化的,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进而使地球上人类活动的环境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认识太阳     
《科技潮》1999,(6)
在宇宙中,没有任何一个天体能像太阳那样与地球、人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地球上所有生命现象都离不开太阳,它们依靠太阳的光和热得以生长、繁衍,地球表面的各种物质也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太阳提供的能源产生有规律的循环、交换运动,使大地呈现出鸟啼虫鸣、花开果熟、江水奔流、疾风劲吹等种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将是一个漆黑的、死气沉沉的世界,地表的温度将比现在要低200摄氏度左右,那时候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现象都会消失,地表各种物质的运动也会停止。没有太阳,就没有如今的地球,也没有地球上的一切。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认识了这一真理,不少民族都把太阳当成神来崇拜,并试图认识太阳的真面目,无论是中国神话中的夸父追日,还是西方神话中的阿波罗,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先民了解和认识太阳的探索精  相似文献   

5.
下期看什么?     
《科学世界》2011,(11):95
太阳:地球活力之源地球在变暖还是在变冷?太阳发生异常变化为什么会影响到地球的气候呢?太阳一旦消失,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会无法生存。事实上,地球的气候多亏获得太阳的能量才得以维持。没有太阳就不会有现在的地球。太阳总在发光,它的样子似乎永远也不会改变。其实不然,太阳有时会出现巨大的爆发,有时还会进入稳定的休眠期。因太阳活动发生的变化有可能使地球变暖,也有可能使地球变冷。  相似文献   

6.
太阳一旦消失,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会无法生存。事实上,地球的气候多亏获得太阳的能量才得以维持。没有太阳就不会有现在的地球。  相似文献   

7.
神奇的火星     
火星由于它发出特殊的红光和运行方式确实与地球有着相似之处而受到人类的重视。它绕太阳周期为687天,相当于1.9回归年,而它的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41分,更令人惊讶的是它的自转轴倾角也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分。因此,火星上不仅有类似地球上的季节之分,还可明显的区分出“五带”(热带,南北温、寒带)。此外,又发现火星上有一定量的大气,有白皑皑的极冠,且随季节变化大小范围有明显的变化,因此,人类对火星寄予深切希望是顺理成章的事。  相似文献   

8.
黄爱华 《甘肃科技》2011,27(15):32-34
针对目前利用模式模拟全球碳循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日本新开发的在线耦合大气化学传输模式模拟了CO2的全球传输,深入分析了CO2全球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CO2全球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最大季节变化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地区,全球CO2浓度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在半球分布上,春季、冬季和秋季北半球浓度都高于南半球,夏季则相反。  相似文献   

9.
詹想 《科技智囊》2010,(8):80-85
<正>年初的灾难大片《2012》,一定还让人记忆犹新。片中,是太阳的异常变化导致地球遭受了浩劫。不过,事实上,不需要太阳的异常变化,也许我们人类自己就能毁了地球。近两年讨论得非常火热的全球变暖问题,正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去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将这一问题在公众中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位于北半球的世界屋脊,在3亿年前竟然是南半球的寒冷浅海?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在这一场宏大远征中穿越了半个地球,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为之吸引,来补全这幅史诗画卷的全貌。这其中,古生物学者使用化石作为证据,讲述了独特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日食是月球将太阳短时间遮住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当月球走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就有可能遮住太阳,部分遮住太阳叫日偏食,完全遮住太阳,叫日全食,对于科研和观赏来说,全食是日食全过程的精华部分,每次日全食只有地球上很小的范围可以看到,所以,对于地球上某个地点而言,日全食是几百年才能看到一次的,而且全食的时间往往很短,在一百次日全食中,全食超过6分钟的只有6次左右.  相似文献   

12.
气温变化的层次结构的外部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百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太阳活动和强火山活动的历史资料,对照南北半球气温变化的层次结构,发现北半球在1924年、南半球在1939年发生的大尺度冷暖突变,CO2气体的温室效应不是主要的强迫因素,也不太可能是由太阳常数的较大天文改变引起的,它与强火山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北半球1924年前的大冷期内中等冷期对应着中低纬强火山爆发,中等暖期对应着中高纬强火山爆发,对应关系明显。南半球中等尺度的冷暖突变与年平均相对黑子数准11.2年的周期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黑露脊鲸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布于北半球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南半球的水域,是数量相当稀少的鲸种,尤其在我国黄渤海海域内的记录就更少见,是鲸类中趋于绝灭的一种。这种鲸随季节变化而进行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海水质点的受力分析 ,论述了赤道流的形成与穿切黄道面现象 ,提出了南赤道流与赤道逆流是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带状地带穿切黄道面并受 F1,F2 作用而引起。 F3+Fs是地球公转离心力 ,它是形成大洋环流的原动力。由于地球的倾斜 ,黄道面上的相互作用力 ,形成了两支巨大的环形海流 ,即北半球环流与南半球环流 (同时有陆地阻隔作用 )。北向流的形成与地球的倾斜和 F3+Fs作用有关 ,地球上的北向流不容置疑存在 ,除非地球不倾斜或者倾幅增减 90°,北向流才不存在或者变为南向流。东向流由 F3+Fs及部分 F2 作用形成。相应地 ,西向流也是存在的 ,文中只是以论述南北赤道流的方式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与黄赤交角造成的。某一时段、某一地区接收太阳能的多和少,直接导致了暖和冷的变化。冬去春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这一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一直镌刻在人类文明的记忆中。但是,在更加久远的远古时代,地球曾出现过"冬天一直不去,春天一直不来"的特殊情景。你能想象出"赤道附近的海洋都为冰层覆盖、整个地球都跟今天南极一样"的情形吗?这一特殊现象的确在地球上发生过!地质学家称之为"雪球地球"事件,也就是说地球出现了长时间的冰冻状态。  相似文献   

16.
张莹 《科技智囊》2013,(10):74-79
火星,这颗夜晚泛着红光的亮星,天文爱好者对它并不陌生。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火星的公转轨道位于水星、金星和地球三大行星之外,处于第四的位置。从大小上来说,火星半径为3396千米,仅仅比水星大,八大行星中从小到大排行第二。火星在许多方面跟地球相似,比如,火星上的一天约为24.62小时;火星同样斜着身躯绕太阳公转,火星的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夹角为25.19°,与地球为23.45°,因此火星上也会有季节变化。火星上有高山、峡谷和盆地等地形特征,这些也颇似地球。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0 年3月--2014年12月TERRA/MOPITTCO柱总量数据,研究了全球及中国区域大气CO 柱总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北半球大气CO 柱总量显著高于南半球。中国东部是全球CO 高值区,青藏高原、格陵兰岛、南美洲西部沿海安第斯山脉为全球CO 低值区。CO 柱总量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北半球CO 含量在北半球春季最高,北半球冬季达到最低;南半球CO含量在南半球春季最高,南半球秋季达到最低。在月时间尺度上呈现出规律性波动,高值月份分别出现在3-4月、9-10月,低值时段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中国区域CO柱总量呈东高西低的阶梯状分布,东部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中国区域CO柱总量在春季最高,南方地区在夏季达到最低值;北方地区在秋季达到最低值。对全球和中国区域CO含量长时间序列分析显示,2011-2014 最近4 年全球及中国区域大气CO柱总量呈下降趋势。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年下降速率在1%左右,大西北经济区下降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18.
导航任我行     
<正>前方路痴出没,请注意避让!事情是这祥的:阿仓去一家新餐馆吃饭,由于没去过,他只能跟着导航走。结果走到一半,阿仓的手机没电了。没了导航,阿仓不知道该怎么走。于是,他决定冷静分析一下……太阳是个好导航通常我们想要到达目的地,首先需要确定自己的位置,然后明确方向,最后选择最佳路线。确定方向,我们可以利用太阳。对于住在北半球的人来说,日出一般在东方,中午在正南方,日落在西方。南半球则刚好相反。知道太阳的位置,我们就能明确方向。其实,不光是人类,动物迁徙时,也会靠太阳来导航。  相似文献   

19.
为系统地探寻全球不同纬度的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首先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北屋夏季能否晒进太阳光这一困惑入手,基于北半球从地球晨昏圈和天球这两个视角来考察太阳在一年中的周日运动;进而引入球面三角基础知识对不同纬度的日出方位偏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进行量化,由此解析太阳在全球各地全年的周日视运动,获得有关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的3个方面的9点结论.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地球上四季气候的形成及产生的条件 ,指出了因太阳与北极星相距较近 ,北极星的吸引力侵入太阳系 ,使地球地轴在公转中发生朝着北极星的定向倾斜 ,这就使地球上出现了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的气候 ,这种气候变化 ,造成了恐龙时代的结束 ,人类时代开始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