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底,美同科学家运用人造双胞胎技术克隆出了灵长类动物──恒河猴。这表明复制(即克隆)人类的可能性又增加了一成。此前,人造双胞胎技术已被用来制造出双胞胎小牛,但从未被用于复制灵长类动物。该技术是指通过分裂早期胚胎细胞来制造多个完全相同的动物个体科学家们希望运用该技术来制造在遗传意义上完全相同的动物,供研究糖尿病和帕金森氏症等人类疾病用。完成克隆猴工作的是美国俄勒冈灵长类研究中心的杰拉德·夏顿教授等科学家。研究人员首先让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胚胎,并允许胚胎发育成包含2个、接着4个、最后8个细胞。然后…  相似文献   

2.
文文 《自然与人》2010,(1):44-45
在人类社会中,双胞胎是很常见的。科学家发现,全世界平均每89次生育中,就有一对双胞胎。我国大约150个孕妇中,有一个会生下双胞胎。双胞胎之间不仅真假难辨,而且往往有着相似的爱好、成绩、经历和命运。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窗     
科学之窗复制人类胚胎的试验美国科学家目前正在进行复制人类胚胎的试验。胚胎是卵子最初的发育形态。在这一新的研究中.乔治·华盛顿大学医疗中心的科学家用受损的人卵子对其进行试验。研究人员对17个胚胎进行了分离,每个胚胎有2~8个细胞。他们用这些细胞培育成4...  相似文献   

4.
巴西的坎迪杜·戈多瓦镇是世界上著名的双胞胎镇,其双胞胎出生率比全球平均数高出10倍,而目双胞胎们个个金发碧眼,十足的“德国脸”。有人说这种双胞胎聚集现象是纳粹恶魔医生门格勒的“杰作”。这是事实吗?2011年3月底,科学家公布了最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有的孕妇生下了健康的宝宝,有的孕妇却生下了怪胎。俄罗斯科学家正在用六个脑袋的怪鱼帮助揭开人类的这一奥秘。 俄罗斯科学家布尔拉科夫最近通过一系列实验培育出了一种长着六个头的怪鱼。这种鱼没有躯干,胸鳍长在头上,鱼头后面就是尾鳍,有的鱼甚至连尾鳍都没有,但它们却都能在水中游动。 这些怪物是布尔拉科夫利用特定的细胞能量辐射波,对鱼的胚胎施加影响后培育出来的。布尔拉科夫运用一种功能已被确定的能量辐射波,持续对鱼的胚胎中负责制造鱼头的基因施加影响,被激发的基因便“开足马力”一个接一个地制造鱼头。运用同样…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科学家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的新闻轰动了世界。胚胎干细胞是在构成人体的细胞中具有特殊分化功能的细胞,如果分离胚胎干细胞成为可能,那么种种人体脏器的再生就不再是梦想。我们  相似文献   

7.
《世界科学》2005,(6):F002-F002
韩国和美国科学家5月19日宣布,他们运用体细胞核转移技术,用病人身上的皮肤细胞克隆出早期胚胎,然后提取新的胚胎干细胞系。这使干细胞研究向实用的“治疗性克隆”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8.
<正>当科学家费劲脑汁地在实验室创造嵌合体之时,很多人类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嵌合体。只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携带着他人的细胞,甚至有另一套遗传物质,因为这些嵌合现象一般不会影响他们正常生活,也并不容易被发现,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为人所知。这不禁让人感叹生命的神奇。  相似文献   

9.
<正>科学家研究人兽嵌合胚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异种器官移植,即将动物的组织器官移植到人类病患身上,挽救生命。当然,这种移植了动物组织器官的人类也属于嵌合体。其实,异种移植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鲜事物,其历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这其中曾充斥过勇敢与狂热、欺骗与无知,最后才渐渐走上了科学的正途。  相似文献   

10.
精子细胞有望替代胚胎干细胞迄今为止,已有3个国家的科学家宣布,成功地从成体小鼠的睾丸中提取到带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最早是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位小鼠胚胎干细胞专家T.希诺哈拉(T.Shinohara)于2004年宣布,从小鼠睾丸内分离出了可重新进入程序化的细胞。其次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Pri meGen生物技术公司的副总经理弗朗西斯科·席尔瓦(Francisco Sil-va),在一次科学会议上透露,在对22个小鼠睾丸样品的研究中,得到了可重新进入程序化的胚胎样细胞。他同时声明,将很快公布实验成果。在2006年3月4日出版的《自然》上,德国乔治·奥古斯特大…  相似文献   

11.
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基因组学的知名刊物《Genome Biology》上首次发表了中国猕猴全基因组序列多态数据。猕猴是人类的近亲,也是在研究中最广泛使用的非人灵长类模式动物。虽然猕猴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应用已经有很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9,(6):4-4
最近,日本科学家利用取自16年前冷冻死鼠的细胞,成功创生了这只死鼠的健康克隆鼠,使之“死而复生”。这是世界首例成功克隆冷冻动物试验,它预示着将来从冷冻残骸中克隆出猛犸象等已灭绝物种已经曙光初现。  相似文献   

13.
以往只在神话故事中才能出现的半人半兽形象,现在要以人兽嵌合体的形式出现了。它突破了物种间的生殖藩篱,挑战着普通人的认知局限。人兽嵌合体究竟为何而来,科学家为什么热衷于创造出人兽嵌合体,这种人兽嵌合体对于人类是福还是祸,它会面临怎样的伦理争议,又可能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和人类健康带来怎样意想不到的好处,且让我们一一揭晓。  相似文献   

14.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前辈就开始巡山问法,提炼丹药,为的就是长生不老,返老还童。曾经,我们以自己有限的知识天真地以为“返老还童”不过是无稽之谈,十分荒谬。然而如今,科学家对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进行研究,发现可以人工调控这些细胞,让它们“返老还童”。用科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可以让这些发育成熟的细胞重新回到胚胎时期的多能干细胞阶段,这个过程也被称为“为细胞重新编程”。来自英国和日本的两位科学家采用不同的办法,让细胞“再次年青”,并因此共同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许,人类离“返老还童”真的不远了!  相似文献   

15.
布鲁斯·L·莱文(左),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癌症基因疗法;卡尔·H·朱恩(右),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免疫疗法●布鲁斯·L·莱文(Bruce L.Levine)和卡尔·H·朱恩(Carl H.June)探索如何设计研制免疫细胞,以尽可能地根治癌症。神话中的吐火兽(与嵌合体为同一词),起源于古利西亚,集狮、山羊和毒蛇一体。两千年之后,向南几百公里之外,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描述了一种免疫细胞中的嵌合受体:T细胞。这种嵌合体由免疫抗体和T细胞受体组成,可以用于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首次通过克隆产生了能在实验室容器中存活足够长时间,直到从中获取干细胞的人类胚胎。这项成果使医生们得以通过生产用于病人基因修复的细胞及组织来广泛治疗人类的疾病。此外,它也为颇具有争议的如何克隆人提供了一个路线图。  相似文献   

17.
华桦 《大自然探索》2002,(10):11-13
每当端视镜中的影像,你总是能够看到世上绝无仅有的自己。每个独立生命体基因组合的差异成就了他们的独一无二,尽管间或也会出现例外。同卵双胞胎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是几乎完全享有同一基因组合的特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关注双胞胎,希望借助他们,更深入探讨基因、后天环境与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双胞胎又可分为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两种情况。异卵双生子的基因是存在差别的,但由于他们能在同一环境中同步成长,对基因差别的比较研究有较大的帮助,同卵双生子则往往因其特殊性而成为科学家研究的焦点。科学家通过双胞胎研究,获取了很多基因方面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18.
一项新研究显示,40亿年前轰炸地球的陨星很可能播种了而非灭绝了地球生命。科学家从发现于南极洲的一枚陨石提取样本,用高温高压轰击它,结果创生了迄今所认为的生命起源条件。科学家发现,在原始条件下陨石释放氨,而氨在制造所谓的“生命砖头”方面是一种基本化合物。科学家分析了这些氨中的氮原子,查明其原子同位素与地球上发现的同位素并不匹配,  相似文献   

19.
去年8月21日,英国政府终于批准科学家使用人类胚胎进行研究,但同时又指出,以复制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克隆仍属违法.英国卫生部长宣布,允许研究人员从最多已经发育了14天的胚胎中提取细胞,然后利用这些细胞培育出皮肤和其他组织.消息公布后,英国各界反应不一.英国科学界对此表示欢迎,但一些宗教组织和反堕胎团体则指责政府的做法无异于支持谋杀.  相似文献   

20.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猪的胚胎干细胞将有可能被移植到人体内,用以生成新的人类器官。此前科学家就已提出过类似的构想。20多年前,科学家指出,猪的胚胎组织可以被用做人类移植的“源器官”。但在过去,这类研究很少有成功的先例,原因在于在移植时选择的时间点在猪胚胎发育阶段处在了一个较晚时期。最新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