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该地区20~85周岁的城乡671名客家人进行了体型评定,与我国部分省份的群体体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广东省客家人成人体型城乡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性别间差异显著;广东省客家人体型与山东、内蒙古汉族和四川汉族比较接近,与广西汉族最为疏远;与国内其他族群相比,广东省客家人平均体型点与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比较接近,与壮族和仡佬族关系最为疏远.广东客家人在体型上接近于我国北亚类型.  相似文献   

2.
平话人是汉族一个古老的族群 ,平话是汉族一支独特的方言。对平话人的研究语言学方面的成果较多 ,人类学方面的研究已经起步。对平话人的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将改写汉族在华南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3.
平话人是华南汉族的古老族群之一。这一由中原汉族迁徙而来的族群,在对异地环境漫长的适应与发展过程中,在保持了对汉族身份认同的同时,与当地族群的互动、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特征。平西人,这些处在城市化潮头的平话人不仅面临着生存方式与农民身份的转型,其人文特征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09-2013年在中国36个地区测量了16 501例乡村汉族成人的身高和体质量,涵盖北方、中部、南方汉族共11个汉语方言族群,由此计算BMI值,并且将其与日本人和韩国人的BMI值进行比较.同日本人相比,中国吴语族群、闽语族群、客家人的BMI值与日本人较为接近,中国其他8个族群与日本人存在较大差异.同韩国人相比,中国西北方言族群、西南方言族群、江淮方言族群的BMI值与韩国人接近,其他8个族群的BMI值与韩国人存在差异.在存有差异的族群中,中国北方汉族的BMI值通常大于或接近日本人和韩国人,南方汉族的BMI值则多数低于日本人和韩国人的数值.  相似文献   

5.
蔗园人是汉族平话人的一部分,主要是由中原一带迁入广西境内的,由于这一族群特殊的迁徙历史,使得迁入后的这些汉族族群与当地民族、族群相比有了自己的特点,在笔者田野调查的过程中,笔者总结了蔗园人的主要人文特征。  相似文献   

6.
浅析客家服饰文化的根源性与融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人作为中原衣冠士族南迁而来的一个民系,其服饰与中原服饰从总体来说没有太大的差异.客家先民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与百越诸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族群.故客家人的服饰不仅保留了中原汉族服饰之特点,体现其服饰文化与中原服饰文化的根源性,同时又体现出与南方民族服饰融合之特征.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同为蒙古人种的中国汉族与日本人、韩国人体质特征的差异和原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09—2013年在中国36个地区测量了16503例中国汉族人的身高、体重值.将中国汉族11个方言族群的身高、体重值与日本人和韩国人的身高、体重值进行比较,对平均值进行u检验,以此判断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中国男性和女性的身高均低于日本人,特别是20~39岁组与日本人身高差距最大.日本男性的体重与西北方言族群、江淮方言族群和吴语族群最为接近;日本女性体重普遍低于中国的11个族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韩国人的身高值相对接近于生活在中国长江下游的江淮方言族群、吴语族群和北方汉族族群,高于南方汉族族君.韩国人的体重值与东北方言族群和华北方言族群接近,多数高于其他9个中国汉族族群.总的来看,中国汉族的身高值普遍低于日本人和韩国人,这种差异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与经济发展水平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三山国王是粤东地区的地方保护神,特别为粤东客家人所信奉。在明清时期,伴随着粤东客家移民台湾,三山国王信仰也飘洋过海到台湾。三山国王信仰曾被视为台湾客家人所特有的信仰,是台湾族群辨别的标准之一。目前两岸交流是文化先行,三山国王信仰可借其在两岸客家人的特殊地位,推动两岸客家及与其他族群的文教交流。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证了广东汉民族的主要民系──客家人的汉族亲缘,与踞粤生存的确切时间,及徙粤的目的、路线,和群体组合等。认为客家人的前身是秦代徙粤的秦人与汉民,其群体组织是多成分和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10.
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与仫佬族杂居的客家人长期以来与仫佬族相互通婚,互通有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民族交往的深入,客家人与仫佬族在民间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出现文化融合的现象,这与两个族群的人口情况和族群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抽样调查了520例(男343例,女177例)江西赣州客家人和203例(男68例,女135例)广东梅州客家人的手足4项人类群体遗传学指标(拇指类型、环示指长、指甲类型、足趾类型).结果表明:(1)两地客家人的手足4项指标类型的出现率在性别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项指标在两地客家人中的男性群体间和女性群体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地客家人与其他地区的10个族群相比,直型拇指出现率均处于较低水平,非扁型指甲和拇趾长出现率均处于中等水平;(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江西赣州客家人具有典型的北方族群特征,广东梅州客家人具有南方族群特征.  相似文献   

12.
测量了山东汉族成人778例(男428例,女350例)与安徽汉族成人693例(男352例,女341例)的13项身体遗传学指标(头长、头宽、额最小宽、面宽、形态面高、鼻宽、鼻高、口裂宽、眼内角间宽、身高、坐高、肩宽、骨盆宽),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山东、安徽汉族与我国19个族群亲缘关系的研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和安徽汉族与我国蒙古族、回族、赫哲族较为接近.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和安徽汉族具有身体高度大、头部长度大、面部宽的特点.这一结果表明这两个省份汉族族群的体质特征与我国北方族群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广东省梅州地区客家人9项头面部遗传学指标,应用随机群体抽样方法法,对该地区203名中学生(男68名,女135名)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指标(内眦褶、上眼睑皱褶、门齿类型、鼻梁类型、鼻孔形状、下颏类型、耳垂类型、额头发际、头发类型)进行研究,分析了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指标相互间的关系,并将其与我国部分省份群体的9项遗传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内眦褶率、上眼睑有皱褶率、鼻孔形状、鼻梁类型、下颏类型性别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2)广东梅州地区客家人有内眦褶率、鼻孔窄型率、有耳垂率在我国族群中居较低水平;铲型门齿率、下颏突型率、额头发际有尖率、卷发率在我国族群中居较高水平;上眼睑有皱褶率、鼻梁凸型率在我国族群中居中等水平.(3)广东梅州地区客家人头面部9项指标中鼻孔形状-鼻梁形状和鼻孔形状-耳垂类型存在相关性.(4)广东梅州地区客家人9项人类学指标出现率具有南方族群特征.  相似文献   

14.
客家的起源     
19世纪中叶至 20世纪初期外国人士关于客家起源有五种流行说法。作者从客家人的居住环境、宗族组织、经济生活、文化教育的探讨入手,认为客家人是历史上北方居民迁移到南方汀州、赣州的后裔,有着北方血统。由于生活在崇山峻岭、与世隔绝、远离交通要道的环境中,大约到了宋代,在习俗、方言上形成一个同质族群,并和广府人、福佬人区分开来了。以后有关客家问题讨论的大多数领域,如客家界定、客家人血统、客家形成、客家迁移与分布、客家方言、客家妇女能力与地位、客家人祖先崇拜、崇文重教的特征等等,本文也有论述。  相似文献   

15.
探讨闽南语族群成人城市汉族的体型特征.应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福建省闽南地区城市汉族成人20~80周岁,总计313例(男149人,女164人)进行了体型评定,并与我国其他城市汉族族群进行比较.闽南语族群成人城市汉族男性的平均体型值为5.5-4.4-1.9;女性的平均体型值为6.1-3.9-1.7.闽南语族群成人城市汉族男性和女性的体型均属于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随年龄增长,男、女体型值呈相同变化:内因子值和中因子值均先上升后下降,外因子值先下降后上升;闽南语族群成人城市汉族性别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国内其他城市汉族族群比较,闽南语族群成人城市汉族男性体型与陕西汉族比较接近,女性体型与安徽汉族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6.
客家的起源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外国人士关于客家起源有五种流行说法。作者从客家人的居住环境、宗族组织、经济生活、文化教育的探讨入手,认为客家人是历史上北方居民迁移到南方汀州、赣州的后裔,有着北方血统。由于生活在崇山峻岭、与世隔绝、远离交通要道的环境中,大约到了宋代,在习俗、方言上形成一个同质族群,并和广府人、福佬人区分开来了。以后有关客家问题讨论的大多数领域,如客家界定、客家人血统、客家形成、客家迁移与分布、客家方言、客家妇女能力与地位、客家人祖先崇拜、崇文重教的特征等等,本文也有论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量的族群记载以及田野访谈得知,粤东地区是台湾地区客家人的主要原乡。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粤台两地客家人对彼此的血脉联系和文化渊源并没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认识,这不利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进一步拓展。参考学术界已有成果,并结合笔者在粤台两地的田野实践,本文从移民史的角度探讨粤台两地客家人的血脉联系,同时从宗族、建筑、民俗、民间信仰、语言等角度阐释粤台两地客家人深刻的文化渊源,试图对粤台两地客家人及其文化的源流关系获得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从客家服饰看其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之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大支系。自秦汉以来,尤其是西晋以后,客家先民大量从中原不断向南迁徒,在漫长的迁徒过程中,与百越诸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族群。客家人的服饰不仅保留了中原汉族服饰之特点,同时体现出南方民族服饰之特征。客家文化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使两者的服饰呈现多元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9.
要进一步推进客家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应该进行两方面的努力和尝试:首先,必须超越罗香林先生开创的"民系—文化"范式,对客家族群特性的探讨也必须放弃寻求全球统一客家"特性"的追求和发掘出一个标准的"客家精神"的努力,把研究范围缩小至具体的社区中去把握客家人之深层次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和意识形态。其次,应采取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把客家当作一个"族群",而不是一个"民系"加以研究,研究主题应以"客家形成"取代"客家特质"。面对客家问题复杂的"层累"造成的过程,最好的研究办法是"倒溯"式地展开历时性解构。最后,客家研究中,以"方言群体"来取代"族群"概念是个值得提倡的做法;但不能局限于方言和族群,应从整体史的角度去深化客家地区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客家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是客家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它渗透着浓浓的、清新质朴的自然气息,体现了客家人亲近自然、歌唱自然和呵护自然的山歌创作,传达着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