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草果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林下生草本植物,由于草果对气温、海拔、水分、荫蔽度以及土壤的要求很高,适合种植的地方很少.云南省东南山区的天然林下是草果种植的较佳场所.以往滇东南山区的瑶族、苗族和哈尼族群众将天然林下种植草果当成他们传统生计的重要部分.然而,用传统方法在天然林下种植草果要铲除杂草和灌木,间伐乔木,从而改变了森林的原始结构,破坏了森林生物多样性.但是,杜绝天然林下草果种植又会对当地居民的生计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本研究从民族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滇东南山区天然林下草果种植行为与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力图找寻一条促进当地民族社区生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良性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旅游作为当前传统村落开发的重要方式,直接给当地农户的生计和文化带来了深刻影响.探讨农户生计转型与文化适应,对于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该文以湖南省江永县兰溪村为例,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角度出发,利用问卷调查测量农户的生计资本指数和生计多样化指数,将农户分为均衡经营型、其他商贸型、旅游主导型、务工主导型、规模种植型和传统纯农型等6大类型,分析了每一类型农户的生计转型,并以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从日常生活、传统规则、民族认同和民族节庆等角度进行了文化适应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生计多样化指数和生计资本指数越高,农户的生计转型情况越好,生计结果也越可观.2)生计转型程度越高,农户的文化适应能力越强.根据研究结果,后续的相关研究应深入探讨传统村落旅游的可持续性、农户失权现象的影响以及文化适应的反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拉祜族作为山地民族,游猎、游耕的传统生计方式需要维持着一定规模的群体生活,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拉祜族女性的生育率有一定的要求.而传统生存环境中较差的卫生条件影响着妇女产婴的出生率与存活率.近20年来,橡胶种植作为一种新的生计方式的引入,对拉祜族当地的经济条件、妇女受教育水平、饮食营养结构、公共卫生条件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基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拉祜族妇女传统生育观念、生育任务以及妇女家庭角色在橡胶经济影响下的变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广西大化县七百弄布努瑶传统的生计是以玉米种植为主,兼营一些家禽家畜养殖和土特产销售等。自20世纪末以来,砍头树、金银花等经济作物的引进种植和猪、羊养殖等的推广等使当地传统的生计逐渐发生了转型,并在农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形成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客家古村三僚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况,分析了三僚村乡村生计模式转型的原因,认为三僚村个案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自身力量,积极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抓住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本向农村倾斜的时机,将乡村生计模式转型与新农村建设对接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以西双版纳曼山村为田野点,重点考察橡胶种植对布朗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而提出加强规划研究、重视发挥传统知识以修复文化生态等措施。西双版纳以生物和文化多样性著名。近年来,橡胶种植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不同学科的学者专家、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的关注,然而橡胶种植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却未引起足够地重视和研究。当地少数民族与自然资源管理的社会文化实践和机制在橡胶种植这一背景下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嬗变和消失。  相似文献   

7.
研究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发展及其效应,对该区域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从村域角度出发,以三峡库区奉节县仙女村为例,结合遥感和GIS技术,对研究区进行实地调查获得当地农业种植、人口结构、生计变化和农户收入等数据,探讨仙女村乡村特色农业演变及其效应.结果表明:1)仙女村农作物种类从多样化的传统农作物向单一的特色农作物发展,脐橙逐渐成为当地的主导农作物,产量迅猛增长; 2)仙女村村民年收入随着特色农业的发展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农户生计类型发生改变,由纯务工向纯务农转变,农户外出的务工地点与仙女村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 4)脐橙林从散乱分布到集聚分布转变,在空间上不断向交通线路靠近,并且脐橙种植的品种类型也趋于多样化; 5)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及脐橙林种植面积的扩大,仙女村森林覆盖率明显增加,有效地治理了水土流失,增强了仙女村生物多样性,该村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土地的生产力提高,仙女村生态和经济效益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哈尼族传统采集狩猎与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哀牢山区的哈尼族的经济类型自古以来以梯田农耕生产为主,成为哈尼族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但哀牢山区的动植物资源又为哈尼族的采集和狩猎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哈尼族不可缺少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本文客观地描述哈尼族传统采集和狩猎生产方式,揭示出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生产方式,对哈尼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一个怒族村落的个案研究发现,怒族社会在相对封闭的峡谷环境中发展出一套自给自足的家计经济体系。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张,村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深地卷入到市场体系之中,其原有的家计经济正在逐步遭到瓦解。在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中,怒族社会的生计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型。现在,人们要通过将当地资源商品化以及外出打工等"找钱"方式来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
工业4.0时代,橡胶加工行业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渐渐摆脱了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带来的效率低下、生产方式笨重等弊端.橡胶行业正在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全国掀起了推广智能制造的热潮.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淘汰了笨重的制造模式,将设计、产品工程、制造、供应链、分销和再制造以数字化的方式连接成一个一体化的智能系统.信息通信技术带动着橡胶工业的发展,中国要从橡胶大国转向橡胶强国,智能转型是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开展对农户生计脆弱性的研究,是保障农民安居乐业,促进新型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农户脆弱性进行总体上的概括,再从生计风险、生计多样性、生计可持续性三个方面与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关联进行阐述,最后从农业转型升级与农村扶贫两个方面提出应对农户生计脆弱性的策略,以期为农户生计脆弱性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乡村工业化对农户生计转型及可持续性的影响,该文选取南昌市新洲村和西江村2个典型城郊工业村为研究区,构建乡村工业化-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等对农户生计转型与可持续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乡村工业化导致农户生计由单一趋于多元,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工业化、兼业化和返村化特点; 2)乡村工业化对农户回流吸引力较强,超过40%的农户受工厂建设吸引回村就业,但回流人口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性别结构不均衡; 3)农户生计资本总指数偏低,各类型资本存在差异,农户间资本指数和资本耦合协调程度差异明显; 4)农户生计可持续性总体上较强,在农户间表现为纯工农户<非工农户<外出农户<主工农户<兼工农户.因此,农户在参与乡村工业提高收入的同时要保障生计多样性,提高生计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巴渝新居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农户最需要、最长远的生计问题。比较集体搬迁户生计恢复力的前后变化和主体差异,有助于识别农户生计恢复力的障碍因子,对于保障农户长远生计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重庆市江津区龙华镇燕坝村为样区,基于燕坝场、白龙场、彭家山等3个巴渝新居点集体搬迁农户的调研数据,从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3个维度构建生计恢复力指标体系,按种养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将农户划分为种植型农户、养殖型农户、种养型农户和非农型农户,对不同生计类型农户搬迁前后的生计恢复力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识别影响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生计恢复力差异的主要因素,进而探索农户生计恢复力提升的建设路径。得到以下结果:1) 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恢复力具有差异。搬迁前农户生计恢复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为:种植型农户(0.166)、非农型农户(0.161)、养殖型农户(0.139)和种养型农户(0.106)。搬迁后农户生计恢复力水平从高到低为种养型农户(0.376)、养殖型农户(0.365)、种植型农户(0.311)和非农型农户(0.265);2) 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恢复力在搬迁后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生计恢复力提升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种养型农户(0.270)、养殖型农户(0.226)、种植型农户(0.145)和非农型农户(0.104);3) 影 响非农型农户生计恢复力的主要因子有家庭通讯费用、财务储蓄等非农业因子,影响其他类型农户生计恢复力的主要因子有种植、养殖业产值以及人均旱地面积等农业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居住有效提升了农户生计恢复力,但不同生计来源农户生计恢复力差异较大,应侧重从提高农户教育水平以及增加生计多样性入手,分类建设农户长远生计保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西双版纳橡胶种植的正负影响和改进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个拥有神秘风光和优秀民族化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作为那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橡胶种植发展很快,对发展地方经济和替代传统的刀耕火种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和传统安宁生活的剧变.本讨论保存在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生态知识和橡胶种植方式,认为在橡胶种植中应用传统生态知识,特别是世居民族的土地利用经验,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种植多样化指数、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和农户未来生计策略选择趋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陵县农户生计策略类型中典型纯农户很少,兼业户和非农户是主体,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农户生计策略结构;不同生计策略农户在空间...  相似文献   

16.
甘南高原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南高原为例,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建立了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了甘南高原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并提出了促进甘南高原农户生计转型的建议.结果发现,甘南高原农户的生计资本存在空间异质性,纯牧区农户生计资本指数最高,半农半牧区次之,农区最弱;农户的生计策略存在空间分异,农区农户生计策略指数最高,半农半牧区次之,纯牧区最弱;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水平存在空间差异性,半农半牧区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最强,纯牧区次之,农区最弱.  相似文献   

17.
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成败.以安徽省曹老集镇为例,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模型来衡量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对农户可持续生计带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农户家庭年人均收入有所提高,家庭土地补偿与安置补助费呈上升趋势,且短期内可抵消部分农户”市民化”转型成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发生了根本变化,住房租售收入代替农业收入成为农户可持续生计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攀西地区安宁河流域有关农作物种植方式的调查,发现当地的粮—经作物配套种植增产潜力很大。本文对几种作物种植方式的经济效果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基于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农牧户生计资产进行定量评估, 揭示了生计资产与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 探讨退耕禁牧政策对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 1) 草场面积、信贷情况、家庭收入、牲畜数量是重要的农牧民生计资产, 但研究区社会资产和人力资产存量较低, 使得丰富的自然资产和较充足的金融资产, 因人的能力和素质相对较低, 不能形成最佳的生计策略; 2) 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和社会资产丰富的农户往往倾向于非农活动, 而物质和自然资产丰富的农户往往更愿意从事农业活动; 3) 退耕政策的实施导致耕地数量和种植结构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为“为养而种”, 农业劳动力逐步往非农转移; 禁牧政策的实施导致牧业经营转变为以农业方式来经营, 倾向圈舍饲养羊和猪, 发展规模化养殖和特色养殖; 部分移民存在角色转变和职业培训问题; 4) 退耕与禁牧政策的实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表现在对移民的生计指导、 部分 农牧民基本生活的保障、补贴金额的合理厘定及后续补贴的保障、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吸纳力等方面。基于此, 从可持续生计的角度提出提高研究区农牧民生计策略的途径及推进退耕禁牧政策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人类生存环境的多样化,从本质上规约了各民族的生计方式很难整齐划一。形形色色的生计方式表明人类对不同资源的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利用。这种差异不仅是必然的,而且也正是人类所期待的。生态环境不能产生生计方式,只能稳定生计方式。社会环境对民族生计方式的形成更具影响力,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