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州牛肉拉面俗称"牛肉面",是兰州市饮食文化中最为璀璨的食品之一.兰州拉面具有独特的饮食习俗,这些饮食习俗与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有何联系,学者还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文章通过对兰州拉面的特点、饮食习俗及饮食习俗的地理环境要素分析,发现兰州拉面是兰州人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历史的选择,其中拉面饮食习俗主要受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兰州拉面特点和饮食习俗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旨在对兰州拉面的品牌形象做更深入了解,以便促进兰州拉面的影响力,保护兰州拉面的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2.
铜鼓装饰纹样及铜鼓造型伴随着铜鼓的发生而发展。它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造型与装饰的高度统一,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民族习俗、图腾崇拜、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真实写照,也是西南少数民族先民文化艺术形态和思想意识的具象或抽象的再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通过对裕固族地区莲花乡黄土坡村的多次考察,从牧农经济、人口迁移、宗教发展、生活习俗、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六个方面阐述了裕固族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联系壮族师巫语境探讨乡村仪式演剧,发现其融歌、舞、戏为一体的师公戏源于宗教祭祀,属于民间拜鬼神、谢天地,为族群酬神祈福禳灾,为生活求丰收保平安的乡村艺术,具备自身特有的组织习俗和演出习俗。  相似文献   

5.
对华北农具进行了生态与社会文化的考察。研究指出,农具是人类适应生态环境的结果,同时,农具及其使用习俗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它被内化为村落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展现并生成着一系列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凉山彝族的婚姻与家庭、宗教信仰、民宅、饮食与服饰、丧葬习俗、节日、文化艺术等多方位研究这些人类古朴、浓烈、独特、珍贵的传统文化和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促进彝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哭嫁是许多少数民族奇特的婚礼习俗,也是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观。哭嫁歌则是这种婚嫁习俗的特定产物。在我国,以土家族的哭嫁活动最为典型、最有意义。本文以土家族哭嫁歌为研究对象,探析哭嫁歌的艺术特征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辰河高腔生成环境与流源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辰河高腔脱胎于江西弋阳腔,是流行于沅水中上游一带的一大地方戏.是当地民族生态环境的产物,是人们价值取向与审美的自然选择,是人们适应生态环境的艺术创造,是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它不仅再现了沅水流域古代佛、道、傩文化图画,更再现了辰河高腔艺术产生源头的农耕图画,它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对中国戏剧艺术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就凉山彝族的婚姻与家庭、宗教信仰、民宅、饮食与服饰、丧葬习俗、节日、化艺术等多方位研究这些人类古朴、浓烈、独特、珍贵的传统化和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促进彝族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介绍了侗族以及湘西侗族居民的基本特征,然后从民居造型结构的地域表现、民居材料的地域表现以及民居建造与地域民俗表现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湘西侗族民居的地域艺术特色,并结合地域环境、气候环境、生活习俗、生产劳作、居住特征等方面阐述了民居地域艺术特色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得生长在这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外表、习俗、性格和气质,同时这些特征也融入到当地的文化艺术领域,令中国的艺术呈现出缤纷的地域特征。本文通过地域的角度,以年画为载体,讨论了齐鲁与巴蜀两大地域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对相同的艺术形式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英汉习语包罗万象。通过对英汉习语在生态环境、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三方面的文化差异进行的探讨,使我们加深对英汉习语中映射出的文化内涵的了解,从而有助于有效而成功的互译。  相似文献   

13.
瑶族在生态环境的驱逼下形成了自己“吃了一山过一山”的游耕策略 ,并根据这一策略形成生产、习俗、信仰相配合而运作的完整的生计策略系统 ,从而使瑶族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从景德镇民窑技艺到陕北窑洞民间艺术 ,方李莉博士关注的是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价值取向。传统社区的民间艺术常常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民间习俗紧密相联系 ,通过各种艺术资料 ,艺术人类学者可以推知一个社会表象的特点 ,认识艺术在不同社会中的本质意义 ,从而达到人类学文化分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文学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艺术,也是两种文化的转换艺术。文章从文学翻译的基本特性,地域文化差异、思维模式文化差异、习俗文化差异、历史文化差异等方面来论述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云南壮剧演出习俗是云南壮民族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民族心理的艺术反映。云南壮剧对开演日期的选定非常重视,多与壮族宗教信仰、祭奉祖先、不影响春耕生产、相邻村子轮流坐庄等因素密切相关,体现了壮乡的风土人情和风尚礼仪。  相似文献   

17.
民族声乐作品艺术的风格与民族的习俗、信仰、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前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继承、总结、提高,使它更加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逐步丰富和完善,它必将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也肯定会被世界各国人民接受和喜欢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的咏叹调--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及其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哭嫁,是广泛流行于湘、鄂、渝、黔土家族区域的一种婚礼习俗,是一部形象的土家族婚俗史.哭嫁具有塑造人格、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机结合、民族娱乐与民族文学等艺术特点.哭嫁还具有婚俗史、批判封建的婚姻制度、民族心理渲泄等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兴义市郑屯镇坡岗地区,自古以来是以布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这里的布依族较好地保护和传承了本民族的"报笨"习俗.这种习俗承载了布依族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活"的载体,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是布依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体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朴素的哲学思想,其表现形式也展示了该民族的卓越智慧与艺术才能.  相似文献   

20.
土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的少数民族,历史的涤荡和土家族先民世世代代的创造与传承,孕育出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长阳作为土家先民巴人的发祥地,其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艺术、婚丧习俗、饮食文化等无不成为土家民族民间文化中最为亮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