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看到贵刊 2 0 0 0年第 2期安锡培先生《关于“优生优育”英译名的问题》一文 ,觉得终于找到了探讨“优生”一词的场所。作为多年从事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科普宣传的编辑 ,我还是想把我在工作中所了解的人们对有关“优生”一词的不同看法和认识转达给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们 ,毕竟现在这个词还没有正式审定命名。安先生的文章中提到 :“优生”一词原袭用的“eugenics”英译法 ,由于历史的原因已与希特勒臭名昭著的种族灭绝联系在一起 ,在国际上引起反感。 1 996年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明确指出不再使用“eugenics” ,并建…  相似文献   

2.
蔡敬先生就《科技术语研究》2 0 0 0年第 2期上我写的《关于“优生优育”英译名的问题》一文提出了名词审定要注意历史和现有工具书的问题 ,我很同意这个观点。单就“优生”一词来译 ,应该尊重传统的译法 ,仍以“eugen ics”为好 ,或译为“healthybirth(健康生育 ) ,这将在正在进行的《遗传学名词》第二版审定中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后给予确定。但“优生优育”如何译法 ,考虑到国际上引起的负面影响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认为用“Well BearandWell Rear”来直译符合我国提出的“优生优育”原意 ,…  相似文献   

3.
蔡敬先生就<科技术语研究>2000年第2期上我写的<关于"优生优育"英译名的问题>一文提出了名词审定要注意历史和现有工具书的问题,我很同意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4.
"优生"一词,在我国计划生育和遗传学中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名词,但如何译为英文,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一个大家比较满意的译名,成为比较敏感的问题.原袭用的eugenics译法,由于历史的原因已经与希特勒臭名昭著的种族灭绝联系在一起,在国际上引起反感.  相似文献   

5.
"优生"一词,在我国计划生育和遗传学中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名词,但如何译为英文,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一个大家比较满意的译名,成为比较敏感的问题.原袭用的eugenics译法,由于历史的原因已经与希特勒臭名昭著的种族灭绝联系在一起,在国际上引起反感.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8,(1):63-63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副会长、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专家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刘权章教授主编的《遗传优生计算机咨询、诊断系统2.0版》,是一套病例图像与文字结合的遗传优生咨询诊断软件。由黑龙江省计划生育科研所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共同研发,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黑龙江省音像文化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7.
"邯郸284"是由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棉花新品种,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麻2001003.2000年获国家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项目"支持.  相似文献   

8.
"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是表面上意义相同而实际上意义不同的两个词,非专业人士很容易将这两个词混淆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由"淤""瘀"为语素构成的词的使用情况,对其中七组词进行了调查,并对照了常用语文辞书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发现这些词在医学期刊和书籍中使用十分混乱。分析了这七组词使用不规范的原因,提出了如何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究竟谁在中国最先使用了"科学"一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科学"一词在汉语典籍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作者指出:1、康有为、严复、王国维、梁启超均非在中国最早使用"科学"之人.2、最早使用"科学"一词之人似可溯及到唐末的罗衮.3、近代以前,"科学"一词虽在汉语典籍中偶有出现,但大多指"科举之学".4、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而言,或许英语翻译出身的晚清著名企业家唐廷枢才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使用"科学"之人.  相似文献   

11.
张丽  王勇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2):100-103
本文用系统辨证论和系统自组织理论论述了系统非优存在的客观性、系统之优与非优的转化问题,指出系统的转化是熵增、涨落、信息、突变、结构等多动力非线性相干的结果,且在分析了每种动力的产生机制的基础上指出系统之优与非优转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引入讨论生命与认知的进化论框架,介绍生命哲学的有关要点,分析认知和生命的连续性,并以此为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框架,讨论认知的主要特征,认知活动与其它生命活动的区别,分析生命和认知的各种进路:内在论进路和外在论进路,对称的和不对称的外在论进路,以及从对称的外在论进路演变出来的协同演化论。最后,简略地叙述协同演化论对认识论中各大流派的含义:即它在以实在论/反映论为一方,实用主义/实践论为另一方的辩论中对哪一方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客观性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从客观性的概念分析来看,客观性是对事物对象本质的普遍性把握。以往把科学仅仅理解为工具性技术,这是时科学技术本质的遮蔽。科技价值的客观本质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展示,是人的科学。科学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种,不是惟一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罗素的本体论思想与他的名称和摹状词理论具有密切联系。简单事实是关于世界的基本事实,其基本成分是殊相和共相,殊相是本体;原子命题描述简单事实,其主词是名称,名称是对殊相的命名,而只有亲知的殊相才能够被命名;形式上占据主词地位的并非就是名称,因为它并非必然是亲知的,因而日常被认为是名称的符号通常是缩略的摹状词。摹状词理论体现了罗素本体论上的思维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5.
对称性与人对自然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回顾人们对对称性的认识论价值的逐渐认同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对称性与非对称、与最小作用原理的关系等,表明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独到看法,从而凸现出探讨与对称相关的哲学问题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吴琳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2):23-26,58
“语言作为符号系统”和“语言作为存在的家”,二者都以语言为出发点和研究对象,但究其实质还是有所不同。语言作为符号系统,是解决认识支点问题的必然选择,这是寻求认识客观性的必然结果。然而,这种符号系统的精致分析,无疑容易踏上语言的迷途,而惟有将语言作为存在的家,对之进行形而上的审视,才能使语言还乡。  相似文献   

17.
18.
19.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三次”公平与效率转换变化。在落实西部大开发方针的同时,有必要根据公平与效率互动的原则,发挥东部、西部比较优势,搞好东西部的合作。处理好区域经济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各区域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区域经济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使各区域资源获得有效地配置。  相似文献   

20.
试论“知识”与“创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词义学的角度考察了“知识”和“创新”的含义,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探讨。最后作者认为,人文知识在“创新工程”中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