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分对煤炭自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煤炭自燃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煤的水分是影响氧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论述了水分在煤炭自燃初始阶段的催化作用和对煤炭自燃的抑制作用,研究了水分在煤炭自燃过程的物理化学机理,针对一些矿区煤炭自燃的实例对其水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煤炭中水分对煤的氧化、蓄热和散热过程都有一定的影响,煤中水分对煤炭自燃到底是起阻化抑制作用,还是起催化触媒作用,应根据具体条件而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大柳塔洗煤厂(以下简称大洗)现有精煤产品脱水系统的生产实际,从大洗的工艺流程、粒度组成、细泥含量、日常煤质管理以及煤的润湿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精煤产品水分波动的原因,针对上述可能引起精煤水分超标的原因,提出了拉大破碎机齿辊与齿辊间距、在精煤脱水筛上加装缓冲条、更换精煤脱水筛上层筛板、以及通过改造溜槽来改变粗煤泥以及捞坑末煤的流向等措施有效降低精煤水分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煤储层的吸附特征实验综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煤盆、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等温吸附实验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煤的吸附性能受到煤的变质程度、储层温度、储层压力以及煤中水分类型及水分含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实践证明实验结果接近现实。本实验获得的参数对煤层气资源的选区、勘探、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干燥处理褐煤原煤,制备出不同含水量的褐煤煤样,用程序升温氧化装置实现煤自燃过程模拟,利用原位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定煤自燃过程中氧化煤样活性官能团的变化,同时利用氮吸附仪和热分析仪表征煤自燃过程中微观比表面积和质量的变化规律,探讨原始赋存水分对煤自燃过程影响作用机制。原始赋存水分对煤自燃过程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4个阶段:在缓慢氧化阶段,外来水分对煤氧化主要起到了物理抑制作用,外来水分的持续挥发引起煤体质量与羟基和羧酸组分含量的降低;在加速氧化阶段,煤中水分直接参与反应,对煤氧化起到化学促进作用,羧基类化合物含量开始显著增长,原始赋存水分对煤氧化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小;在快速氧化阶段,煤体原始赋存水分基本脱除,内在水分脱除过程中煤体孔隙结构持续坍塌碎裂,产生新活性点位,对煤氧化反应过程表现出延迟促进效应,内在水分主要作用于中间络合物生成和分解以及气体的释放;当煤体温度达到180℃后,原始赋存水分参与和影响煤氧化反应过程效果微弱,煤体自燃特征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5.
做好煤中全水分的检测是我们生产、运输中必然的要求。本文对煤中水分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水分测定结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最终阐述了消除全水分检测偏差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新开发的大煤田─灵武煤田部分矿区煤及乌兰煤为对象,对其煤质特征和煤成浆性及浆体流变性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灵武煤田三矿区煤具有低灰、低硫,高挥发分和高发热量的优良特性,煤灰成分以硅、铝为主,灰熔点较低,属轻微结渣型。乌兰煤属高硫焦煤,灰熔点较高。四矿区煤岩相组成差别较大,其中灵武磁窑堡煤丝质组合量高达61.3%,这在中国煤岩相组成中属少见,在最佳制浆工艺条件下,四种煤均能制备出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静态沉降稳定性的假塑性水煤浆流体,但除乌兰煤外,灵武三矿区煤所能达到的煤浆浓度普遍偏低,属难制浆煤。同时发现,最高煤浆农度与煤最高内在水分间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灵武煤最高内在水分偏高是其难制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选取平均粒径为0.82mm的宽筛分烟煤为床料,考察煤中水分(含水率)对煤在小型内热流化床煤调湿实验台中的流动特性的影响.绘制流化床内流化速度与床层高度、床层压降的关系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料的临界流化速度为0.3~0.4m/s;高水分煤料(含水率为16.3%~17.8%的煤)的临界流化速度比低水分煤料(含水率为12.4%~13.7%的煤)的临界流化速度增加了20%,即含水率过高不利于煤的流化;高水分煤在流化过程中甚至出现了腾涌现象,使流化恶化,故应将流化煤料的含水率控制在14%以下.  相似文献   

8.
武钢烧结厂烧结料烧结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烧结厂原料为试料,对不同烧结碱度R、不同配煤量和不同混合料水分的烧结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碱度为1.8、配煤量为6.5%和混合料水分含量为7.5的烧结矿生产出的烧结矿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燃料煤是火力发电厂最主要的成本,通常情况下,电厂发电的过程对于煤资源的消耗量巨大,全水分测定数据是煤炭计价以及基准换算的依据,该指标直接影响煤炭计价的结果。本文就电厂入厂煤的全水分测定的相关问题作以阐述,并在以往检测经验的技术上,提出几点削弱电厂入厂煤全水分测定影响因素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杭州科技》2012,(6):1
我国煤热解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其中一半左右为水分高、热值低的劣质煤。日前,北京神雾集团独创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热载体蓄热式旋转床煤热解关键技术与装备"煤热解技术,不仅可以提升煤炭品质,将劣质煤转化为优质煤,还能从煤中提取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据测算,利用该技术每吨劣质煤可提取约200公斤石油天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C/S模式的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网络结构与功能结构,并就系统实现中的安全管理机制、数据报表设计、与LED显示屏播放系统的集成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对于加强企业生产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夏冰 《山西科技》2004,(2):46-47
煤炭开采业目前是以井工开采固体形态的原煤产品为主。近阶段世界各主要采煤国正在加大对煤层气开采的研究和试验 ,煤层气开采有望成为煤炭采掘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地下气化目前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如果取得技术上的突破 ,煤炭采掘业中 ,洁净的气体产品比重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强化配煤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煤炭用户对产品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煤炭单品种出售很难完全满足用户需要,而有的煤矿生产的优质煤种单独出售又会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对各煤种的煤质情况做出准确分析,掌握各矿煤质特性,并根据煤炭特点合理利用资源,强化配煤管理,可大大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隆安选煤厂所选煤的煤质特征和其产品方向定位,着重论述了选煤方法,结论为:产品方向宜作为动力电煤,原煤采用脱泥有压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采用TBS煤泥分选机分选;细煤泥经浓缩机浓缩后,由快开式隔膜压滤机脱水回收。  相似文献   

15.
冲击式采煤破煤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看重分析了长壁采煤工作面煤壁应力特点和冲击劈裂式采煤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冲击破煤的作业方式,在煤矿生产现场工业性试验的基础上的确定了冲击式采煤的工艺参数,发现了冲击式采煤的关键问题,为研制和改进冲击式采煤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论煤炭企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的主导产品,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也是我国主要能源,但由于各种原因,煤炭企业的发展大多不尽人意,为加快煤炭企业经济发展,必须开拓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镇城底矿由于断层多且比较发育、煤层顶底帮弱、局部地方低于奥灰水水位超过90m属于带压开采等不利因素形成了很多边角煤地段。该矿南一、东二采区都已进入收尾阶段,由于断层切割、无炭柱的影响留下多处不规则段。此类边角煤及煤柱在采区收尾封闭前如不及时回收,将会丢失。为了延长矿区寿命,尝试采用轻型支架放顶煤工艺进行边角煤回采、窄小煤柱回采及变采长壁式回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煤浆燃料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扼要综述煤浆燃料的发展和技术特征,介绍了水煤浆、油煤浆、甲醇煤浆等处于能源改型中的代油煤基料浆,介绍了煤质、添加剂,煤粉粒度分布对形成稳定煤浆燃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多煤种粉煤的无粘结剂常温成型,发挥发分煤加粘结剂成型和双组分型煤热成型等,运用煤岩学原理,采用显微观测,显微照相、扫描电镜观察等煤岩学方法,对粉煤成型机理作了较系统的研究,证明用煤岩学原理研究和解释成型机理是可行的,显微结构是决定型煤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各地环保要求日趋严格,新的优质煤生产基地的迅速崛起,对山西煤炭产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形势,提高煤炭质量已成为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