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现有门禁系统中存在的技术缺陷、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ARM+Linux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该系统采用S3C2410芯片为处理器、IP网络摄像头作为视频采集设备;采用PCA算法进行人脸图像识别,并以识别输出来控制电控锁模块,从而实现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智能控制。最后,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了人脸识别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快速高效地识别人脸,平均识别率高达99%。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TI系列DM6446的快速人脸识别系统设计方案,采用AdaBoost人脸检测方法以及改进的线性辨别分析(LDA)特征空间的人脸识别算法,实现实时的人脸检测与识别,考虑到DM6446双核处理器的特点,给出了ARM端和DSP端双核的协同工作方法,以提高算法效率;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可靠,能够实现实时、准确的人脸识别。  相似文献   

3.
研究直接系统编程实现人脸识别、基于组件技术的人脸识别和基于云计算的人脸识别三种算法.直接系统编程算法可实现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基于组件方式应用OpenCV库可实现人脸的检测和特征比较;云计算方式可实现人脸识别、情感计算等功能.研究人员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算法,满足识别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人脸识别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图像特征数据和进行复杂的计算,很难直接在处理能力较弱的嵌入式平台上实现。在Tiny6410嵌入式平台采用OpenCV人脸类Haar特征进行人脸区域检测,PCA降维算法快速提取人脸特征,欧氏距离进行人脸识别,减少了人脸识别过程中的数据量和计算,在嵌入式平台上开发了一套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结果显示:该系统运行稳定,识别率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现有人脸识别方法的分析,提出了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离散余弦变换相结合的图像特征提取算法,和基于显式分解策略的SVM分类器的设计方法。设计了一套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给出了硬件结构和软件工作流程。经现场测试,该系统运行稳定,对人脸图像的识别率较高,能满足实际应用的各种要求。  相似文献   

6.
人脸识别是最符合人的本能且便捷的识别认证方式,在人工智能领域广泛应用,多数的人脸识别的算法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或者要求识别者站在某一固定位置,识别缓慢和准确率不高。本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Open CV的人脸识别的应用平台,首先对人的脸部图像进行采集和预处理,通过对算法优化,利用平台的Eigenfaces、Fisherfaces和LBP(local binary patterns histograms)三种用于人脸识别的算法协同多重使用,并在判定人脸识别系统识别到待检测目标的同时再加上限制条件,再结合Qt框架搭建用户界面,实现人脸模块训练和人脸识别的功能。经过测试,系统界面友好,运行稳定,对人脸位置和环境光照变化具有较好鲁棒性,能快速和准确地对人脸实时检测和识别。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以ARM为硬件平台结合机器视觉库OpenCV设计一种嵌入式实时人脸检测系统。该系统由嵌入式平台采集USB摄像头数据,通过网络将图像传输至PC主机,从而实现实时监控;系统以QT构建交互界面,采用OpenCV人脸Haar特征进行人脸区域检测,Eigenfaces算法进行人脸识别。结果显示:该系统运行稳,成本低,可以实现网络实时人脸检测与识别,识别率高。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基于S3C2410的人脸检测系统的平台设计及实现过程,主要包括人脸检测系统的硬件架构搭建及软件平台设计实现.将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在该硬件环境上的运行,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该系统为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个范例,达到了系统体积小,成本低,速度快、可靠性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DSP构建的自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具有超高速、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优点,本文用Adaboost统计学习方法进行人脸检测和用非线性SVM分类器进行人脸验证,然后用PCA算法和SVM进行识别,最后根据识别结果,判断用户是否合法,控制门的开关.  相似文献   

10.
基于视频的自动人脸识别系统自动选取用于后续识别的最佳人脸图像.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最佳人脸捕获模块,该模块主要由人脸检测、人脸跟踪和姿态判定环节组成.在实现对视频中的人脸进行检测和跟踪的基础上,可自动截取并保存一张大小合适、清晰度高且姿态最佳的人脸,用于后续的人脸识别.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频监控在安全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视频监控通常只是录制现场视频图像,用于事后做证,缺乏主动性和智能性.在分析了视频监控系统的结构,介绍了可用于视频监控的人脸识别技术,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以对视频画面中的人物进行识别,在特定目标出现后能做出相应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网络身份认证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护措施,以如何确定用户的身份并控制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是网络安全体系的基础。针对网络身份认证的安全问题,研究基于人脸特征的认证模型,并对人脸识别的关键技术(PCA和SVM)进行讨论分析,使用RSA算法对传输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加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系统具有可行性,能够应用于网络身份认证。  相似文献   

13.
门禁系统是现代小区必不可少的管理设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门禁系统的安全、便捷、高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目前常用门禁管理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手机APP端的可视门禁管理系统.该方法采用STM32F4开发系统硬件,通过WiFi进行无线传输.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特钢棒材生产信息的全流程可追溯,分析特钢棒材生产环境及形状特点,采用基于双标志点的标记方案进行标记并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实现成捆特钢端面字符的识别。首先,采用Hough变换将成捆特钢棒材端面图像分割成单根;其次,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算法完成单根特钢棒材端面图像的增强;再次,将MSER算法和边缘检测算法相结合完成单根特钢棒材字符区域的检测,并基于投影法完成字符的分割;最后,通过创建和训练SVM分类器完成每一根特钢棒材端面字符识别,并将成捆特钢棒材端面字符识别结果输出保存。结果表明,新算法可以满足成捆特钢棒材生产过程中字符识别要求,字符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7.35%。新算法将Hough变换、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算法、MSER算法、边缘检测算法、投影法及SVM分类器等算法融合到特钢棒材端面字符识别过程中,为特钢棒材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获取、信息传递及信息追溯的技术实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草图的人脸识别对于公安机关通过目击者描述出的犯罪嫌疑人草图来确定疑犯的身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草图人脸识别,从人脸独立特征子空间和人脸形状结构特征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草图人脸合成和识别方法.根据人脸图像在独立分量子空间上的重建,研究了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的草图人脸合成,实现了照片草图人脸转换;针对人脸结构信息在人脸识别中的重要作用,在分析主动形状模型(ASM)算法在提取人脸结构信息上所具有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极坐标形状模型(PSM);最后,将合成的草图与待识别草图利用ICA/线性鉴别分别(LDA)和极坐标形状模型进行联合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将照片转换为草图,并具有较好的识别率,1阶识别率达到94.7%,10阶达到99.1%,将子空间投影与极坐标形状模型联合起来识别,1阶识别率可提高5.3%,前3阶识别率平均提高约4.2%.算法较好的识别率基本上满足了自动草图识别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机器人足球比赛这项综合性的高技术对抗活动中,快速准确地识别足球和机器人是决策系统的基础.提出一套机器人足球视觉软件系统的设计实现方案.采用直接TUV颜色模型输出,目标阈值建立采用手动和自动方式.利用颜色标志设计的对称性,改进累加取平均算法和旋转搜索算法,采用改进跟踪搜索算法进行目标搜索,提出智能组合算法思想.实验测试系统达到30帧/s处理速度,目标搜索准确性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区域特征的快速人脸检测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区域特征的快速人脸检测方案,相比传统马赛克方法明显改进:重新设计了基于器官的人脸分块策略,使规则制订直观可信;采用块形状自适应技术以提高对不同脸形的适应性,改善了检测算法的适用范围;引入有效的粗检测和层次化局部搜索技术,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仿真表明,这种方法对人脸数目、尺寸、脸形、光照、背景复杂性无限制,适用于不同质量尤其是恶劣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即时通讯工具的安全性,针对安全性薄弱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利用椭圆曲线密码系统和AES加密算法相混合的加密方案,该方案保证了即时通讯系统中客户与服务器、用户与用户三方通信过程的安全性.利用Java语言环境在Socket技术支持下开发出实验软件,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网格计算是近年来逐渐兴起并不断发展的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分布式超级计算、分布式仪器系统、数据密集型计算和远程沉浸等多个研究领域。常规人脸识别系统中的更新算法都是基于单机的串行算法,在处理大量数据的时候速度慢,效率低,介绍了网格计算在人脸识别系统中的应用,把原来的人脸数据更新串行算法改为并行算法并通过编写MPI并行程序移植到该网格计算平台中运行,实现了原有人脸识别系统中更新算法的分布式处理,增强了系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以达到提高系统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