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激光淬火提高气缸套耐磨性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动态、技术难点、强化机理、激光处理工艺及淬火方式 ,讨论了激光淬火轨迹和表面预处理对强化效果的影响 ,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气缸套及缸体的强化效果 结果表明 :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 ,不仅激光淬火缸体延长了寿命 ,而且与之匹配的非激光处理活塞环的耐磨性也提高 50 %左右 ,缸套与缸体的寿命提高 2~ 3倍  相似文献   

2.
文中介绍了激光淬火提高气缸孔耐磨性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动态、技术难点、强化机理、激光处理工艺及淬火方式,讨论了激光淬火轨迹和表面预处理对强化效果的影响,总结并分析了不同缸体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不仅激光淬火缸体的寿命提高2-3倍,而且与匹配的非激光处理活塞环的耐磨性也提高50%左右,机油颗粒排放量降低20%-25%。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激光淬火提高气缸套耐磨性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动态、技术难点、强化机理、激光处理工艺及淬火方式,讨论了激光淬火轨迹和表面预处理对强化效果的影响,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气缸套及缸体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不仅激光淬火缸体延长了寿命,而且与之匹配的非激光处理活塞环的耐磨性也提高50%左右,缸套与缸体的寿命提高2-3倍。  相似文献   

4.
提高活塞环耐磨性的激光强化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方面论述了提高发动机活塞环耐磨性的激光强化新技术,分别讨论了活塞环的激光淬火、气缸套内壁激光淬火,以及气缸套激光毛化对活塞环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自单独处理则都可提高活塞环寿命1倍以上.采用激光造形,则不仅可提高活塞环的使用寿命1倍, 而且降低机油消耗量 30%~ 60%,降低 HC排放量 10%~ 20%.  相似文献   

5.
提高活塞环耐磨性的激光强化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多方面论述了提高发动机活塞环耐磨性的激光强化新技术,分别讨论了活塞环的激光淬火、气缸套内壁激光淬火、以及气缸套激光毛化对活塞环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自单独处理则都可提高活塞环寿命1倍以上。采用激光造形,则不仅可提高活塞环的使用寿命1倍,而且降低机油消耗量30%-60%,降低HC排放量10%-20%。  相似文献   

6.
采用低合金化、合锑多元复合孕育剂、扫描电镜、200h台架试验、以及l000h耐久试验等方法对新型薄壁柴油机缸体铸件进行了研制与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碳当量控制在3.9%--4.1%时(与菲亚特缸体的碳当量大体相当),采用低合金化及合锑复合孕育剂,可稳定获得高强度铸件,抗拉强度σb>270MPa,硬度HB>210,白口倾向小,硬度差小于35HB,其性能均达到菲亚特缸体的性能要求.对无缸套缸体的缸壁表面进行激光处理,比传统缸套的耐磨性提高一倍以上.由于采用了无缸套缸体生产技术,简化了柴油机的结构,降低了柴油机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柴油机使用性能和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500 W连续YAG激光器用于汽车发动机缸体淬火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实验情况,分析了YAG激光淬火比CO2激光淬火的诸多优越性。在微机控制系统上,首次提出了横向头数与纵向头数的新概念,导出了新的数学模型,还提出了网纹局部加密技术,通过软件程序实现了高精度网纹的激光淬火。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铁素体形态和亚结构对临界区淬火强韧化的影响。表明:临界区淬火温度不同时,铁素体形态有所差异,当铁素体呈针状,与马氏体相间分布且含量为20~25%时强韧化效果最佳。临界区淬火时,铁素体可产生位错强化、固容强化等强化效果,提高铜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9.
钢表面激光处理碳纳米管涂层组织与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研究碳纳米管的耐磨性能,将其涂覆于45钢表面,在氩气保护下采用3kWCO2连续激光器进行处理,然后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测定处理前后试样的组织结构和硬度,并采用MHK-500环块磨损试验机进行磨损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经激光处理后,部分碳纳米管得到保留,部分碳纳米管在45钢表面与Fe生成Fe3C,并且产生一层含2.5%~3.5%C的亚共晶合金化层,经进一步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HRC70,耐磨性也大大改善,分别比45钢合金化、45Cr熔凝和40Cr合金化提高40%、18%和31%。  相似文献   

10.
从刀模的服役条件及失效分析入手,确定刀模带刀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要求。用500W连续CO_2激光器研究了45钢带刀刃口的激光淬火工艺、组织特征和相变强化效果,论证了带刀刃口采用激光淬火工艺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并为优选淬火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淬火冷却过程中瞬态温度分布及组织分布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微机,对大型铸锻件在淬火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相变行为及组织分 布进行了模拟和计算。在模拟方法中,考虑了大工件热处理的特点,对计算所用的热 交换系数、热传导系数、比热和相变潜热等物性值做了更合理的处理;提出了预测淬 火过程中组织分布的方法。利用IBM-PC机对40Cr钢圆柱体和42CrMo钢圆筒 件进行了淬火冷却过程中温度分布及组织分布的模拟计算,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的结果 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常温拉伸性能测试、晶间和剥落腐蚀试验、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淬火转移时间(5~90 s)对1933铝合金锻件拉伸性能、腐蚀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淬火转移时间延长,合金的拉伸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降低;当转移时间增加至90 s时,抗拉强度下降7.5%,屈服强度下降9%,伸长率下降约20%,腐蚀深度增加400%.淬火转移时间过长导致晶粒内部析出粗大的平衡η相,降低了时效强化效果;晶界无沉淀析出带宽化,降低了伸长率和耐腐蚀性能.为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转移时应使该合金产品淬火时的温度不低于约366℃.  相似文献   

13.
稀土变质ZA43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和提高高铝锌合金(ZA43)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采用Ce基混合稀土对ZA43合金进行了变质处理,系统研究和探讨了稀土对ZA43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能够显著细化ZA43合金的铸态组织,减小化学成分偏析.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当稀土含量...  相似文献   

14.
分别研究了以水和机油作为淬火介质的42CrMo钢和双相耐磨钢淬火+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确定了双相耐磨钢和42CrMo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及性能.结果表明:双相耐磨钢经水淬和油淬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均为板条马氏体+针状贝氏体+碳化物;42CrMo钢经水淬和油淬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分别为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回火马氏体+铁素体+贝氏体.经过480h的低应力磨料磨损实验发现,水淬+280℃回火处理的42CrMo钢耐磨性能最好,其相对耐磨性可达高锰钢的1.558倍.  相似文献   

15.
磨损、解决磨损的方法及耐磨材料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民涛  郑典模  王丁 《江西科学》2007,25(4):494-499
针对磨损的基本特征,以及解决磨损的主要方法,从主体材料耐磨性能的提高、材料的表面强化、表面衬层保护和修复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在耐磨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ZL108合金淬火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了ZL108合金在不同淬火速率下的综合机械性能,研究了合金的淬火敏感性,并初步确定了该合金较佳的淬火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合金的屈服强度σ0.2与淬火速率δ′的对数值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σ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nnealing processes on the photovoltaic (PV) properties and the spectral response as well as minority carrier lifetime in the bulk of unanalyzed PF5 ion implantation poly-Si solar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t hydrogen passivation effects of defects in poly-Si induced by three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are reported. We used RTA-rapid thermal annealing, YAG pulse laser annealing and CTSA-classical three-step annealing for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cells processed by RTA (800°C, 4 sec) achieved the best PV properties and spectral response among all annealed samples. Under this precess condition, no or few defects were induced in bulk. While RTA (>-850°C for 4 sec), CTSA as well as YAG laser processes induced defects of different nature and concentration in the bulk of cells. It is further shown that hydrogen ion implanta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performances of poly-Si cells. It is able to efficiently remove the YAG laser induced defects in bulk. However, it cannot completely passivate the defects induced by CTSA and RTA processes. Biography: LI Jin-chai (1946-), male, Associate professor. Research direction: studies of ion beam modification of materials and films of new functionail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克服高锰钢作为履带板材料具有的耐磨性能较差、力学性能较低的缺点,设计了能够作为高锰钢替代材料的一种新型双相(马氏体+贝氏体)耐磨铸钢.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在淬火回火态下为马氏体+贝氏体双相组织,另外还残存着极少量的残余奥氏体组织.含碳量的增加使试验钢的冲击韧性和延伸率趋向降低.随着铬含量的升高,冲击韧性在淬火回火态...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一种制备激光淬火吸光涂层的新方法,重点叙述了喷头和送料系统的设计原理,利用离心原理设计的喷头和涂料同步送给系统实现了水基混合物吸光涂料的自动涂敷,解决了涂料堵塞和沉淀的问题.该机成功应用于在线生产,吸光涂层均匀一致,厚度可控,满足激光淬火的要求,实现了吸光涂层制备机床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