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江广州河段的淡水环节动物多毛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节动物多毛类绝大部分都为海水产,淡水及半盐水的种类很少。迄今为止,我国对淡水及半盐水产的环节动物多毛类的研究,主要由吴宝铃、陈木于1963年就全国淡水及半盐水的种类,发表了一篇较系统的研究报告共报导了18种,但广州珠江的淡水多毛类仅记述了一种常见的、被群众称为“禾虫”的疣吻沙蚕Tylorrhynchys heterochaeta(Quatrefages)。除此以外,1924年,Chamberlin曾报导了一种广东极为普遍食用的沙蚕,被命名为中华沙蚕Chinenerei edestus Chamberlin。但自从发表后,到目前尚未有人再次发现这种沙蚕。因此,有关珠江淡水多毛类的报告,如果包括Chamberlin的新属新种——中华沙蚕Chinenerei edestus Chamberlin,则仅报导了两种。  相似文献   

2.
珠江广州河段沉积物中典型抗生素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腈/柠檬酸缓冲液超声提取沉积物中的抗生素,并以固相萃取法富集和净化萃取物,以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质谱(SPE-RRLC-MS/MS)进行测定,研究了珠江广州河段13个采样点41种目标抗生素的质量分数水平和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珠江广州河段沉积物在枯水期或丰水期共有24种抗生素被检出,枯水期和丰水期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ND(未检出)~54.800 g/g和ND~3.433 g/g,两季质量分数最高的抗生素均为氧四环素;沉积物中氟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占比较高;在枯水期总抗生素质量分数整体上高于丰水期,抗生素的质量分数在珠江广州河段沉积物中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人口密集城区河涌人口密集城区航道航道中下游航道上游,与广州市区产污排污的分布状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利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对珠江广州-东莞河段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发现,Cu、Pb、Zn、Cr、As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分别为(括号中为平均值):9.1~16.3μg·L~(-1)(11.3μg·L~(-1))、3.7~11.1μg·L~(-1)(6.8μg·L~(-1))、141~79.7μg·L~(-1)(116μg·L~(-1))、3.0~17.4μg·L~(-1)(6.8μg·L~(-1))、2.3~4.0μg·L~(-1)(3.3μg·L~(-1));在悬浮颗粒物中的含量分别为:1.7~31.2μg·L~(-1)(10.2μg·L~(-1))、6.5~27.1μg·L~(-1)(15μg·L~(-1))、6.6~114μg·L~(-1)(37.6μg·L~(-1))、0.8~22.9μg·L~(-1)(7.2μg·L~(-1))、0.3~3.0μg·L~(-1)(1.2μg·L~(-1)).污染水平高低顺序为ZnCuPbCrAs,广州河段污染较东莞河段严重,且污染指数均呈现上游高下游低的分布特征.Cu、Pb、Zn、Cr、As的颗粒物-水分配系数对数值(log Kp)分别为:4.16±0.16、4.79±0.27、3.73±0.21、4.33±0.67、3.93±0.15,表明河水中的重金属易于富集到悬浮颗粒物中.  相似文献   

4.
通过现场观测和数值计算,获得了珠江员村及黄埔两河段大气复线系数的瞬时值、潮平均值和相应于稳态模型的等效值.结合珠江的特点,推荐了包括波浪影响在内的珠江广州河道复氧系数K2的计算关系式,K。的计算值与现场观测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2005年1~12月,对珠江广州河段浮游植物和相关理化因子进行了周年调查. 结果表明:广州河段TN和TP含量丰富,中大码头TN和TP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0.92 mg·L-1和0.41 mg·L-1,黄埔港为9.59 mg·L-1和0.29 mg·L-1;Chl.a质量浓度较高,两站点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1.83 μg·L-1和72.33 μg·L-1,最大值达400 μg·L-1和190 μg·L-1. 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127种,主要优势种为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两优势种有明显的季节演替现象,4月份以前主要以假鱼腥藻占优势,之后以颗粒直链藻占绝对优势. 丰水期,浮游植物密度较低,枯水期,浮游植物密度较高. 总体上,中大码头浮游植物数量高于黄埔港;最高峰都出现在秋季,中大码头达2.88×107/L,黄埔港达1.37×107/L. 研究发现径流量和TP质量浓度对浮游植物密度有重要影响,此外,浮游植物种群变动还受温度、盐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珠江广州河段底泥中砷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底泥中4种结合态的几种形态砷(As(Ⅲ)、As(Ⅴ)、甲基胂酸盐和二甲基胂酸盐)的测定表明,底泥中砷的污染严重,平均为41.7ppm.酸溶解态、碱溶解态和残渣态含砷量分别占72.4%、8.8%和18.9%,水溶态含砷量为全砷量的千分之几(ppb级).各结合态中都以无机砷为主,As(Ⅲ)占多数,占总砷量1/2以上;有机砷占总砷量1/2左右,以二甲基胂酸盐为主.  相似文献   

7.
多毛纲环节动物是形态学分类鉴定极为困难的一类海洋生物。本研究旨在构建浙江沿海常见多毛类的DNA条形码数据库。2015年1-10月期间,针对多毛类环节动物在浙江沿海潮间带进行了多次定性采样,并对样本进行了形态学鉴定以及线粒体COⅠDNA序列分析。从形态学上共鉴定了8个多毛类物种,隶属于4个科,即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威氏围沙蚕P.wilsoni、独齿围沙蚕P.cultrifera、杂色伪沙蚕Pseudonereis variegata、双管阔沙蚕Platynereis bicanaliculata、短毛海鳞虫Halosydna brevisetosa、岩虫Marphysa sanguinea、四索沙蚕Lumbrineris tetraura。共得到长度为680~930 bp的13条DNA序列,其中2条属于P.wilsoni、2条属于M.sanguinea的片段,这两个物种的序列还未在BOLD中收录;1条H.brevisetosa的COⅠ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上的同名序列差异较大。计算得到样本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2.8%,科内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23.9%,科内种间距离远远大于种内距离;从而印证了COⅠ可作为多毛类动物分类的条形码。此外,本研究还设计了一对多毛类动物COⅠ片段的特异性引物,而且适用于扩增A+T含量较高的多毛类物种。  相似文献   

8.
本文为珠江广州河段水污染生态调查的部分结果。从1980年至1983年1月,在历次丰水期与枯水期于70多公里河段设立一系列采样点进行浮游动物的定性及定量采集。定性样品中只对枝角类和挠足类作分析鉴定,结果共发现70余种。枝角类中有60%为底栖性种类。挠足类中有若干半咸水种类出现在河段的下游乃至上游。挠足类的数量远较枝角类为丰富,尤以许水蚤(Schmackeria)及挠足类的无节幼体居多。秀体蚤~*(Diaphanosoma)的数量,为其他枝角类的1至4倍。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种类分布与数量,规律性不明显。通过聚类分析,若干采样点可与其余者分开。  相似文献   

9.
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对珠江广州河段2个站点(中大码头和鱼珠码头)轮虫群落结构进行每月一次的调查,同时测定了透明度、叶绿素、总氮、总磷等理化指标,利用非生物环境因子对水体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并通过轮虫种类组成、富营养型指示种数/贫营养型指示种数(E/O)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调查期间,共记录轮虫66种,其中污...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亚运会期间珠江广州段水中五氯苯酚(PCP)的质量浓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亚运会期间,不同采样点位PCP的检出率为100%.PCP质量浓度为3.0~6.0 ng·L-1,采样点位的PCP质量浓度分布呈现中游>下游>上游规律.通过与亚运会前珠江PCP质量浓度和周边自来水、污水处理厂出水...  相似文献   

11.
吴晓光 《科技资讯》2014,(8):128-129
卫津河是天津市的主要景观河道,其污染情况一直是广大市民关注的对象。本文详细分析了卫津河污染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采取,可以改善河道水体循环条件,构建健康的水生态,并对河道底泥起到关键的整治效果,从而改善河道污染状况,并为相似景观河道的整治工作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为清晰了解金沙江攀枝花河段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以丰、平、枯不同水期下金沙江攀枝花河段岸边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金沙江攀枝花河段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了相关风险管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丰、平、枯不同水期下V,Cd, Cu, Ni等重金属质量含量均值超过四川省表层土壤背景值;丰水期与枯水期下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值分别为3.10,3.14,综合污染等级达到Ⅴ级重度污染,平水期下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2.94,综合污染等级达到Ⅳ级中度污染,土壤中Cd, V污染值得进一步关注;丰、平、枯不同水期下金沙江攀枝花河段岸边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均值分别为144.04,110.88和147.15,总体呈现轻微生态风险,重金属Cd存在的危害较为严重,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103.92,84.81和111.71,呈现强生态风险,Cd存在的生态风险值得进一步去关注.  相似文献   

13.
珠江八大口门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6年5月及8月采集的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为对象进行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与综合污染指数方法来分析珠江口重金属的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单因子污染指数由高到低顺序为:Cd>As>Cu>Pb>Hg>Cr>Zn,重金属各站点达到严重污染的占1.8%,重污染的占17.8%,中等污染的占62.6%.低污染的占17.8%.综合污染水平S4和s6站点达到重污染程度,其它各站点为中等污染程度,各站点污染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为:S6>S4>S5>S2>S1>S8>S7>S3.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综合评价珠江口重金属潜在生态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横门站点有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余各站点则属低生态风险,生态风险排列顺序为:S4>S5>S6>S2>S8>S7>S1>S3.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珠江干流不同城市段水体污染状况,采集珠江干流广东境内6个城市段的27个表层沉积物(0~15cm)样品,经全分解后测定了重金属As,Cd,Cu,Zn,Ni,Cr,Pb的含量,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来源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与国内其他河流城市段相比,珠江干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处于较高水平.珠江干流肇庆段、佛山段、广州段、江门段、中山段和珠海段河流重金属分布极为不均,广州河段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河段.重金属Cu,Zn,Pb,Cr和Ni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混合排放污水的重金属污染源,而As主要来自于岩石的自然风化与侵蚀过程的重金属天然来源.92.6%的采样点沉积物重金属总毒性单元大于5,处于中等风险状态.沉积物重金属的平均毒性AsPbNiZnCrCuCd,其中,As,Pb的毒性显著高于其他重金属.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2月-2006年11月,对珠江广州河段及天河、流花公园内湖泊轮虫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经鉴定,共发现轮虫21属77种(包括亚种).其中湖泊的优势种分别为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微型多突轮虫(Liliferotrocha subtilis)、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和剪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 forficula),而广州河段则是微型多突轮虫(Liliferotrocha subtilis)、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和尾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udatus).轮虫数量的两次高峰分别出现在春末夏初和8月份.全年最高密度为5 494 ind./L(中大采样点,2005年12月),最低密度为117 ind./L(中大采样点,2006年7月).枯水期,轮虫密度较高,丰水期,轮虫密度较低.4个采样点轮虫年平均密度以天河采样点最高(1 260 ind./L),中大采样点次之(1 123 ind./L),黄埔采样点再次(737 ind./L),流花采样点最低(718 ind./L).径流量、盐度、温度是造成河口和湖泊轮虫密度以及种类组成区别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轮虫在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单介绍了该工程设计,包括建筑功能,简框结构方案,地基与基础的处理和结构分析原理.着重介绍有限条方法和壁式空间框架法的基本原理.列举了本工程结构分析时所采取的有关数据和部分的断面尺寸,以及主要的计算结果.以一排框架和一片剪力墙为例,说明在风力作用下产生的内力M, N, Q数值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航道必须满足河流航运功能和河流其它诸功能协调发展这一基本思路入手,以长江荆江河段为例,在分析该河段河流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构造生态航道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进行了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前后的生态航道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航道整治前(2011)、整治中(2014)以及航道整治后(2015,预测)3个时段航道健康综合指数值依次为3.40(中等)、3.80(中等)和4.17(良好),表明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航道健康状态有所改善,预测在2015年达到"良好"状态.从整治工程对河段功能的影响来看,目前实施的航道整治工程在提高河流航运功能的同时并没有损害河流其它功能,可认为是一种"生态化"整治工程.敏感性分析表明:评价结果对权重的20%90%的波动敏感性不高,即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污染生态化学的概念,并分别就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介质中污染生态化学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进行了阐述,对该领域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利用珠江口外东平海域环境评价资料,对该海域各类沉积物组分中的部份痕量污染元素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各沉积物组分中痕量污染元素的分布规律及富集特征,并以《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02)》为依据,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痕量污染元素富集主要出现在西部浅水区和东侧航道,明显受河口水动力条件和沿岸人类活动的影响。沉积物中的痕量污染元素的富集,影响因素众多,环境复杂,在研究区大致可归为物源、动能强弱、沉积物性质、理化环境、生物作用等;珠江口外东平海域沉积物环境质量较好,污染较轻,为我国海洋底质Ⅰ、Ⅱ类标准。  相似文献   

20.
水环境质量的评价对判断水体的污染状况、程度和成因有着重要意义,并为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污染控制提供决策依据.以广州市环境质量报告和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水质污染综合指数法,对1985-2010年间的珠江广州城区段的水环境质量演化状况进行了长时间序列的研究.结果表明:1)珠江广州城区段的水环境质量大致经历了水体污染-污染加剧-水质波动-逐步改善几个阶段.严重污染状况大致出现在1990-2005年,其中2000-2005年为波动阶段.波动阶段大量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密集开展,2005年之后水质状况出现较大改善;2)珠江广州城区段水污染以石油类和有机污染为主,氨氮污染最为严重,2005年其浓度为3.25 mg/L,超过Ⅲ类水体标准的300%以上;3)生活源污染是广州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氨氮的超标主要源自生活污水的排放,这跟区域内人口规模、居民生活方式及畜禽水产养殖等氨氮排放有关.未来珠江广州城区段水环境治理在巩固工业源污染治理的同时,须加强生活污染的治理.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