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危机是现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它实质上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危机。生态伦理学则把道德关系从人与人之间拓展到了人与自然之间。  相似文献   

2.
加强生态伦理建设 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进行了强力征服和掠夺,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总体性的危机。人为类了摆脱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尊重自然,善待生命,同时利用道德的强大动力,维护生态平衡,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尽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被世界普遍接受,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成效不大,因此,考究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其精神要义,对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可持续发展观念亘古有之,源远流长,是一个古老常新的话题,其次,可持续发展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状况下提出的,是人类面对自身生存危机的积极选择,最后,可持续发展观念对消除传统发展观的缺陷具有积极的意义,体现了人类一种全新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4.
生态脆弱性、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脆弱性是生态系统暴露在威胁之下而具有的敏感性和恢复力.生态脆弱性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作为生态脆弱性之极端表现的全球性环境危机的出现,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发展现,从而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一种否定.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蕴,引发了生态伦理内部的扬弃,即超越绝对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的对立,走向相对人类中心论.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经济活动发生了重大的转向,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成为了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经济活动,以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赢”。我国对发展循环经济尚处在开始阶段,本文试图从循环经济的一些问题及其生态伦理基础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是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提出的,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反思的结果。二者在理论与实践上有一致性,它的提出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根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它是以环境伦理学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为基础的,这种价值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价值选择的标准和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环境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解读——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的坚实基础,它将使生态文明真正作为一种科学发展观而落到实处。当今世界,人与自然的矛盾十分突出:能源枯竭、环境污染、人口激增、粮食紧张、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我国自身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和顺应自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文章通过引用大量先秦诸子的言论考证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高度重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要合理地根据天时来把握,以便使生物资源尽可能地再生,持续利用。先秦思想家在生态伦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思想,对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上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人口膨胀、耕地紧张、水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生态农业不失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揭示了生态农业的内涵及特征,指出了农业发展中生态环境恶化的种种现象,分析了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从伦理的视角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法制作为保障,而且也需要伦理道德提供支持.本文将对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旨在更好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法制作为保障,而且也需要伦理道德提供支持.本文将对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旨在更好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公布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该报告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当历史的车轮进21世纪的时候,“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涉及到经济、政治、环境、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仅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一些肤浅的分析和思考。1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长…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观是生态伦理的价值核心,生态伦理是可持续发展观在伦理道德侧面的外化形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伦理支撑。生态伦理的价值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而可持续是关键,所以生态伦理不仅要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而且要培养人们尊重规律、合理利用资源的行为方式和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来优化环境的持续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科技理性","唯科学主义"思想的不良影响,人类滥用、误用"科学技术",造成了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危机。因此,必须使科学技术成为有人类伦理道德价值关怀的科学,以帮助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自然生态环境的好恶紧密相连,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协调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前途与命运至关重要。"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它强调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全面关怀,体现了公正的生态伦理意念,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思想。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态伦理正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实现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为本"建构生态伦理要求人类尊重自然的权利、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公正,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用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伦理所包含的内容,以及两者之间矛盾及互为条件。指出,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要素,人们保护环境尊重自然才会有持久的精神支撑,推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生态危机作为人与自然冲突的结果,给陶醉于工业文明辉煌成就中的人们敲响了警钟。生态文明的提出为人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体现了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的辩证统一。实践理性所特有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相统一的原则,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更为合理的理论视野与实践准则,而和谐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在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伦理导向作用,以此来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或冲突,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在人与自然协调关系和经济增长方式中推行循环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地保护环境,妥善处理生产领域产生的废物并加以利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最佳模式。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对推行循环经济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观是时代呼唤的产物,分析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理论的生态文明蕴意,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