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人类社会的科技发展和日常生活,将会是一种什么情景? 移居月球 人们将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探究自然奥秘来进一步提高人类主宰地球的神圣地位,进而向宇宙进发。在若干个能容纳数千人工作、生活的月球基地建成后,越来越多的地球人开始移居月球,并随着宇宙交通体系的更新,开始了对火星和金星、土星等星球的载人飞行。接下来就是从事火星基地的建设和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时间9月15日晚间,已经在太空工作20年的"卡西尼"探测器在土星大气层中坠毁,光荣结束自己的历史使命。"卡西尼"1997年10月15日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沿途造访过金星、地球、月球、木星等,并于2004年抵达环土星轨道。"卡西尼"曾22次穿越土星与土星环之间,此前从未有人类探测器从土星和土星环之间穿越。"卡西尼"收集了许多重要数据并拍下众多珍贵照片。科学家依据这些信息,已发表了约4000篇科学论文。美国宇航局还依据这些信息设计了前往木卫二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通过肉眼和天文仪器观测到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统称为“五星”,并且把它们与太阳、月球一起称为“七曜”。意思是说,它们是天上7颗光耀人间的天体。l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认识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和我们人类的故乡地球,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而月球则是地球的~颗卫星。  相似文献   

4.
睿齐 《创新科技》2006,(9):37-37
月亮,名符其实的名字,应该叫做“月球”,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其平均直径约为3476公里,表面积为3800万平方公里,比亚洲的面积还小。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公里,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上不仅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至今无环境污染。未来的月球,必将是人类的乐园、科学的基地和星际旅行的驿站,成为人类美不胜收的“天上宫阙”。然而,人们对月球的存在与归属,认识却是不一样的。据媒体报道,俄罗斯曾有五位科学家不希望月球存在,建议用核能将其摧毁。他们认为“,月球是地球的一个庞大的寄生虫,月球强大的引力使得地球以一种笨…  相似文献   

5.
虽然人们对月球基地的未来发展前景赋予了极其美好的想象,但在今天的航天工程师们看来,建设月球基地的梦想还非常遥远,主要是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比起地球来说还显得极其零散和浅薄。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成功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至今,人类从月球成功获取了382kg的月球样品和大量的科学数据,大大促进了人类对月球、地球和太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李鉴 《前沿科学》2011,5(1):17-22
根据地球、土星的平轨道根素和土星轴的指向,提出了一种计算土星盘面与地球观测者视线夹角的几何方法。计算表明土星的下一个秋分日为2025年5月22日,在2025年3月23日,地球将穿越土星盘面(土星侧对地球,盘面倾角为0°)。2017年10月16日(±1日),土星盘的倾角达到最大,数值为26.99°。15年后的2032年5月11日(±1日),土星盘的另一侧达到最大倾角,数值为-26.96°。土星轨道面相对于黄道面的倾角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不超过±0.32°。  相似文献   

7.
土星冲日     
詹想 《科学世界》2013,(4):90-91
土星,是太阳系中排名第二的大行星。肉眼看去,它就是一个与恒星差不多的亮点,而在天文望远镜中,我们可以轻松地看到土星本体的视圆面,和那贵妇帽檐般的明亮光环。土星的光环是太阳系行星的光环中最明显的,它是由无数的石块、冰晶聚集而成的。4月28日土星冲日。只有地外行星(公转轨道在地球之外的太阳系行星)才有"冲日"这个概念。当太阳、地球和地外行星的位置差不多能连成一条直线、而地球在中间时,就叫该行星"冲  相似文献   

8.
《奇闻怪事》2011,(10):28-30
何谓"月球背面"?受地球和月球之间的潮汐力影响,月球的自转变慢,以至于它总是以同一个半球面(所谓"月球正面")朝向地球,而月球的另一面,我们从地球上是看不全的(在某些条件下能看到18%),这就是所谓的"月球背面",也被称为"月球另一面"。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月球背面不能与"月球暗面"混淆。所谓月球暗面,是指在特定时间不能被太阳照亮的月球  相似文献   

9.
飞出太阳系?     
正李雄耀王世杰研究团队成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参与我国嫦娥工程和深空探测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飞出太阳系,奔向更遥远的外太空,是自1977年"旅行者1号"出发以来,人类未曾停止过的梦想。那么,太阳系到底有多大?人类如何才能走出太阳系?"1977年9月5日,"旅行者1号"发射升空,在土星及木星"小歇"之后,它静静地滑入太阳系的边缘处。此后,它沿着离开太阳系的轨迹,朝着茫茫的星际空间,一路飞奔而去,  相似文献   

10.
正唐红女,理学博士,1984年生,王世杰团队成员之一。她201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地球化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太阳系天体水和地外生命。自古以来,人类就对月球充满了各种想象,于是便有了古今中外那一个个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广寒宫"嫦娥奔月"的故事里,美丽的嫦娥与玉兔居住在"广寒宫"中,这体现了人们对月球最粗浅的认识——"广寒宫"贴切地描述出月球寂静、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为什么要去月球背面?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月球背面之旅将会为我们带来什么?2019年1月3日,中国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与月球背面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们都知道,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月球只有一面永远对着地球,即正面,另一面则称之为背  相似文献   

12.
正银河通讯社重磅新闻:据地球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太阳系著名观光景点之一、被地球人誉为"最美丽天体"的土星环,即将在不久后消失!消息一出,银河系居民坐不住了。他们纷纷行动,奔赴太阳系,有的只为最后一睹土星环的风采,有的则带齐了全套研究设备,打算搞清楚一个问题——土星环究竟要去哪儿?  相似文献   

13.
正今天,我们来谈谈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土星。土星比木星离太阳更远,与太阳的距离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近10倍。土星是八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行星,其密度比水的密度还小。假设把土星放到水里,土星会浮起来,神奇吗?土星的体积很大,仅次于"老大哥"木星的体积。除了体积大,土星与木星还有许多相似之  相似文献   

14.
<正>【美】《科学美国人》2017年10月近期,环绕月球飞行的日本航天器"月亮女神"号在月球发现了来自地球的氧气。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进程中,地球的地质活动逐渐抹除了早期地球大气层、地表及同一时间形成的陨石存留的研究线索。同时,月球一直被太阳发出的高电荷粒子气流(即太阳风)轰击,但每月都有约五天,月球会被地球磁场遮挡,来自地球的氧离子缓慢流到月球。科学家们认为,"月亮女神"号航天器发现的月球氧离子  相似文献   

15.
《奇闻怪事》2011,(11):34-35
自2004年"卡西尼号"进入土星系统后,这枚土星探测器一直在研究这颗行星以及它美丽的环和众多卫星。2010年,"卡西尼号"延长了它的观测任务,它将一直工作到2017年,这也是这枚探测器第二次延长太空任务了。"卡西尼号"不断地给科学家们带来惊喜,人们不仅对土星环,也对土星的卫星有了日益深刻的了解。科学家们意识到,原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0月,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在其官网上公布了"广寒宫"等4个新批准的我国嫦娥三号着陆区月球地名,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月球上究竟都有哪些中国地名?这些名字代表着什么样的月球表面形貌?广寒宫是在月球上的哪个位置?不同于地球上色彩斑斓的绚烂美景,月球以一种单调、沉稳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多样形貌:密密麻麻布满月球表面的环形坑、暗黑静匿的月海、弯弯曲曲的月溪、陡峭险峻的月谷……从17世纪初开始,欧洲的科学家就开始利用望远镜等观测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搭乘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升空,奔赴月球。嫦娥五号是我国首个月球采样返回任务,目标是采集至少2千克月球样品,并预计在12月17日左右将样品带回地球。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嫦娥工程将完成"绕、落、回"三部曲的第三阶段目标,也意味着人类时隔44年再次从月球带回岩石和土壤样品。  相似文献   

18.
王世林 《世界知识》2010,(20):66-66
<正>当人们欢度国庆佳节的时候,我们的又一位探月使者——"嫦娥二号"卫星正在九霄云外向月球飞奔,再次拜访这位地球的芳邻。  相似文献   

19.
<正>月球背面有什么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地降落在月球背面。带着欢快的心情,它通过"鹊桥"——中继星——将第一次拍摄的月背美照,传回地球,为人们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紧接着,午休之后的月球车玉兔二号也闪亮登场。玉兔二号为什么会午休呢?原来,在降落的前几天里,嫦娥四号迎来了月球的高温考验。为了应对高温,玉兔二号选择开启"午休"模式。很快,它们成功完成互拍并开始探测工作。此外,嫦娥四号还在月球上种起了土豆。至于味道怎么样,请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20.
《青年科学》2008,(5):7-7
为了预防核战争、小行星撞击或瘟疫流行等可能给地球带来的毁灭性灾难,欧洲宇航局的科学家们有一个终极设想——到月球上建立"月球方舟",为地球物种的DNA样本和人类文明建立"备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