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国家自创区是引领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对于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立足国家自创区创新发展实践,以郑洛新国家自创区为例,聚焦郑洛新国家自创区建设取得新突破、新成效,深入分析郑洛新国家自创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实践探索,及其在创新要素布局、产业科技资源整合、创新主体培育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效;同时着力于郑洛新国家自创区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模式创新,剖析郑洛新国家自创区在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与制约因素。最后,结合新时期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省、市关于深化自创区体制机制改革的部署,提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国家自创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成立以来,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政策进行先行先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对目前郑洛新自创区成立前后发布实施的科技政策,特别是对各项政策的关键点和着力点进行梳理汇总.通过分析郑洛新自创区成立前后的郑洛新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情况,初步评价科技政策实施后的科技创新成效.最后根据调研反馈情况,分析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学管理研究》2013,(6):13-16
针对政府配置模式缺乏市场需求导向,以及市场配置模式存在失灵等问题,从科技资源集聚的角度提出了"政府—市场"有区别联合配置模式,并从协同创新角度提出了科技资源共享式管理模式,通过实现区域科技资源共享,试图解决当前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规模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最后综合这两个模型的特点,对我国传统区域创新发展以及自主创新区域优化发展路径提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首都"四个中心"定位之一,"三城一区"(即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主战场。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高水平推进'三城一区'建设",对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都提出了新要求和新规划。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技》2012,(9):2-4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快培育技术市场,规范和促进网上技术交易,把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以下简称网上技术市场)建设成为全国集聚各类市场主体最多、技术交易规模最大、交易机制最为完善的技术市场和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打造成为集聚科技成果的"洼地"、科技成果交易的品牌"高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速的"快地",经省政府同意,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向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省政府直属各单位发布《关于进一步培育和规范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的若干意见》,在五个方面共提出23条意见。要求各市、县(市、区)政府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对专业市场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评价考核,并给予适当奖励,加快培育技术市场,规范和促进网上技术交易。  相似文献   

6.
《科学管理研究》2016,(5):89-93
基于生态系统视角,构建了科技金融创新生态系统的规划框架,以创新主体的边际贡献、创新收益等因素解释了系统的协同创新机制。从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市场与制度环境等方面提出促进科技金融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双重影响的结果,政府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是既"缺位"又"错位",导致我国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难于落到实处。国内外研究的成果与实践证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依赖各级政府。进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制度创新,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政府与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政府行为主要是纠正市场失灵,但政府在干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政府失灵,目前我国在三峡库区建设中,既要加强政府行为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应重视及时防范与纠正政府行为有可能出现的失灵。  相似文献   

9.
通过资料搜集与整理,对丹麦从事基础研究的大学、微观企业创新、政府作用三个维度对科技创新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从三螺旋模型架构出发论述"大学-企业-政府"三者间的协同创新机制,最后对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优化提出相应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今日科技》2014,(3):9
<正>2014年宁波市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工作要点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和要求,立足宁波市情,着力推进八个重点领域的科技体制改革。一、推进重大刨新大平台建设机制创新,加快建立高端刨新要素引进、集聚机制按照"创新驱动先行区、高端人才集聚区、新兴产业引领区、生态智慧新城区和全球领先、国内一流的新材料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全面启动建设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理顺新材料科技城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共享成果"的建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领域存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问题,这两大问题构成了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阻碍.技术创新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必须以克服市场失灵与克服政府失灵作为评判维度,以构筑市场与政府的相生相克机制为中心,在全面、深入分析创新领域客观存在和可能产生的各种具体的失灵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和细化政策目标,精心选择、加工和创新政策工具,并发...  相似文献   

12.
加快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骨干和引领力量。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企业团队成功经验,对加快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措施。认为地方政府应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宏观布局,并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和基金扶持;地方高校应发挥自身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强化学科、行业或领域之间的联合,释放团队管理权,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团队自身应明确建设目标,加强团队交流活动,建立持续学习、有效的人才交流和激励等机制,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光阴的脚步从不逗留,创新又怎敢停留?已经逝去的2016年,上海在国家科技部的指导下,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全面推进落实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各项重点工作。一方面是系统布局科创中心"四梁八柱",加快做实、做强、做出影响力;另一方面,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加快政府管理创新,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改革动力和制度保障。本期的封面故事里我们一如既往地盘点了2016年科技创  相似文献   

14.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从"市场失灵"的角度论述了政府干预科技创新的依据,在明确政府干预科技创新的职能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政府要在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建立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科学有为",努力构建完善、科学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工作。"科技部创发司副巡视员黄伟在"共享·融合共建成果转化高地"长三角创新合作发展论坛上如是说。紧接着,他说:"我们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是为了补足在特定发展阶段技术转移方面的短板,其中既要尊重市场的规律,又要避免干扰市场的竞争。始终坚持以‘政府主导、市场推动、改革牵引、创新机制、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纵横联动、强  相似文献   

16.
刘毅 《广东科技》2016,(13):13-14
正去年9月,国务院正式同意珠三角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自创区"),近一年,全省"1+1+7"的自创区建设格局已经形成,目前正以深圳、广州为龙头,在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7个地市的协同下,全力争取将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在国内各个自创区开足马力、奋勇探索的当前,如何亮出珠三角的改革勇气,以实际的  相似文献   

17.
科技金融是由多种参与主体构成,主要包括政府、中介机构、供给方、需求方等。欧美和日韩在科技金融的发展上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为加快辽宁省科技金融发展,应加强科技金融工作的领导协调、探索建立财政支持科技金融发展的新方式、促进与金融相结合的"创新联盟"发展、建立辽宁省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和加快完善融资评估机制与担保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从创新生态系统的角度,运用经济学供需原理,通过分析创新驱动发展供需矛盾,认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夯实创新根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构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体制,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用市场的力量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动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其中标准引领、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加强顶层设计、健全评价机制、弘扬创新文化、构建开放合作新机制,形成良好创新生态,并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当前,上海已经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五位一体"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在推动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稳步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成就,但就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应做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陈勇 《今日科技》2012,(7):8-14
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前夕,杭州市科技局更名为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这是杭州市委、市政府为体现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强化推动科技创新和区域内科技资源统筹整合职责,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三城三区"建设的重大举措。力争在统筹科技资源、聚集创新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型城市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从"局"到"委",在给予科技工作更高地位、寄予更多希望的时候,科技创新如何在支撑引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楼健人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