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广东省物联网产业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引导和培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行业应用日益深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物联网发展总体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去年12月28日,广东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物联网CEO领袖峰会在广州隆重举行,来自物联网行业的优秀企业以及大学、科研研发机构的代表200多人参加了大会,共同见证了联盟的成立,并就物联网产业发展及技术创新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作为清远首家新型研发机构,全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高性能结构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牵头单位,联合国内新材料领域的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和在新材料研究领域领先的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汇聚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促进新材料产业协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是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产业发展高度依赖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发展,技术创新活跃程度超过其他产业。本文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2008年12月31日以前所公开的专利文献对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专利申请的现状、特点、趋势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找出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路径,提高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知识产权水平。由于信息技术的外延相当广泛,本文首先从产业的角度,分析广东信息技术专利的整体概况。其次,为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研究广东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还将"信息技术"主要涉及的国际专利分类号(IPC)进行了专门的检索,制作相关专利地图,从而使得本研究更有利于对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的知识产权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的产业集群及其创造的经济价值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鲜明特色。为进一步提升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文章对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不合理、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品牌建设薄弱等制约瓶颈进行了分析,并从产业集群的核心能力培育、完善其支持体系、打造虚拟企业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建设民营科技园区,促进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是广东省推进自主创新,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举描。当前,民营科技园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利用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广东省自主创新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LED产业是广东省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大突破口之一。广东省LED产业自2008年起步以来,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实行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两头突破",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大力提升产业集聚度、技术创新率和品牌影响力,推动LED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广东省从2015年启动实施"应用型科技研发专  相似文献   

7.
一、宁波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现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基于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发展需要,由政府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产业内企业群等共同组成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  相似文献   

8.
<正>二○一四年七月三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对省产业技术创新与科技金融结合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粤府正2013)125号)等规定,结合我省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广东省产业技术创新与科技金融结合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  相似文献   

9.
正江门市新会区罗坑镇位于新会区西部,行政区域120.3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和2个社区。镇区面积7.62平方公里,全镇人口三万五千多人,其中外来人口六千多人;另外,该镇还有海外华人,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同胞四万多人,是一个典型的"侨乡"。先后荣获"广东省文明镇""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广东省化纤纺织服装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等称号。罗坑镇这几年的工业总产值约40亿,而镇辖的  相似文献   

10.
谷雨 《广东科技》2010,19(15):16-19
广东省专业镇工作经过10年的实践与探索,在支持和引导专业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能力建设、引进和培养专业镇技术创新人才、引导专业镇与专业镇企业应用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业镇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刊在深入分析2009年和2010年广东省专业镇专项科技计划时发现,专业镇建设的重心逐渐向"跨镇区的专业镇区域整合"转移,2009年的专业镇产业联盟计划、2010年的专业镇创新提升计划以及专业镇创新联盟计划均旨在推动这一转变。本刊特别邀请到《广东专业镇推进产业联盟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有关研究人员为大家解读专业镇联盟的概念、定位、特征、形成要素及运行机制,及简要介绍广东省业已建立的几个联盟,初步为大家揭开专业镇联盟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1.
服装产业是广东省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发展现代服装产业,对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我省的服装企业中,技术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制约了服装业的发展。造成服装专业人才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毕业生往往达不到现代服装业的用人要求。这一个问题,既影响了我省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服装专业的发展。如何通过改革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服装专业人才,以适应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职业学校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此谈一些认识,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技术本性视角推动广东专业镇向产业集群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国林 《广东科技》2010,19(19):34-38
<正>广东省专业镇经过10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技术、品牌、市场及服务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大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增强了全省的产业竞争优势,在全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专业镇发展不平衡,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专业镇  相似文献   

13.
在科技创新领域,技术创新理论与知识产权理论的结合,无论是在宏观的自主创新战略层面,还是在微观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层面,都正在对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广东省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从企业战略选择和政府政策建议两方面采取措施,解决现状。  相似文献   

14.
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创新是统筹国防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从需求对象和投入主体、创新风险和动力来源、主要效益和组织方式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产业技术创新的不同特点,然后基于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从资源集聚、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和运用等几个层次构建了系统分析框架,提炼出了多种可能的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创新方式,接着剖析了军民融合对带动民用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其自主品牌产品高档化、产业环节高端化、产业发展主导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2006年科技部启动技术创新引导工程以来,广东省高度重视创新型企业的建设与发展,积极组织开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契机,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主线的一系列创新工作,探索推动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新方法、新模式,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软实力和自主创新综合竞争力,取得了可喜成效。  相似文献   

16.
《广东科技》2007,(7):28-28
2002年5月,丰顺县汤坑镇(电声工业)和梅县雁洋镇(金柚产业)被省科技厅批准为梅州市首批“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 2003年8月,大埔县高陂镇(陶瓷工业)被省科技厅批准为“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  相似文献   

17.
张行 《广东科技》2013,(5):44-47
沙湾镇于2011年7月获省科技厅正式批准成为广东省珠宝首饰技术创新专业镇,是广东省专业镇建设工作开展近10年来,广州番禺区首个被省科技厅认定的专业镇。多年来,沙湾古镇拥有的与国际接轨的珠宝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对番禺周边地区、甚至珠三角的珠宝产业集群都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与辐射作用,为区域珠宝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8.
产业生态化是当前国际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更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依据产业生态学理论,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阐明了产业生态化与生化技术创新的内涵关系,对生化技术创新范畴进行了明细分类.并选取金属资源型城市铜陵市为研究范例,对其产业生态状况、资源代谢流量和产业比较优势进行了定性分析与技术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对第二产业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提出了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具体路径,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绿色转型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了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途径及实现产业绿色转型的基本形式,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园区经济和现代农业等方面,提出了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不同的空间尺度下区域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动态演化规律,以及多维邻近性因素对创新合作网络的驱动机制。以2005—2016年广东省环保产业合作专利为数据来源,得出以下结论:跨组织的创新合作网络在广东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逐步发挥重要作用。创新网络呈现等级辐射和扩展扩散相结合、由珠三角向其他城市扩展扩散的变化趋势。地理邻近、社会邻近对创新合作具有持续正向促进效应。地理邻近的影响作用随着产业发展其重要性逐渐提升。制度邻近对创新合作先产生抑制作用后转为积极影响效应。制度邻近和社会邻近呈现显著的互补关系,可替代地理邻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