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动物实验是化妆品评估的传统方法,但因种属差异,无法准确反映人体的真实结果,且因导致大量动物死亡,造成了极大的伦理压力。广东博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体外替代检测行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开发了国际上第一款中国人3D皮肤模型,建成了国际领先、国内第一的系列化3D皮肤模型产业化平台和完善的体外替代检测服务平台,广泛服务于化妆品、化学品、医疗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动物实验替代技术的发展及法规接受情况。介绍了替代动物实验的历史,阐述了在21世纪毒性测试新观念(TT21C)、有害结局通路(AOP)、整合测试等理论的指导下,组织重建和多器官人体芯片技术、干细胞技术、组学技术、非生物测试技术、高通量和高内涵技术等新技术对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促进分析了标准化的替代方法和个性化的体外方法在化学品、化妆品、药品和生物制品等健康相关产品评估中的应用。分析表明,替代技术不仅是实验动物学科的重要分支,也是一类研发和实验用的创新性工具,同时具有产业化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化学生物学综合实验,探究细胞模型对药物毒性检测的影响。实验在体外建立了单层细胞(2D)和三维细胞(3D)培养模型,通过ATP生物荧光法检测阿霉素(Doxorubicin,DOX)在HepG2 2D和3D细胞模型中的毒性。结果显示,DOX对3D细胞球的毒性远远低于2D细胞。激光共聚焦成像分析发现,细胞模型对药物的摄取存在明显的影响。该实验体现了体外细胞模型的构建、三维细胞活力检测、药物摄取及分布分析等前沿领域的相互融合。通过实验有助于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Epi Derm体外皮肤刺激性试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取Epi Derm皮肤组织,加30μL受试样品,每个样品平行操作3个,同时设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作用60 min,然后进行MTT染色、提取、570 nm测定吸光度值,计算皮肤组织细胞存活率,进而判定受试物的刺激性。同时与体内家兔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体内家兔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比较,Epi Derm体外皮肤刺激性试验方法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达到100%,且该方法测量结果客观、工作量小、避免了动物伦理问题。结论 Epi Derm体外皮肤刺激性试验方法是目前最理想的体外皮肤刺激性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化妆品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以合成化学品为原料的普通化妆品属第一代,这类化妆品的主要弊病是合成化学品容易引起皮肤过敏,产生化妆公害.第二代是在第一代化妆品的基础上,减少或去除合成原料,选用天然原料,从而解决了皮肤过敏问题.天然原料的化妆品虽然具有安全性,但不具备调节皮肤生理机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人体材料正在日益增加地用于体外实验研究 ,例如 ,对人的皮肤和肝模型有很大的兴趣 ,利用人皮肤组织已建立起器官型皮肤模型 ,并在基础性研究和检验工作中得到应用。因为药物的研发和检验在人与动物代谢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而人们开展对肝脏的研究。人血被用于筛检热原质 (这些方法正在验证阶段 ,不久将会替代家兔LAL实验 )。当把致热物质加到人血中后 ,白细胞开始产生某种细胞介素 ,通过ELISA生物测定或RNA检测方法 ,可以测定出来。不幸的是 ,人类材料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 ,也并不总是能够得到足够量的材料。建立人类组织库…  相似文献   

7.
通过探索蒲公英提取物对白色家兔的多次皮肤刺激和皮肤模型刺激性实验,评估了蒲公英提取物对皮肤的刺激性,并通过人真皮成纤维细胞评估其抗炎活性,研究了蒲公英提取物作为化妆品、皮肤外用试剂功效添加成分方面的安全性和功效性.家兔的多次皮肤刺激实验和皮肤模型实验表明了蒲公英提取物无刺激性.抗炎实验结果表明:经组胺干预后,使用蒲公英提取物的组别炎症因子IL-6和IL-8均有所降低,证明该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蒲公英提取物作为一种有效的天然成分,有较高的皮肤安全性和良好的抗炎作用,因此,可以作为具有抗炎、舒缓、修护等多种功效的有效原料成分应用于化妆品中.  相似文献   

8.
以体外试验方法替代动物体内试验进行新药及各种健康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价可以减少动物用量 ,降低实验成本 ,提高检测效能。用于确认化学物质致癌性的长期动物致癌试验因需数百只啮齿类动物终身染毒和观察而成为安全性评价实验中成本最高、耗时最长的困难试验 ,亟需研究寻找有效的体外试验替代方法。 80 %的人类肿瘤都是起源于上皮细胞的癌症 ,本研究设想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系统替代长期动物致癌试验来检测化学物质的致癌性。研究以国际癌症研究署 (IARC)确认的药物致癌原塞替派 (Thiote pa、TE)处理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Im…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化妆品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妆品中对人体皮肤有害物质的含量会影响个人的皮肤健康,常用的检测手段——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HPLC在化妆品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对该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为以后在化妆品检测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立格列美脲体外透皮吸收的HPLC分析方法,采用改良Franz双室渗透扩散装置,以累积渗透量、透皮速率常数和透皮时滞为评价指标,研究了5种透皮吸收接受液和6种实验动物皮肤对格列美脲体外经皮渗透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所建立的HPLC方法在0.1~30μg@mL-1间线性良好,高中低质量浓度样品的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最低检测质量浓度5.55 ng@mL-1,最低检测限0.28 ng;②与其它接受液-生理盐水、乙醇/生理盐水、PEG400/生理盐水和pH7.4磷酸盐缓冲液相比,乙醇/PEG400/生理盐水具有最大的透皮速率常数和最短的透皮时滞;③在大鼠、小鼠、裸鼠、豚鼠、猫和新西兰大白兔等动物皮肤中,裸鼠的透皮速率常数最大,豚鼠最小;裸鼠的透皮时滞最短,小鼠最长.另外,在猫皮作为透皮实验皮肤的特性中,发现猫皮透皮速率较小,透皮时滞却较短.提示在格列美脲的体外透皮实验中,采用乙醇PEG400/生理盐水作接受液,裸鼠皮肤作实验皮肤,可获得最大的透皮速率常数和最短的透皮时滞.  相似文献   

11.
探讨1,25双羟维生素D3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人瘢痕成纤维细胞为实验模型,将1,25双羟维生素D31nmol/L、0.1nmol/L、0.01nmol/L加入细胞培养液中进行干预并与乙醇对照组比较,用乳酸脱氢酶实验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并通过MTT实验和羟脯氨酸测定实验分别检测药物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和胶原合成的影响.0.1nmol/L、1nmol/L的1,25双羟维生素D3组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1nmol/L、0.1nmol/L、1nmol/L的1,25双羟维生素D3对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具有抑制作用(P<0.01),并呈剂量依赖关系.1,25双羟维生素D3在体外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体外构建三维(3D)细胞培养模型,探讨基于3D细胞模型的基因转染条件。实验选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体系,建立了体外3D细胞模型。并采用聚乙烯亚胺(PEI,25 k Da)介导荧光标记质粒和增强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转染,激光扫描共聚焦三维重构技术进一步分析基因在3D细胞模型中的传输及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当PEI和质粒DNA的复合比为10时,PEI介导的基因在3D细胞模型中具有良好的传输能力和一定的表达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3D细胞模型在基因转染方面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生物医药领域,通过对生物材料或活细胞进行3D打印,可构建复杂生物三维结构如个性化植入体、可再生人工骨、体外细胞三维结构体、人工器官等,因而基于生物3D打印在个性化定制及复杂结构调控制造上的独特优势,综述了生物3D打印技术的基本工艺、应用领域与研究进展.重点针对3D打印生物材料这一研究热点,全面讨论了喷墨打印和注射挤出打印两种路径,分析总结了3D打印相关生物材料并应用于体外模型、医疗器械和植入体的制造以及可降解组织支架、细胞三维结构体的构建,最后对该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郭彤 《科技咨询导报》2012,(16):204-205
海洋石油安全咨询行业自21世纪初期开始萌芽发展,目前其面临行业发展的瓶颈和困境,采用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从现有行业竞争状况、新进入者威胁、买方议价能力、供应商议价能力、替代产品的威胁五个方面分析国内海洋石油安全咨询行业现状,国内海洋石油安全咨询行业存在技术能力不足、行业要求越来越高,新竞争者冲击、新替代品等问题,运用波特"五力模型"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专业化行业发展建议,认为人才是该行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可以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化妆品的开发研究相当热门,符合消费者追求年轻、漂亮、健康的趋向,产品达数千种。化妆品原料趋向天然化,讲究功能化。 1.V_E的应用。V_E是天然抗氧化剂,在人体中能阻止不稳定生理物质退化,以D型的V_E活性强。V_E经过皮肤吸收后,能降低细胞膜中脂肪与脂蛋白质的氧化,有保湿、缓和皮肤老化作用。V_E还能阻止皮肤经太阳光中UV线照射形成的自由基伤害,减少日晒后红斑生成及皮肤增厚,减少脸部因日晒造成的细纹,延后因年龄增长产生的皱纹,增进皮肤的平滑度。人体皮肤内不存在V_E,须从化妆品中得到V_E。  相似文献   

16.
国际化供应链的上游R&D补贴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国际化供应链中上游R&D补贴模型,分析了国内最优R&D补贴对市场行为的影响.当国内消费者购买最终产品时,增加国外下游企业数量、改善上游企业技术效率、扩大国内对最终产品的消费比例,都会导致国内政府提高R&D补贴率和补贴总量.如果国内政府提高上游R&D补贴率,那么国内上游企业的R&D水平、行业产量、利润以及国外下游企业利润都会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光毒性的概念以及目前国内用于评价化妆品皮肤光毒性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薏苡仁纯提物化妆品进行了毒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化妆品含菌量及LD50符合标准;对眼睛、完整皮肤、损伤皮肤均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一家化妆品公司最新研制成的皮肤化妆品,不受汗、泪、皮脂等人体分泌物的影响,提高了对皮肤的致密性和润滑性,改善了皮肤的保健卫生。新颖配方主要含三聚氰酸三聚氰胺能改善化妆品的溃散。现将采用三聚氰酸三聚氰胺水溶液配制成的化妆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斑马鱼模型在药物筛选、药理和毒理等研究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等文件的实施,化妆品功效宣称进入强监管时代,对功效评价模型和方法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斑马鱼皮肤结构与人类高度相似,胚胎透明,易观察,且斑马鱼功效评价实验具有样品用量少、周期短、高通量的优势,目前已成为化妆品功效评价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了近十年斑马鱼用于化妆品功效评价的相关文献,综述了斑马鱼在化妆品功效评价中的应用进展,并分析了其发展动态和趋势,为促进斑马鱼模型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