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水稻旱育秧与常规湿润育秧的秧田期生长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昌育秧秧苗素质好,主要表现在根系生长快,地下部分增生高于地上部分。地上部分矮健苗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的生长均慢于常规湿润秧。  相似文献   

2.
湿润育秧、旱育秧、塑料软盘育秧施用壮秧剂能提高秧苗素质,有效地防治秧苗立枯病的发生,水稻平均增产8.5%,其最佳施用量分别为每盘60g、70g、10g。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霞卉 《科技资讯》2012,(2):107-107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在水稻栽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能促使秧苗均匀整齐、茎部粗壮、苗高适宜、叶挺色绿、根系发达,有着高产稳产、省工节本提效、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等优点。因此,本文通过对水稻机插育秧技术优点的分析,从而探讨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应用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4.
朱穆君  陈位纪 《宜宾科技》1995,(3):13-14,28
水稻旱育秧苗床白天升温快,坭表最高温度明显高于稻田湿润育秧;夜间散热较快,最低温度低于湿润育秧。平均温度偏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增加干物质积累。育成秧苗抗寒力、发根力和分蘖力都明显优于稻田育秧。是旱育秧能适时早栽和具有早熟、避灾、增产综合效益的重要机理。但随着移栽叶龄的增长,本田生态环境的改变,水稻旱育秧的生理优势和生产应用效益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5.
毛生华 《遵义科技》2004,32(2):49-50
水稻早育浅植技术,是一套严格而又规范的水稻栽培技术,要求在秧田期不建立水层,只保持秧地土壤湿润,秧地接近旱田条件下进行育秧,实行秧苗带土浅栽,合理密植。其优点有:土壤氧气充足,有利于萌芽种子进行旺盛的有氧呼吸,促进种子贮藏物质的转化,提高秧苗素质,旱秧移栽后无明显返青期,发根力强,分蘖发生快;旱秧细胞组织致密,植株挺韧,较耐低温和干旱,抗逆性强;早育秧能提早播种,安全育秧,又能提早成熟,有利于抗低温增产。大量生产实践表明,推广应用水稻旱育浅植技术是实现水稻持续增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培育适龄多蘖壮秧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和基础。通过总结分析目前水稻育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布局品种,浸种前晒种,适时早播,注意催芽温度和水分,合理播种和秧苗寄插,加强秧田管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稻采用隔寒增温超早育秧栽培技术秧苗素质好,植株秧苗基部粗扁,叶身清秀,挺直不披,植株充实度高,生长整齐,能争抢有效积温150~200℃左右,使水稻生育期达到140天,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近10天.  相似文献   

8.
布谷声声,秧苗青青,又到了水稻插秧季节。但是,巢湖市西峰乡苏垅村很多农户却没有秧苗,他们为什么不育秧呢?原来,这些农户已与乡育秧公司签订了供秧合同。他们说,乡育秧公司育的秧,种好、苗壮,适宜抛植,增产增收,又省工、省时、省钱、省心,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该乡己有800多户与乡育秧公司签订了供秧合同。 西峰乡的商品化育秧是怎样搞起来的呢? 西峰乡是巢湖市科委命名的“科技示范先导乡”。今年3月份市富民工作队下乡进村,巢湖市科委和农业局的科技  相似文献   

9.
赵维金 《遵义科技》1998,26(2):12-16
本文通过对水稻旱育大苗与两段育秧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它们对水稻产量,效益的影响,得出结论为:改旱育小苗移栽为大苗移栽,采取适当扩大育秧面积,严格消毒调酸,培肥及挖水等措施,培育出的秧苗墩实矮壮,秧龄弹性大,叶龄可延至65天秧苗不老,且秧苗素质好、抗性强、早发、分蘖2多、成穗率高、穗大粒多、比两段秧增产14.67%。  相似文献   

10.
烯效唑对杂交水稻的生理作用及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杂交水稻两段育秧的不同时期用不同度烯效唑喷施叶片,通过考查秧苗素质和测定生理指标及产量,表明在第一段秧田的1叶1心期和寄秧15d后两次用100mg/L烯效唑自理可培育出多蘖壮秧,秧苗移栽本田后生理代谢增强,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后期灌浆速率增大,有效穗增加,杂交水稻育秧施用烯效唑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多效唑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试验,探索和总结多效唑在水稻育秧时浸种芽,播种时喷施和秧苗期使用的浓度和方法.分析了多效唑在培育水稻多蘖壮秧.促进增产的效果.提出了水稻使用多效唑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旱育保姆稻种包衣剂,应用在水稻育秧中具有省工和提高秧苗素质的效果。2005年郧西县进行多点示范,达到了 15.9%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在旱地育种水稻秧苗时,需要进行床土消毒、调酸、施肥、防病等复杂的技术程序和操作过程,如果任何一步做不好或者出现微小的差错,都会使得育出的水稻苗较弱。水稻育苗壮殃剂是近些年研制出的一种新型药肥混合制剂,对水稻的育苗起到积极的作用。该研究简单介绍了水稻育苗壮殃剂的概念,阐述了基本特征和作用机理,同时详细的介绍了水稻育苗壮殃剂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岚 《汉中科技》2007,(5):42-42
水稻地池育秧是指农户在房前屋后的院场上,采用薄膜弓棚培育小苗秧的育秧方式,它综合了薄膜育秧,温室育秧,旱育秧的部分优点,该技术操作简单,管理方便,且秧苗素质高,与露地秧比,分蘖多0.2个/株,百株鲜重50克,百株干重坫克,且白根多,抗寒性好,成活率高,目前在汉中应用面积较大。其主要操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水稻育秧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稻育秧管理的技术,主要是:选准良种,适时早播,药剂浸种,控制催芽温度和水分,做好秧苗寄插,抓好秧田管理,培育多蘖壮秧,防治好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16.
烯效唑在杂交水稻育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杂交水稻的湿润育秧、两段育秧和温室育秧中喷施烯效唑,能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促根、增蘖、降低苗高,使后期有效穗增加,产量提高13.6%~19.6%.最佳施用方法为:采用100mg/L浓度烯效唑,湿润育秧在1叶1心期喷施1次,两段育秧、温室育秧在1叶1心期和寄秧期各喷施1次.旱育秧秧苗不宜施用烯效唑.  相似文献   

17.
陈洪宇 《遵义科技》2007,35(5):23-25
近年来,随着新品种的更新,各种育苗方式从两段育秧到早育稀植高产栽培法,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已有了一个飞跃,但是栽培优质稻的产量上只停留在550公斤左右的水平上。为了打破“优质水稻不高产,高产水稻不优质”的传统,探索优质水稻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旱育秧技术是一套严格而规范的水稻栽培技术,要求在秧田不建立水层,只保持秧地土壤湿润,秧地接进旱田条件下进行育秧,实行秧苗带土浅栽,合理密植。在我镇缺水地方推广该技术是保证水稻丰收的基础。自2004年来。我镇在旱育秧上配套使用旱育保姆,效果非常显著,加速了旱育秧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技》2010,(9):20-20
该镇把发展粮食生产与培育区域优势产业有机结合,通过科技育种、超级稻示范推广、农民科技培训等措施,促进稳粮增收。推进重点基地建设,全面运作钢化大棚软盘育秧中心,已出棚优质水稻秧苗1600亩;建立100亩生态水稻实验基地,采用无公害物理诱杀技术,开发绿色无污染优质大米。  相似文献   

20.
覃征  邓楚洪  谭立斌 《科技信息》2009,(27):I0372-I0372
水稻抛秧要求秧苗素质高。秧苗必须具备苗壮,根系多,落泥好。抛秧易操作,省工省力,投资少。达到分裂多,抽穗早,产量高,效益好为目的。因此.湖北省利川市农业局退休职工杨再松老先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在水稻旱育塑盘抛秧基础上,创造发明了一项高寒山区水稻抛秧的新型育秧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操作规范、流程化,苗床小,用种量少,出苗整齐,苗期立枯病轻或无,带土均衡,易抛秧,立苗稳。近年来利川已累计推广万余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