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一种新概念平行光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一种基于波前径向斜率测量原理的适用于测量大口径成像光学系统像差的自基准新方法.用该方法毋需任何人工或天然的无限远目标或标准大平面反射镜提供测量基准.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技术可行性强,波像差测量灵敏度与干涉法相当,而对工作环境和光源无苛刻要求,可用于特大口径光学系统,如航天遥感相机、天文望远镜和大口径抛物面镜等大型光学系统的像质检测,也可用于主动光学系统的波前传感.  相似文献   

2.
基于线阵CCD红外焦距仪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一种红外焦距测量仪,用相应波长的红外光照明,采用玻罗板狭缝代替细丝,将线阵CCD探测器置于被透镜的像面上接收信号,实现了红外光学系统透镜焦距的测量。  相似文献   

3.
徐裂 《今日科技》2006,(4):24-24
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光学系统和非球面光学塑料透镜的研究开发,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研究领域为成像光学系统(如各类投影镜头、数码相机镜头、监控摄像镜头)和光通讯光学系统(如激光大气通讯光学系统、准直透镜、传感透镜、扫描镜头等),特别在光学塑料透镜的研发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该所已建立大批量生产光学塑料透镜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年产各类光学塑料透镜2000余万片。  相似文献   

4.
鱼眼镜头是一种焦距极短但视角很大的镜头.紧凑型鱼眼镜头光学系统的工作波段在可见光范围内,全视场为172°,能很好地解决广角镜头的轴外像差和边缘像面照度问题.设计的鱼眼镜头光学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像质量好的特点.系统总长80.9 mm,后工作距离为18.8 mm.所选像元尺寸为12μm×12μm,像素数为1 280×1 024时,CCD对应的空间分辨力为27.2 lp/mm,边缘视场的MTF值最小,优于0.60.设计结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高斯光波和平面光波聚焦特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衍射理论出发研究了平面光波和高斯光波通过光学系统孔径的聚焦特征,对其轴上点强度分布和焦面强度分布进行了定量比较,最后,用斯特列尔比对像差光学系统的聚焦特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变倍周视瞄准镜是具有两个或多个可调节光路的光学系统.其设计的难点在于多光路共同部分镜头的像差校正.本文说明了如何使用ZEMAX这一功能,并举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最后给出了最优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平面对称光学系统三阶像差理论, 研究平行平面板在大视场角入射情形下的像差解析分析方法. 首先, 研究多个平行折射平面的三阶像差计算方法, 推导出相应的孔径光线传递方程及像差系数表达式; 其次, 在此基础上, 推导出单个平行平面板的波像差和像差计算表达式; 最后, 分别用像差计算表达式和光学设计软件Zemax对含平行平面板构成的大视场角光学系统实例进行像差计算. 结果表明, 用像差表达式计算的结果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假相是由折射球面Σ1反射球面Σ2,折射球面Σ1构成的光学系统所成,实验中转动平面镜可以将二者分开。  相似文献   

9.
基于战场环境要求红外光学系统不仅可以兼顾大视场搜索,还能够满足小视场瞄准跟踪的需求,针对160×128元非制冷焦平面阵列探测器,设计了8~12μm波段折射式长波红外连续变焦系统。该系统变焦过程中相对孔径不变,F数为3,变倍比为15∶1,在20~300 mm范围内可连续变焦。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设计结果进行像质评价,结果表明,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接近衍射极限,成像质量优良,满足光学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光学系统和非球面光学塑料透镜的研究开发,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研究领域为成像光学系统(如各类投影镜头、数码相机镜头、监控摄像镜头)和光通讯光学系统(如激光大气通讯光学系统、准直透镜、传感透镜、扫描镜头等),特别在光学塑料透镜的研发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该所已建立大批量生产光学塑料透镜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年产各类光学塑料透镜2000余万片。随着半导体照明工程的快速发展,光学塑料透镜找到了又一新的应用领域。经过半年多来对LED芯片制造厂、封装厂和灯具厂的调研以及初步研发、试…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光线反向时的处理方法对一共轴球面光学系统进行了计算,并进一步对必须使用该方法的范围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根据等效光学系统理论,讨论带平面镜的折反系统的光心及其性质。  相似文献   

13.
旋转二次曲面光学系统的光焦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光角和光焦度的定义,导出旋转二次曲面光学系统的光焦度公式,并由此推出焦距、主距等公式。  相似文献   

14.
HDCZ-1型跳远测距仪是根据几何光学原理研制的一种用于跳远、三级跳远测量距离的仪器.它由镜头、屏幕、观察窗、调节系统等部分构成,无需人工设置光源、电源在固定点观察成绩。仪器的测量精度及设置安装均符合国际田联规则规定.  相似文献   

15.
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光学镜头进行描述。采用VC++语言建立特征类系统,构造光学系统零部件的数据结构。这种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可移植性强,重用化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偏振像差是影响光学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对偏振有严格要求的光学系统来说更是如此。要想提高光学系统的性能。必须控制光学系统的偏振像差。本文主要是为了研究p偏振光经过别汉棱镜成像时的偏振像差,分析了基于p偏振光下别汉棱镜产生偏振像差的原因,并设计了观察此状况下偏振像差现象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与理论相结合,推导了线偏振光经过别汉棱镜以后的成像现象最终得到别汉棱镜偏振像差形成规律。  相似文献   

17.
透镜的会聚与发散是几何光学的基本问题,如何判断透镜的会聚与发散是一个非成熟的问题,很多教材和文献都有明确的阐述,可根据光学系统的光焦度或象方主焦距的正负来确定透镜的会聚与发散。物理通报杂志刊发朱伯荣同志的"凸透镜和四透镜及其会聚与发散性"[1]一文(简称朱文)中提出一种判断厚透镜会聚与发散的"最佳判据",并指出,如果将厚透镜反过来使用,其会聚与发散性有可能改变。本文根据光学系统的系统理论,具体讨论说明厚透镜反置使用不会改变其会聚与发散性,并指出其错误的根源。1"最佳判据"的内容朱文认为用象方主焦距的正、负…  相似文献   

18.
导出了利用薄透镜球面反射像测定薄透镜焦距或折射率的计算公式 ,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封面故事     
《科学世界》2006,(9):8-8
一种新型智能液体微型镜头 人类的眼睛尽管很简洁,但能够通过调整透镜的形状很轻松地聚焦在不同的距离。而传统的人造光学系统则通过改变透镜的位置实现聚焦。现在,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智能液体微型镜头,它与目前的大多数镜头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再使用复杂的机械系统,而且能自对焦。这种镜头的关键部件是一种能对刺激产生响应的水系统中,充当一个液滴的容器。该水溶胶同时探测刺激和促使液滴形状发生变化,从而也使焦距发生变化。刺激包括生物和化学试剂以及物理参数。在这种微米尺度上,固定的液一液界面被用来获得稳定的装置,从而实现10秒到几十秒的响应时间。这样的镜头可以具有几乎任意长度的焦距,并且可以方便地集成进阵列中。本期封面所示为一种智能液体微型镜头,在其中,一种水溶胶(图中带斑纹的环)根据一个局部刺激调控镜头形状。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对非常规光学镜头进行分组计算、像差匹配的设计方法.作为特例,给出了在远离常规镜头位置设置扩印镜头的设计步骤及相应的像差曲线和传递函数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