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天津双港垃圾焚烧发电厂1#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机轴振较大问题,对系统概况进行了描述,简单介绍了轴系及振动情况,并进行了轴瓦振动测量及分析。  相似文献   

2.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转振动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固有频率的现场测试 ,着重分析了激振方法和有关测试技术要点。试验结果表明 ,稳态不对称短路变频激振法不仅能够测得轴系低阶固有频率 ,而且能够测得一些高阶频率  相似文献   

3.
史慧  苏瑞杰 《科技信息》2010,(17):J0212-J0213
本文将带有附加集中惯量的多段集中质量数学模型与传递矩阵法相结合应用于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的固有特性计算中。通过对国产300MW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扭振固有特性的实际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方法既简单又具有较高精度。适合于多跨大型轴系的扭振固有频率和振型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现场整体动平衡特点及平衡方法的分析,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提出了以轴系现场动平衡一次开车成功为目标的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汽轮发电机组叶片振动对轴系扭转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使用传递矩阵法进行轴系扭振特性计划以及使用振型叠加法进行扭振响应计算过程中,提出了叶片切向切振动的影响计算方法,并针对某电厂300MW机组轴系进行了这种影响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现场整体动平衡特点及平衡方法的分析,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提出了以轴系现场动平衡一次开车成功为目标的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11号机组为例,通过对机组运行中振动试验数据以及机组升降速过程、异常振动前后振动及相关参数等的全面分析,确定机组振动故障的特征为自激振动,探讨了消除自激振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1000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N+1支撑轴系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对该种轴系的动力学特性及不平衡振动故障进行了仿真分析,归纳了该轴系轴向不同位置不平衡激起的轴系振动响应特性及转子间的相互影响规律,为该类机组的故障诊断及现场动平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汽轮发电机组机电耦合过程数值求解的特殊要求,用连续质量法建立了相应的轴系扭振模型及叶片切向振动模型,并编程序对实际机组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0.
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测量标准和规范,振动故障诊断的思路和方法以及目前较科学的机组振动分类,并通过实例说明,处理机组振动不能仅依据振动现象而直接套用消振经验,而应根据振动性质、支承刚度、激振力等来获得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大型直线振动筛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大型振动筛的振动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力学模型、运动微分方程,即可知振动质量、弹簧刚度、偏心质量与振幅之间的关系,并且分析了由不平衡激振力引起的异常运动,为振动筛的设计与制造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2.
机床主轴动压滑动轴承动态性能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机床主轴动压滑动轴承的结构原理和动态工作状况进行了分析 ,用泰勒展开导出动压滑动轴承动态特性参数 ,对两支承对称主轴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3.
带阻尼器的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快速伽辽金方法结合弗洛凯理论和数值积分方法 ,对挤压油膜阻尼器 滑动轴承 刚性Jeffcott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和分叉行为进行了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系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并出现倍周期和霍普夫分叉现象 ,为有效地控制转子的稳定运行状态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可变阻抗滑动轴承的工作原理、理论模型及其油膜动力学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由可变阻抗滑动轴承支承的转子不平衡响应,结果表明这种轴承有可在机器运行条件下有效地改变系统临界速度和不平衡响应幅值等动力学特性,从而达到控制机器动力学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蓄热式燃烧系统具有大幅度节省燃料和减少NOx排放的双重优势,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燃烧系统之一。本文提出蓄热式燃烧系统的蓄热体和燃烧室等关键部件的动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并提出通道分离和预估-修正的迭代求解方法。对蓄热式钢包烘烤系统的动态运行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换向阀换向时间和蓄热体长度对系统动态运行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燃气轮机组合式转子轮盘间存在的非线性刚度对转子动力学特性产生的特殊影响,对比研究了关于拉杆转子三次方和双线性两种非线性刚度模型的动力学特性:首先,基于双圆盘拉杆转子模型,通过三维有限元法计算得到其弯曲刚度随转角的变化规律;然后,采用三次方模型拟合非线性刚度,建立拉杆转子无量纲控制方程,并基于谐波平衡法和Broyden迭代优化算法计算稳态响应,进而分析系统参数对非线性响应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双线性刚度模型对比研究拉杆转子非线性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能模拟转子升降速过程中的幅值突变效应,但两种模型发生振幅突跳现象的原因不同,且在响应不稳定区域附近的动力学特性不同;三次方刚度模型对这种非线性现象的描述更加准确,其数值模拟结果具有更加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为避免突跳现象对转子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调整非线性系统的特定参数能够改变幅频响应曲线中不稳定区域的位置,进而有效避免转子系统工作在不稳定的频率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拖拉机液压悬挂机组阻力调节系统,由于机构环节较多,内部信号传递复杂,应用数学分析方法研究十分繁琐。为此,我们采用实验方法求取拖拉机悬挂系统阻力调节的动态性能,并设计了室内仿真试验装置,经过测试,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机械二阶系统动态特性计算机辅助测试实验装置。设计了实验装置的支架,采用USB2008数据采集卡,FXB—V系列直流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由计算机采集、显示并储存弹簧质量系统自由振动的波形,自动计算出该二阶系统的动态特性:固有频率与阻尼比。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冲击式采煤机及其液压冲击系统,利用功率键合图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根据采煤机具体参数了仿真,得到了刀架运动规律及油液压力变化规律,结果基本符合实际,可作为设计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液压启闭机在工作时常出现低速爬行,以及加载或卸载时运动部件产生“后坐”或“前冲”的现象,在分析液压启闭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运用经典控制理论,建立了某液压启闭机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据此分析了该液压启闭系统的稳定性、抗干扰性和调速性,并获得了影响该系统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