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验证实了E.coliB和E.colik12 gal^+的细胞壁可直接激活补本,去壁扣的细菌球形体或原生质体加入补体后可裂解,说明在不依赖特异抗体激活补体经典途径中,补体的激活部位是细胞壁,作用靶子似乎是细胞膜。  相似文献   

2.
已被公认的两条补体激活途径,即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外,还存在着一条不依赖抗有--抗体复合物而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用E.coliB,E.coliK12gat^+的细胞壁加入到补体参与的溶血实验中有明显的溶血抑制作用,从而说明大肠菌的细胞壁对不依赖抗全而激活补体经典途径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功能纤维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防垢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功能纤维以及处理装置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防垢作用.实验以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功能纤维对循环水系统中的垢(包括水垢、污垢)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功能纤维对水中钙、镁离子的吸附作用和增溶作用防止了水垢的生长.其对有机物、微生物的吸附作用以及处理装置对水中尘埃的过滤作用则对污垢的生长具有较好的防止效果.  相似文献   

4.
哈密顿不依赖时间的系统的AA几何位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哈密顿不依赖于时间的系统的非绝热几何位相,结果证明:对于这样的系统,除了定态是几何位相为零的循环态之外,循环态条件仅在如下情况满足:①两能级系统或只有两个本征态的几率幅不为0;②系统的激发能是可公度的.如果循环态存在,系统的非绝热几何位相与初态|ψ(0)>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苏式-7,14-二羟基-3,9,13-三甲基-6-异丙烯基-(2E,8E,12E)-十四碳三烯苯硫醚(8)的2条合成路线,路线1以溴化物(3)和牛儿醛为原料,经缩合,基团保护、氧化和去保护基四步反应合成(8),总产率24%,路线2则经氧化和缩合两步反应得到(8),总产率48%。  相似文献   

6.
唐诗经典的基本属性是典范性和不确定性:典范性表现为能够代表某种范式的成熟,为后世创作提供借鉴;不确定性是由于审美思潮与价值标准会随着时代和个人而不断变化,并直接影响经典的建构。唐诗经典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特殊的发现人,通过发现人而被广大读者所接受的。发现人对唐诗经典的标举是通过诗选、诗话、笔记和其他一些论诗杂著而实现的,其中诗选所建构的经典体系最为系统。  相似文献   

7.
杜仲氨基酸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杜仲离体培养愈伤组织、树叶、树皮中氨基酸含量进行了系统研究,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其总含量为41.49~208.22mg/g,其中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8.
对It■型随机大系统dx(t)=b(t,x(t))dt+σ(t,x(t))dω(t)用比较法和分解-集结法得到指数(P)稳定、a.s.指数P稳定的判据。  相似文献   

9.
小鼠卵孤雌激活及激活过程中细胞内游离Ca^2+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鼠MⅡ期卵母细胞经8%乙醇或电刺激后在体外可孤雌发育至囊胚。利用Ca2+荧光探针fura-2测定人工激活小鼠卵过程中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乙醇和电刺激激活卵时均诱导胞质游离Ca2+浓度较大幅度升高;而未被激活的卵胞质Ca2+浓度维持稳定。表明胞质游离Ca2+浓度升高可能是卵激活的启动信号。在无Ca2+或用EGTA螯合细胞外Ca2+的条件下电刺激不能诱导卵内游离Ca2+升高,而乙醇却仍可引起卵内游离Ca2+较小幅度升高。这表明,电刺激必导的卵内游离Ca2+升高主要来源于细胞外Ca2+内流。乙醇则可诱发细胞内钙库Ca2+释放。  相似文献   

10.
基于T-S模糊模型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研究一类带有状态不确定项的模糊系统的指数稳定性和被估计的系统收敛率,并基于模糊模型和模糊控制器,设计一种模糊状态观测器,应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LMI)得出控制器增益和观测器增益,并通过实例验证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构建模块,使大肠杆菌遗传背景发生改变,生产红豆杉次生代谢产物紫杉醇前体物质——4(5),11(12)紫杉二烯(Taxadiene)。首先,用基因工程操作手段构建MEP2(2-C-Methyl-D-Erythritol-4-Phosphate,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途径)模块,这个模块包括4个基因:ispC、ispE、ispH和ispG,4个基因的表达产物属于大肠杆菌固有途径中的几个酶蛋白;模块构建好后,通过电穿孔的方式把MEP2转化到已含有上游MEP1模块和下游TG模块的大肠杆菌中,改变大肠杆菌固有的遗传信息。再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所转入基因的表达,最后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检测表达情况。成功构建MEP2模块;通过与MEP1模块和TG模块的组合实验,MEP2模块能加强菌株表达紫杉二烯。结果表明,微生物大肠杆菌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手段来生产植物天然药物紫杉醇前体物质4(5),11(12)紫杉二烯以及其他中间体。  相似文献   

12.
改造大肠杆菌L–组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以提高L–组氨酸的产量.用NTG诱变大肠杆菌M-17(SGr),依次赋予其2–噻唑丙氨酸(2-TA)和组氨酸氧肟酸盐(HisHx)遗传标记,再以突变株M-18(SGr+2-TAr+HisHxr)基因组为模板,扩增组氨酸操纵子基因,构建出重组质粒pUC118-his-operon,将重组质粒导入突变株M-18(SGr+2-TAr+HisHxr)得到工程菌E.coli M-19(SGr+2-TAr+HisHxr/pUC118-his-operon).根据zwf和prs基因序列分别合成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与载体pSTV28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STV28-zwf、pSTV28-prs和pSTV28-zwf-prs,将重组质粒分别转化至工程菌E.coli M-19,摇瓶发酵测定重组工程菌L–组氨酸的产量.摇瓶发酵结果显示,L–组氨酸产量与对照株相比,工程菌E.coli M-19提高了4.5倍,双质粒系统重组工程菌E.coli MZH-19、E.coli MPH-19和E.coli MZPH-19分别提高了5.14、5.78、8.43倍.  相似文献   

13.
古汉语处所词语作补语并不一定要通过介词的引导。在判断动词之后的处所词语是否为补语时,不能仅仅从介词的角度考虑,关键是要根据动词本身的语义特点和该处所词语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和作用来确定。  相似文献   

14.
用手机对生长状态下的大肠杆菌进行不同辐射时间的处理.采用涂布平板法观察菌落数,辐射时间在60 min时,实验组菌落数多于对照组,辐射时间在80~140 min时间内,实验组菌落数都明显少于对照组;通过亚甲蓝法测定菌体活性,辐射时间为60 min的实验组,菌体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都极显著.表明手机辐射对大肠杆菌的分裂、生长与代谢在一定的强度范围内可产生显著的影响,低剂量时可能对菌体分裂与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剂量超过一定强度后,对菌体分裂与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甚至导致菌体死亡.  相似文献   

15.
将精制大肠杆菌内毒素(E.COliEndotoxin)加入含血清细胞培养液(MEM)中,配制成浓度分别为50、100、200、500EU/mL的细胞培养液 用此培养液对Vero细胞进行培养,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平均倍增时间、最大增殖浓度及台盼蓝拒染率等指标,研究大肠杆菌内毒素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培养的影响 结果显示,内毒素含量为50EU/mL时,Vero细胞仍能正常生长 当内毒素含量逐渐升高,培养时间逐渐延长时,细胞的增殖速度及活率明显下降 这表明,内毒素对Vero细胞的生长及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该作用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大肠杆菌中激活外排泵和减少摄入量这两个重要的耐药机制和克服它们的新策略,主要包括近年来在理解外排泵系统的物理结构、功能和调控子中的进步和有利于开发以外排泵为靶位的药物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表达人源BPGM(bisphosphoglycerate mutase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E.C.2.7.5.4.)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内,并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摸索,通过向培养基内加入葡萄糖使大肠杆菌大量发酵生产2,3-BPG(2,3-bisphosphoglycerate,2,3-二磷酸甘油酸).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 g/L,诱导时间为4 h,大肠杆菌工程菌表达的2,3-BPG含量最高.如果诱导后加入终质量分数为0.5%的Tween 80可以有效促进2,3-BPG分泌到培养基中.诱导后4 h添加新培养基,补加葡萄糖可以使2,3-BPG的产量提高1倍,达到7.5 mmol/L.  相似文献   

18.
灭活大肠杆菌吸附铅离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反应条件对灭活大肠杆菌吸附铅离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起始浓度ρ(Pb^2 )为10~100mg/L范围内,吸附量为1.832~21.248mg/g(干生物体),反应在10分钟内达到吸附平衡,最佳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和6,离子浓度与吸附量之间的关系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K值为2.3281,n值为1.7668。  相似文献   

19.
大肠杆菌基因编码区碱基分布非均匀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肠杆菌 1292 个基因编码区.1)统计出了氨基酸丰度分布,与一般生物氨基酸丰度比较发现,构成大肠杆菌蛋白质的氨基酸中疏水氨基酸相对较多,小氨基酸相对较少,二硫键相对较少;2)发现编码区碱基分布的非均匀性与氨基酸丰度的分布和同义密码子的非均匀使用紧密相关;3)分析了编码开始区域、编码终止区域碱基分布和氨基酸丰度分布的差别,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