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优化生物滴滤塔的性能,以提高其对SO2废气的处理效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气体流量、SO2浓度、温度及pH值作为考察因素,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其脱硫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况条件下探讨不同入口浓度、不同填料层高度及喷淋量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SO2去除率影响大小次序为SO2浓度>温度>气体流量>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气体流量0.9m3/h,SO2浓度1 000mg/m3,pH值2.3~2.4,温度28℃.脱硫率随填料层高度增加而增大, 30L/h喷淋量的脱硫效果较优于24L/h,并且生物滴滤法比较适合于低浓度脱硫.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人工复配功能菌的生物强化法提高生物膜填料塔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性能,对入口气体SO_2和NO_x的浓度、气体流量、循环液流量等因素对功能菌复配前后生物膜填料塔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效率影响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入口气体SO_2和NO_x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500~3 000 mg/m3和1 400~1 600 mg/m3,气体流量为0.2 m3/h,循环液流量为9.0 L/h的最优条件下,功能菌复配后生物塔的脱氮率达到62.03%,比复配前(44.81%)提高了17.22个百分点,而生物塔的脱硫率在复配前后均为100%.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为缺氧变速酶促生物滤池工艺生产性试验,示范工程位于重庆某污水处理厂内,规模为2×104m3/d,共计20格滤池,单池设计工艺参数如下:水力停留时间4 h,尺寸7.0 m×7.0 m×5.0 m,填料层厚度2.0 m,冲洗强度10 L/m2.s.试验表明滤池进水COD 264 m g/L,出水182 m g/L,COD平均去除率为31.1%,填料层HRT为2.0 h是较优的填料层HRT,填料层容积负荷N v为1.9~2.4(kgCOD/(m3.d))时,COD去除率稳定在30%~40%之间.  相似文献   

4.
新型生物沸石填料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生物沸石填料为生物沸石和悬浮球填料有机组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悬浮球填料,与悬浮球填料相比该填料比表面积增加约2~4倍,约为711~1.185.m-1,表面粗糙;在污水深度处理中,易于挂膜,且生物相高级、丰富、不易脱落;孔隙率为90%,不易堵塞.该新型填料长有的生物膜致密,沸石内部的孔穴中长有较多的原生物,有利于氨氮的转化.实验表明:填有该新型填料的曝气生物流化床在稳定状态处理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时,出水CODCr质量浓度为10~36.mg·L-1,去除率为48%~81%;出水NH 4-N质量浓度可以保持不大于2.mg·L-1,去除率不小于89%.出水水质能满足再生水用于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5.
等离子体氧化NO耦合湿式氨法同时脱硫脱硝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燃煤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工艺中的脱硝效率,将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应用到湿式氨法脱硫工艺中,建立了等离子体氧化NO耦合湿式氨法的脱硫脱硝试验装置.考察了液气比、氨水浓度、烟气流量、烟气温度、NO初始浓度、SO2初始浓度等工艺参数对同时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液气比、增加氨水浓度、减少烟气流量、降低烟气温度、减小NO和SO2初始浓度都可以提高脱硝效率,而试验范围内工艺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当液气比为10 L/m3、氨水浓度为4 mol/L、烟气流量为10 m3/h、烟气温度为85℃、NO初始浓度为3.5×10-4、SO2初始浓度为1.0×10-3时,该试验装置的脱硫效率和脱硝效率分别为99.6%和69.4%.  相似文献   

6.
水基药用磁纳米粒子的制备条件对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制与水溶性高分子骨架材料、药物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磁靶向缓释药物载体材料———水基磁流体。选择聚乙二醇 (PEG - 40 0 0 )作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 ,采用化学共沉淀 -超声分散法 ,通过对磁流体的磁性和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因素如浓度、pH、温度、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等的研究 ,并结合STM、IR、Gouy磁天平和分光光度法等测试手段对制得的磁流体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水基磁流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为 :在恒温 5 0℃和 2 5 0 0~ 30 0 0r min搅拌下 ,加入 10 %的PEG - 40 0 0 ,控制反应物浓度为 0 .2 4mol·dm-3 ,用NH3 ·H2 O调溶液pH为 10~ 11,反应 2 0~ 30min ,可得到粒径为 (80± 10 )nm ,饱和磁化强度为 36 .2×10 3 A m ,稳定性高、磁响应强的水基药用磁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pH、Fe3+浓度、SO2浓度和温度对液相生化法烟气脱硫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Fe3+浓度是整个脱硫过程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Fe3+浓度为0—0.01mol/L时,脱硫效率随Fe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继续增加Fe3+浓度,脱硫效率没有明显变化;pH在1.5—3.5范围内,脱硫效率随H+浓度的升高而降低;SO2浓度在1145—2232mg/m3范围内,脱硫效率随SO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温度在20℃—35℃范围内,脱硫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同时,在推理液相生化法烟气脱硫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Fe3+浓度变化的动力学方程,用动力学方程计算的Fe3+浓度很好地和试验值吻合.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制的湿法脱硫装置,以氧化镁-海水为脱硫剂,用于中远集运"冰河"号集装箱船的船舶废气脱硫试验研究.分别采用单纯海水法和镁基-海水法(M&S法),对比研究了空塔气速、液气比和pH值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表研究各因素对镁基-海水法脱硫效率影响的优先级,优化试验参数.结果表明:(1)镁基-海水法脱硫效率显著优于海水法.对环境变化体现出较强适应性和较宽容量范围,海水法不适合船舶烟气高效脱硫;(2)镁基-海水法中影响脱硫效率各因素的优先等级为:pH值>液气比>空塔气速,其中pH值为关键因素;(3)镁基-海水法最佳脱硫方案为:当空塔气速为0.5m/s时,液气比为10L/m3、pH值为7.5.  相似文献   

9.
不同土壤不同粒级颗粒供钾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矿物鉴定和生物试验方法(水稻)研究了我国4种主要土壤(黄棕壤、棕壤、红壤和石灰性紫色土)的三个粒级(0~2μm、2~10μm和10~50μm)的供钾状况,并且对四种土壤的供钾能力进行了评价.试验证明,随着土壤颗粒粒径的增大、风化程度的减弱,同一土壤不同粒级颗粒的含钾矿物组成逐渐简单化,次生矿物种类及含量逐渐减少,原生含钾矿物含量明显提高.三粒级的供钾能力是0~2μm>2~10μm>10~50μm;进一步分析表明0~50μm粒级的供钾能力主要由0~10μm粒级所决定的;四种土壤供钾能力大小顺序为石灰性紫色土>棕壤>黄棕壤>红壤.  相似文献   

10.
曝气生物滤池及其填料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废水的效率,以沸石、活性炭、建筑陶粒、工程陶粒作为填料测试气体流速、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有机负荷对生物滤池的化学需氧量(COD)、NH3—N的去除效果及出水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5h、进水COD为150mg/L、有机负荷为2.41kgCOD/(m3·d)时,两种陶粒出水COD均小于25mg/L;当进水有机负荷为0.74kgCOD/(m3·d)时,工程陶粒出水COD小于10mg/L;工程陶粒是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用微生物脱除硫化氢恶臭气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以陶粒为填料的生物塔对H2S为代表臭气的实验,研究了生物脱臭系统中H2S负荷,pH值,循环水流量等不同因素对脱除H2S效率的影响和冲击负荷对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控制1~2之间左右,负荷提升其逍度差在100-200kg/m^3左右,循环水量800~1000L/m^3时,脱臭效果好,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物快滤池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试验,并对滤池的运行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生物快滤池对进水水质有良好适应性,除卫生学指标外,其出水绝大部分时间可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生物快滤池法宜采用下列参数:逐渐增加进水流量的自然启动:2~3mm的陶粒滤料;滤层厚度2 000 mm;上向流过滤:滤速3.2~6.4m/h;过滤周期24~120h,平均为72 h;气水比控制在(1—2):1之间;气水联合反冲洗。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两种填料处理硫化氢气体的挂膜实验研究,表明挂膜方法、填料性能、温度、PH值、入口浓度等均影响挂膜效果与硫化氢去除率,并且得出陶粒挂膜启动时间比阶梯环快。  相似文献   

14.
废水生化出水吸收二氧化硫是一种以废治废,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均进气浓度为2103mg/m^3、气/液比为150∶1时,去除率可达97.4%,为现有脱硫方法中吸收剂利用率最高的一种方法;采用投加碳酸钙强化增碱的方法当进气浓度为1524mg/m^3,气/液比为821∶1时,去除率可达90%以上,当进气浓度为4770mg/m^3,气/液为539∶1时,去除率仍可达89%,这对于电厂附近污水来源不足的情况下,采用强化增碱法是便便捷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建立微分方程和阻力方程组合模型,模拟了以MDEA(N-甲基二乙醇胺)为吸收剂,聚丙烯疏水性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吸收H2S的传质过程。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制成膜接触器,以MDEA溶液为吸收剂,进行天然气脱除H2S实验。对实验值与模拟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膜组件出口气H2S浓度作为衡量标准,在低气速和低液速的情况下,模型值与实验值符合很好;在高气速和低液速的情况下,实验值高于模型值,但相差不大。该模型能很好地模拟膜基吸收法脱除H2S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越来越多的深层油气资源进行勘探开发,油气井管柱所处的工作环境也急剧恶化,尤其是高温、高压、高产井"三高"油气井.为研究高压高产气井油管柱强度安全,建立高压高产气井油管柱动力学模型,通过高压高产气井油管柱安全系数法和高压高产气井油管柱三轴应力法对高压高产气井油管柱强度进行校核,对高压高产气井油管柱基本应力和管柱尺寸对...  相似文献   

17.
滴滤塔式生物反应器去除硫化氢恶臭气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治理H2S恶臭污染,研究采用装有ZX01型填料的生物滴滤塔,进行了长期实验室H2S脱臭试验.结果表明:该生物滴滤塔H2S的进气浓度低于300 ms/m3时,气体最佳停留时间为30 s,去除率接近100%,H2S代谢产物以硫酸根离子为主.该滴滤塔阻抗较低,无需经常进行反冲洗,可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张宪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6):3933-3936
Rosin-Rammler分布函数是最常用的描述粒径分布的函数,首次采用分布拟合检验中的K.Pearson的χ2拟合检验法对常用粒径分布函数Rosin-Rammler分布进行检验,验证了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液体流率在0.16 m3/h~0.32 m3/h和气体流率在2.5 m3/h~10 m3/h范围内,气液喷射器的粒径分布特征符合Rosin-Rammler分布,并对Rosin-Rammler分布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9.
主要对装备新型纤维膜的生物反应器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下对渗透通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备新型纤维膜的MBR,可以减少阻力,提高渗透通量,降低的总阻力从9.649下降为5.962,渗透通量增加15~20 L/m2h.同时,间歇运行模式的渗透通量好于连续运行模式,其渗透通量的值高达20 L/m2h和25 L/m2h,可消除由于结块效应和浓度极化效应所产生的可逆堵塞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电子与核振动近似方法,应用密度泛函B3P86方法和相对论有效核势SDD计算,结合统计热力学方法, 研究了100 K~1000 K温度范围内Pd与H2、O2反应的标准生成热力学函数以及反应平衡压力与温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Pd与H2、O2反应是放热反应,Pd原子吸附H2的放热量大于吸附O2的放热量,温度升高不利于吸附反应进行;Pd对O2的自发吸附温度很低,室温下几乎不能进行,而对H2的自发吸附温度可高达500 K以上;在100 K~284.394 K可自发吸附O2和H2的温度范围内,O2的反应平衡压力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