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尊严的概念在生命伦理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对生命伦理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还存在着分歧。学者迈凯琳等认为尊严是一个无用的概念,应该从生命伦理学中驱除出去,而学者卡斯等则认为尊严是分析安乐死、临终关怀等生命伦理问题时不可缺少的概念。为了说明这些问题,就需要在尊严的历史维度中,从涉及到尊严的文献、规章中去找寻尊严的规定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生命伦理中得以充分地证明其存在的维度。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0,(13):64-65
寻找外星智能生物或者普通生命,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了。虽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证据可以证实外星生命的存在,但每一个宇宙探测器似乎都担负着“寻找生命”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近来一系列新发现似乎使得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遗憾的是天文学家至今尚未发现这方面的确凿证据。不过,一些科学家对寻找地外生命的前景充满乐观。 地外生命存在的两个要素 一个研究小组称宇宙中的恒星数量是他们以前所认为的三倍。而另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能以剧毒砷为食的细菌,加深了我们对生命如何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的研究组,已经在火星上发现能证明这颗红色行星上存在湖岸线的第一手具有决定意义的证据。这项发现预示着古时候火星上有湖泊,同时也预示着我们或许在这颗红色行星上可以找到过去曾存在生命的迹象。  相似文献   

5.
谢峰 《科学大观园》2012,(14):23-24
彝族的火把圣典 他们是火的民族、火的子孙,祖祖辈辈崇火、尚火、恋火。彝族的先民们认为火是太阳的延续,火象征勇敢、激情和光明。千百年来,火寄托着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对他们而言,火是生命的起点,也是生命的终结。  相似文献   

6.
面对现代技术增长引起的生态危机及其对生命的威胁,尤纳斯将生命纳入责任的范畴,提出了责任律令:要如此行为以保证你的行为后果不摧毁未来生命的可能性。这条责任律令是存在的命令,是存在的目的中体现出来的生命的价值。它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要求人类将义务的对象扩展到所有生命的存在,承担起延续未来生命的责任,并为生命的持续审慎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物循环变化思想是建立在化生说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探讨生命起源和演化的自然哲学思想,它的产生既有其认识论原因,又有其哲学基础,它与生物进化思想既存在着联系,又有许多差异,对其正确地评价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因技术与生死观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技术的发展使人自认可以作为重塑自然的设计是来继续生合未来发展的创造性进程,人这生死过程越来越不成其为自然的过程,而成为人为之事。传统生死观“惜生防死”的伦理规范在基因技术寻求个体不朽的过程中体现到极致,但个体过长的寿命不仅违反自然法则,而且对整个社会而言是一种退化。辩证的生命观总是和它的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联系起来考虑的,我们应把握生命的质,而不是计算生命的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7,(19):51-51
国外资料表明,在心力衰竭确诊后2年内,男性死亡率为37%,女性为33%,男、女性6年死亡率分别高达82%和67%。心力衰竭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国许多地方对心力衰竭的认识不足,存在着发生率高、诊断率低、治疗不规范,最终使得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增高,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但是,目前我国尚未进行过关于心力衰竭的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四川西部的高原森林中,生活着一种很通人性的世界珍兽群“东方爱兽”——白唇鹿。这群“东方爱兽”虽野性十足,但却如人类一般,是一种时时被爱的氛围包围着的“感情动物”,有时候为了保护同伴,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存在于人类大脑中的精神现象--意象的考察开始,分析了近现代诸多关于技术的观念,从而认为媒介符号系统是意象的技术显现,而在形态各异的技术显现活动中,影像技术表征着人类整体化生命意象的显现.影像技术由于其能够吸纳每一个时代的重要技术而成为各种技术系统的神经中枢,从而不断地推进着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科学技术活动:复制、延续与创造生命.  相似文献   

12.
数字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数字生命是用计算机媒介来创造的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自然生命特征或行为的人工系统。数字生命研究是指那些以计算机为媒介,以计算机程序为生命个体的人工生命研究。数字生命遵循着遗传和进化的规律,从而为深入考察生物的进化现象和复杂生命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实验手段。数字生命研究为我们深入探讨生命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研究可以为自然生命生长发育和进化规律的研究提供计算机模型和网络支持环境。利用这种研究方法,探索人类生殖、遗传、进化的机制,有助于人类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研究和实施,进而有助于解决物种爆炸、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14,(9):36-37
正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这个问题一直牵动着人们的想象。我们了解得越多,越觉得地球是独一无二的,在一个渺无生命的星系荒漠中孕育着生命的奇迹。但很多顶尖的科学家对这一问题持有乐观态度,他们认为人类迟早会找到宇宙中其他的生命。但具体我们究竟将如何遇见我们的星系邻居,它们将会是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还是我们想象中的ET外星人?这些问题就更加  相似文献   

14.
尼采时科学的评价围绕着他所发现的“科学难题”这个中心展开,他认为科学乃是苏格拉底的理性乐观主义的表现形式,科学的真理意志与柏拉图一基督教形而上学共享一个基础,即虚无的意志,否定生命的意志。但是,对科学的评价也是尼采的价值重估的一部分,他的“积极的虚无主义”要求科学具有新的价值和意义,即从艺术和生命的视角对科学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5.
这里是近距离接近死亡的地方,每时每刻都会有危急重症病人在这儿经历生与死的考验;这里同样也寄托着病人的希望,是创造生命奇迹的驿站,一群身着无菌隔离服的“生命卫士”坚守在这里,为垂死挣扎的生命筑起了一道绿色的“生死防线”。这里就是被誉为“绿色生命通道”的急诊科。  相似文献   

16.
泽生 《科学大观园》2010,(10):72-73
美国MSNBC网站对外星生命可能存在的迹象进行了盘点,这些迹象意味着人类在宇宙中可能并不孤单。  相似文献   

17.
技术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体现。技术的力量存在于实践之中,具有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特征。在技术与资本互动建构的"市民社会"中,技术展现为感性存在的支配与控制力量——社会权力。这种"社会权力"具化为自然技术中的经济权力、社会技术中的政治权力与身体规制技术中的生命权力。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建构,共同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实践之中。其中,自然技术中的经济权力主导着社会技术中的政治权力与身体规制技术中的生命权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技术发展需要从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和生命权力三个维度对技术权力进行规制,从而展现新型现代性技术文明。  相似文献   

18.
正霍金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惊世骇俗的预言家,一直致力于探索宇宙奥秘的霍金,曾经做出过哪些预言呢?霍金的预言都有点吓人,会灵验吗?可能他只是以这种方式来提醒世人,善待地球,善待生命。——霍金语录一:"外星人"正在看着我们——在2015年伦敦皇家科学学会寻找外星生命迹象的启动仪式上,霍金就说过:"在无限的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其他形式的生命。"他说:"或许外星生命会正盯  相似文献   

19.
技术本质的界定是技术理论探讨中不可回避但却不易达成共识的重要问题,这既存在着技术本质客观上的复杂性,又存在着认识主观层次上的差异性,二者共同决定的技术本质必然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但都是不同程度对技术本质的逼近。本文在批判技术哲学演进中各阶段出现的关于技术本质的片面认识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技术构成的要素,并提出技术的本质是存在及其过程的观点,试图达到对技术本质的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20.
“无情有性”与“众生平等”是佛教的基本理论,其中所蕴含的保护自然、尊重生命的思想与当代生态伦理学有诸多契合之处。但同时也不应忽视佛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在理论建构和伦理实践上存在着的重大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