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分析了在非水介质中酶促反应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介绍了非水介质中酶催化反应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和非均相的低共熔酶促反应技术,论述了固定化酶在有机溶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考察超声预处理的超声功率、 温度和时间, 以及水活度和pH值等反应条件对酶促拆分布洛芬反应的影响, 筛选得到超声预处理对酶促拆分布洛芬的最适反应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超声预处理作用可大幅度提高酶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长时间反应条件下,酶促反应体系如何使用Michaelis-Menten方程进行积分计算,是酶应用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本文以Michaelis一Menten方程赖以建立的条件为出发点,讨论了具有不同特征的酶促反应体系在长时间反应条件下.用Michaelis一Menten方程进行积分计算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对低共熔固-固底物体系中的酶促反应的基本原理、应用、主要影响因素、热力学和动力学及控制机理作一简介,并分析该类酶促反应技术的工业放大可能性及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长时间反应条件下,酶促反应体系如何使用Michaelis-Menten方程进行积分计算,是酶应用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本文以Michaelis-Menten方程赖以建立的条件为出发蹼,讨论了具有不同特征的酶促反应体系在长时间反应条件下,用Michaelis-Menten方程进行积分计算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酶促反应作为一种手段越来越多地被有机化学专家用于有机合成,其显特点是高活性和高度选择性。本对近几年采酶促反应在不对称合成中的一些应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拟低共熔体系中酶促拆分反应新技术的优越性和应用,并分析了在拟低共熔体系中酶促拆分过程的影响因素以及拆分热力学、动力学、反应器的设计与放大及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动态光谱分析法研究血红蛋白作为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作用和在胶束及反向胶束中的反应机理。通过研究反胶束中酶促反应活性中间体,即对微环境中的酶-底物配合物分子光谱行为进行监测,发现含血红素的生物大分子在催化过程中具有典型的过氧化物酶特征。  相似文献   

9.
土壤酶在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99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召开的美国科学进步学会年会上,Woods首次提出有关土壤酶的研究报告.可是,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研究方法,难以理解土壤酶的真实性质,因此,在以后的50年中,土壤酶学的研究受到了限制.19世纪50年代后,随着植物和动物生物化学研究的进步,许多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与方法被引入土壤酶的研究,从而加深了对土壤中许多酶促反应的认识,开始应用土壤酶学来研究现代农业问题与环境问题.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外有关的研究资料,就土壤环境中酶的应用论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底物扩散对分子筛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分子筛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淀粉液化液的扩散和对固定化酶酶促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与反应动力学模型相关联,较系统地探窿了底物溶液流速、底物溶液浓度、载体粒度、载体再造孔等因素对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提高了通过再造孔成型能够有效减小外扩散和内扩散的影响,显著提高固定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菊芋提取物氧化变色的机理,用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了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的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和pH值、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以及不同底物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揭示了菊芋多酚氧化酶(PPO)的基本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菊芋PPO催化邻苯二酚氧化反应的最适pH值为4.8,最适温度为35℃;菊芋PPO的热稳定性差,85℃以上加热处理5min就可使其大部分失活;菊芋PPO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所描述的规律,相应的动力学参数Km=0.013 mol/L,Vmax=7.5 mmol/s.菊芋PPO的活性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酶的添加量超过0.8mL后,增速逐步减小;菊芋多酚氧化酶对邻位多酚的氧化具有专一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海藻酸钠凝胶共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x)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构建了快速检测葡萄糖含量的双酶级联反应器。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了海藻酸钠凝胶的微观形貌及化学组成。同时,对固定化双酶级联催化的葡萄糖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应用于饮料样本检测中。该实验以酶促反应为基础,利用双酶级联反应的机理建立了高效专一的葡萄糖检测方法,为酶催化的生物检测实验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不同来源的脂肪酶中筛选出能催化非天然底物--乙酸三甲基硅甲酯的氨解反应且具有较高活性的脂肪酶,并首次探讨了氨源,有机介质,反应初始水活度和温度对该酶促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非水相酶促转酯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酶促乌桕脂与硬脂酸甲酯转酯化反应的工艺条件及动力学,提出了反应初速度和初始浓度及反应历程中组分浓度和时间关系的两种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相符。  相似文献   

15.
酶促反应是一类特殊的重要反应,它的动力学方程式和推导一般都基于稳态法.本文介绍了矩阵方法和图形方法.并就两种方法的本质联系作了详尽的推导。  相似文献   

16.
采用极谱氧电极测定过氧化氢酶酶促反应的双曲函数曲线,以回旧斜率的倒数表示酶的活性,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细胞激动素、脱落酸和乙烯利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长素、赤霉素对过氧化氢酶有抑制作用,细胞激动素对过氧化氢酶有促进作用,脱落酸和乙烯利对过氧化氢酶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番薯皮中分离和纯化番薯过氧化物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表征,分析了温度、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考查了酶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分离纯化过程包括匀浆、水提、双水相萃取、Sepharose CL-6B凝胶层析、Phenyl Sepharose 6 fast flow疏水层析、Con A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经纯...  相似文献   

18.
苯丙酸对蘑菇酪氨酸酶活力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酪氨酸酶(EC 1.14. 18.1)是生物黑色索形成的关键酶.该酶抑制剂在果蔬防褐变保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在筛选酪氨酸酶活力抑制剂过程中,发现苯丙酸对蘑菇酪氨酸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蘑菇防止褐变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报道了苯丙酸对蘑菇酪氨酸酶单酚酶活力和二酚酶活力的影响和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苯丙酸对蘑菇酪氨酸酶的单酚酶的效应不仅降低了酶促反应的稳定态活性,也延长了酶促反应的迟滞时间,并具有浓度依赖关系.当苯丙酸浓度达10.0 mmol/L时,稳定态活力下降2/3,迟滞时间从100 s延长到140 s;苯丙酸对二酚酶活力的抑制也显爪浓度效应,抑制效果更为显著,引起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IC50)为2.05 mmol/L,苯丙酸对二酚酶活力的抑制显示可逆的效应,抑制类型为混合型,抑制常数(KI和KIS)分别为1.570和3.070 mmol/L.  相似文献   

19.
鲜切茄子在切片、贮藏和货架销售过程中易发生酶促褐变,从而降低其品质。文章对鲜切茄子褐变的过氧化物酶的酶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茄子皮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略高于茄子肉,过氧化物酶的最适pH为6左右,在pH6~8范围内较稳定;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左右,对热稳定性较差,90℃加热4 min,过氧化物酶完全失去活性。考察了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亚硫酸氢钠对茄子过氧化物酶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效果依次是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亚硫酸氢钠。  相似文献   

20.
以脂肪酶Novozym435为催化剂,乙酸乙酯作溶剂和酰基供体,酶促合成瑞格列奈关键中间体S(+)3-甲基-1-(2-(1-哌啶基)苯基)丁胺,总收率为17%.该酶促拆分方法较化学拆分法具有高度的对映选择性及底物的专一性,副反应少,反应条件温和,合成路线易于操作,酶经活化后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