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针对重复模糊合作对策中的解.将重复对策的模型引入到模糊对策中,以模糊结盟为工具建立了重复模糊合作对策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广了模糊超出值的定义,对重复模糊合作对策的核仁进行了定义,给出了重复模糊合作对策核仁的一些性质.该成果使重复模糊合作对策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3.
在重复模糊合作对策的基础上,对合作对策的核仁进行了推广,建立了重复模糊合作对策的核仁的概念,给出了重复模糊合作对策的核仁与核心、稳定集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重复模糊合作对策的核仁的特征和性质。 相似文献
4.
5.
6.
为了填补核心常常为空的缺陷,研究合作对策的强ε模糊核心的一些特征和性质.讨论了一类具有区间支付的区间凸模糊合作对策—Choquet积分形式下的区间凸模糊合作对策.通过在Choquet积分形式下的区间凸模糊合作对策上定义了区间强ε核心,给出这类核心的一些特征和性质,并对此加以证明.研究表明:Choquet积分形式下的区间凸模糊合作对策的区间强ε核心与经典合作对策模型中强ε核心的性质是一致的,该结果丰富了具有区间支付的模糊对策解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8.
弥补模糊合作博弈系统的传统核心解常常为空,且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限制性的缺陷.采用加入相关因子方法对模糊合作博弈的核心及稳定集进行了一定的延拓,而且把凸性引入了模糊合作博弈系统中,进而给出了凸模糊合作博弈系统延拓的核心及稳定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定理证明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该结果很好地解决了分配方案的限制性. 相似文献
9.
邢文训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5)
本文采用Maschler, Peleg和Shaply,[4]所给核仁的等价定义。用与此定义相同的递归顺序,先通过解一线性规划问题求出(ε~i,Σ_i)中的ε~i和达到这一最优值的最优极点解。再以这一点为起点,以Kohlberg定理([8] Theorem2)为基础,建立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求它的最优极点解,反复迭代计算,最后求出Σ_(io)这样,就求出了(ε~i,Σ_i)(i=1,2,…,τ)和达到这一结果的相应点列。这个点列收敛到核仁,点列中地多有(2~n-2)~2/2个点。 相似文献
10.
解决区间合成模糊合作对策在凸几何上的解的问题,研究了凸几何上的区间模糊Shapley函数.给出区间合成模糊合作对策在凸几何上的定义,以及在凸几何上的区间Shapley函数应满足的三条公理,探讨了区间合成模糊对策在凸几何上的区间Shapley函数,并证明其存在性和唯一性,进而拓展了区间合成模糊合作对策的研究范围,对于研究其它具有模糊数的模糊合作对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重复模糊合作对策传统解在现实应用中的局限性,采用调整相应系数的方法,给出重复模糊合作对策延拓的核心和稳定集等概念,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重复模糊合作对策新的分配方案—不将全部总收益分配给所有参与者,而保留一部分从而实现收益的再分配。该成果对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再分配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模糊合作对策的分配能更好的应用到现实的分配模型中,以模糊合作为工具,在传统τ值的基础上,定义了广义特征函数下模糊对策的τ值,同时讨论τ值的有效性、限制成比例性、可替代性、哑元性等性质,并用上述性质证明了τ值的存在唯一性。从而,扩展了模糊合作对策解的研究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核心这种合作博弈解概念提出了两种计算公式,并分别用线性规划中的单纯形法和数学软件给出了求出所有解的方法,证明了两种方法求得的结果是等价的.针对核心可能为空时所提出的强ε-核心概念,给出了计算的公式.根据强ε-核心的不合理方面,提出人均强ε-核心理论.至此,核心这种解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15.
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是企业获取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该文运用演化博弈基本理论和模型对企业与科研机构间合作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企业面临科研机构不同价值类型的科研成果在技术交易与商业化协作2种合作方式之间的策略选择趋势;以及科研机构为应付企业的2种合作方式对科研成果价值类型的策略选择;并进一步说明了我国高风险科研项目合作困难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6.
合作是社会生活普遍存在的现象,合作联盟的利益分配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提出歧视分配的概念,通过歧视分配定义合作博弈的稳定核,给出了稳定核非空的充要条件(合作博弈联盟稳定的特征),指出了严格凸合作博弈的稳定核非空并获得了τ -值在稳定核中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7.
合作博弈的局中人由于投入或收益期望的不同,他们在联盟结构中往往具有不同的权重,因此本文提出赋权合作博弈问题。给出形成赋权合作博弈中可行联盟结构的规则:参与者为追求收益最大化而自发形成一个有加权平均最大收益的一级联盟,余下被排除在外的参与者再自发形成下一个有加权平均最大收益的二级联盟,以此类推,直至全部参与者均实现结盟。通过参与者在所有可行联盟结构中的收益确定其权益值,依此对最大联盟结构收益进行分配。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可行联盟结构及其收益分配方法的合理性,即参与者权益来源于个体之间的竞争,总收益最大化反映参与者全体的合作性。 相似文献
18.
讨论有向图上最小树形图对策模型。证明了核心解集非空及置换凸性,给出了一种有效联盟结构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