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实验室开放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秀芬  李俊良 《科技信息》2009,(29):I0014-I0014,I0081
文章阐述了高校实验室开放模式,其核心是实验项目开放,形式包括自拟实验;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参与实验室管理;开展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开放实验等。实验室开放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7,(2):118-120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教学基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的提升均在实验室内完成。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很多高校实验室技术人员出现不足的现状,将不利于实验室的管理,影响高校实验教学质量。如何解决这一现状,是当前许多高校实验室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自身的实践经验出发阐述让大学生参与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意义,探讨了大学生参与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途经、模式和内容,论证了大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的可行性,为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开阔了新视野,探索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邓爱华 《科技潮》2009,(1):26-27
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和发展催生了知识社会,并推动了创新模式的嬗变。科技创新不再是少数被称为科学家人群的专利,每个人都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生活、工作在社会中的用户真正拥有最终的发言权,知识社会呼唤面向未来的创新2.0模式。2038年11月23日,“知识社会与创新2.0”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务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办。  相似文献   

4.
开放科研实验室 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研实验室是从事探索性研究、技术交流、产品研发的重要场所,是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产地,也是创新思想与创新精神的摇篮。分析了高校科研实验室参与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科研实验室融入本科教学,构建科研教学有机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科研实验室开放、管理运行机制、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及开放实验室运行保障等方面提高科研实验室功效,培养学生创新及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实现创新赶超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趋势,也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然路径。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创新赶超需要在内部、产业和全球三个层面优化共生关系,包括集聚要素打造创新高地、统一市场加速成果转化、导入资源参与全球竞争。实现创新赶超的路径在于优化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内部共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业共生、建设全球科创网络促进全球共生。具体而言,需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打造区域创新平台、深化全面创新改革及推进全球科技治理等。  相似文献   

6.
正创新并非少数天才的专利,一个纪律严明的团队,再加上有效的系统方法,就能更好地实施创新,并取得超越当今全球标准10倍乃至20倍的业绩。德布林咨询公司在研究了近2 000个最佳创新案例后,发现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创新都是十种基本创新类型的某种组合,并由此开发出"创新的十种类型"框架,引领企业向更有序、更可靠的创新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7.
正科普,一直都是上海科技民生方面的重头戏,2015年亦是如此。为了将科技新知以更生动、更活泼的形式介绍给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群,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围绕全国科技活动周"创新创业科技惠民"的主题和上海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定位需求,特别设定"万众创新——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特色内容。此次科技节历时9天,共开展各类科普活动995  相似文献   

8.
黄晓朝 《华东科技》2006,(10):45-45
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服务创新之间常常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支持,都是和企业的经营战略密切相关,都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反映。因此要抓住市场机遇,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更好的参与全球竞争!  相似文献   

9.
王化平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3):69-69,62
目前我国建筑业参与全球竞争最大障碍是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瓶颈。为了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构筑自己的思维模式的创立新体系,走出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准确把握创新体系中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互动关系。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鄢志丹  王宇红  廖明燕 《实验室科学》2013,16(4):98-100,103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本体功能和伟大使命。当前各个大学都在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及实践改革模式。在简要介绍近几年方兴未艾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及其重要意义的基础之上,我系立足于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创新实验室建设状况。基于优化资源配置,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和完善制度建设的工作思路,借以创建生动活波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氛围和丰富多彩的科学研究气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现创新实验室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石金鑫 《科技信息》2011,(7):I0190-I0190,I0217
体育教学的现代转向必然引发理论与实践创新,运动教育模式是以团队形式进行体育教学的一种创新课程模式,其课程内容具有多元特色,学生在体育活动课程中有较为热烈的参与,它不仅强调技能的学习,更重视学生个人及社会互动的技巧。结合理论创新与实践需要,从理论假设前提、课程目标、全球一本土一区域一校本化、问题判断四个方向展开理论讨论,旨在为校本体育课程创新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和发展催生了知识社会,并推动了创新模式的嬗变.科技创新不再是少数被称为科学家人群的专利,每个人都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生活、工作在社会中的用户真正拥有最终的发言权,知识社会呼唤面向未来的创新2.0模式.2008年11月23日,"知识社会与创新2.0"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务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办.来自政府、学术界、产业界的近5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围绕城市管理科技创新园区(AP)在创新模式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热烈讨论.这也是国内围绕创新2.0的首次研讨.  相似文献   

13.
实验室开放是高校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调动学生参与实验室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是体现开放程度的重要特征。对全方位开放的实验室如何引进学生协管员、如何打造"指导教师+实验助理"的模式和监督评价机制的建立三个方面展开探索性研究与实践,为创新教育中充分激发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国外发达国家正在推行创新实验室模式,目标指向创新模式的转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基于创新实验室模式,讨论了创新实验室模式的发展现状、特征以及当前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创新实验室模式下高校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与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最大的科研群体,高校一直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多年来紧密依托行业,坚持特色发展,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之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实践表明,与少数知名大学相比,大多数地方和行业高校无论是在学科门类、师资配备、经费保障还是设施设备上都有一定差距,以特色参与竞争,以创新谋求发展是普通高校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目前,创新创业人才已经成为商业竞争的筹码,大部分高校也把“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放到了重要位置。而实验室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地,搞好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是推动“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基于此,结合高校实际,对实验室的建设与“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和生态化进程日益深化,同时地缘政治和国际环境政治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亟需重新审视环境和气候技术转移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新的挑战和机遇,并积极探索技术转移模式的创新。文中回顾了环境技术转移的概念演变,在辨识参与主体与机制的基础上,总结了环境与气候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创新,旨在在全球技术转移图景中为中国重新定位,寻求合理有效的技术转移路径,为后疫情时代全球环境治理提供基于技术转移的多种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一系列创新的累积整合会改变世界。计算机代替了人工计算,互联网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电视转移到电脑,手机让人们可以远离固定电话工作,智能手机代替了普通手机……显然,人们在眼花缭乱的创新节奏里享受、追随、沉溺,很多人是不会去沉思的,跟着感觉走就是了。忽然有那么一天,人们发现小到工作、娱乐、学习,大到科技、商业、变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变;在那么多的地方,看似无序的创新力量竟然以新的理念模式和新形式的社会组织出现并大众化了,并大有取代一体化的等级森严的创新制度设计而成为全社会创新的主导形式之势。这是阿奇舒勒系统创见性地描绘的创新时代。今天学界、产业界给予了一致好评,政治家更是言简  相似文献   

19.
实验室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场所,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模式的实验室建制规模小,功能单一,处于从属地位,使用效益低下,影响学生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高校学科建设的逐步完善和21世纪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传统建制的实验室开放模式已不再适应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势必需要打破传统实验室的自我封闭性,建立一种新型的开放模式,引进热门科学研究项目或课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实验,以求提高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多层次视角,结合典型情境来研究国家实验室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数字化国家实验室的新的组织模式和体制要素的调整。数字化国家实验室是国家实验室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能够更好地汇集全球科学研究资源,服务于自主研发。以扁平化、多项目、网络式的动态管理形成新的组织运行模式,为大科学问题协同创新提供了高效的交互平台。数字化国家实验室更有利于大型综合性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凝聚优势研究领域集群,为国家实验室体系培育重要的动态创新能力,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