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自从国家科委批准广东省第一个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顺德市桂洲镇以来,至今已有七八个年头,广东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已发展到三个,还有一些县、区、镇也积极筹备申请成为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 广东三个社会发展综合验区建立以来,已经和正在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但形势发展得很快,广东省第八次党代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广东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的三个战略之一;国际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国内宏观形势的变化,90年代以来广东经济社 相似文献
4.
5.
6.
水稻和油菜是我县的主要粮油作物也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粮油高新示范项目的首选示范作物。在项目区内进行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促进“粮食、人口、生态”协调发展,大力推广农业综合实用新技术,进行粮油高新技术示范,通过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提高了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水平,探索了我省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有效之路。优化了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以及结构调整。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贡献率,使农业综合开发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西乡乡目前农业生产模式进行调查,发现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的现有农业生产模式严重制约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此本文提出建立农村合作化组织以整合农村的人力、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一个适合西乡乡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秸秆——秸秆饲料——猪——沼——农作物/生活能源。 相似文献
8.
<正>多氟多公司的发展是一部辉煌的传奇。2008年,公司业已成为拥有资产6亿元,综合产能15万吨,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世界上技术先进、规模最大的无机氟化盐企业。 相似文献
9.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的国家科委、计委、体改委等部门从解决我国东部地区存在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衡的实际出发,开展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试点工作。后来于1997年,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更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时隔20多年,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内涵已更为丰富和全面。目前,国家已正式启动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工作,标志着实验区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示范区将在实验区建设基础上,在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等领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问题的解决加强示范。从实验区到示范区,可谓是一次质的飞跃与聚变!广东省自1992年建立第一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已有18年建设历程,成效颇丰。相信广东能够抓住目前实验区发展的机遇,通过不懈的创新与实践,成为引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旗帜。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基本理论基础、主要原则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循环经济的研究范围,提出了循环经济的立法原则。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照亮百村示范工程”是北京市政府为改善郊区农民生活、居住条件,解决农村地区大部分道路夜间没有照明的现状,方便群众夜晚出行安全以及集体文化活动的开展,由市科委设立专项资金开展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6.
1995年以来,山西省创建国家级社会发展试验区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具体作法:一是突出重点,制定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的实验区工作规划;二是思维创新,不断向创建工作注入新内涵;三是注重实效,将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工程化 相似文献
17.
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使得民族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由于旅游业对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较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更有利于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它能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长期相互和谐。通过技术引进与创新、制度政策创新、有效的金融支持以及宣传教育的加强等具体措施可建立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8.
郭贵妹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5)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中暴露出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双重问题,因此必须在政策、法律制度、市场机制、技术进步等层面保障城市发展走循环使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为特点的循环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农业园区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农业特色的发展路子,符合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主流和根本方向,成为示范农业新生产方式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从循环经济的视角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着各种“城市病”,城市化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促进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应当加大政策调整力度,提高区域开放度;注重科学规划,加强监督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