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有利条件;论证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和谐社会理论的宣传与教育;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2.
武平 《科技资讯》2011,(19):235-236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应充分审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更多服务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3.
张威 《科技资讯》2013,(12):194-19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的和谐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为方向,切实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4.
高校单纯教书育人,教学渗透育人对高校培养建设和谐社会高素质人才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悖和不适应,建立“教员育人、管理干部育人、后勤职工育人”的“三育人”工作格局和机制,是对新形势下高校育人工程的思考和尝试,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知识能力水平乃至素质全面提高,实现高校培养建设和谐社会高素质人才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动、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需要切实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完善学科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6.
肖彦军 《科技信息》2011,(9):I0305-I0305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到学校,就是要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既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又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向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和谐校园,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高地、文化高地和人才高地。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弘扬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要以学生为本,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建立就业指导体系,加快构筑和谐校园的步伐,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杨春  姚保兰 《科技信息》2010,(32):262-262
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素质教育,当前新的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具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所必需的条件。只有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师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体育部是承担我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单位,对发展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促进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以及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娜 《科技信息》2010,(19):I0174-I0174,I0189
根据各行业的高素质人才逐步增多并将在社会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趋势,本文阐述了图书馆高素质人才的相关概念,论述了高素质人才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了培养图书馆高素质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浅议引导大学生阅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建立和谐的教育体制,培养和谐的人才,才能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和谐人才的培养除了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因素之外,主要依赖于和谐的阅读,我们要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作品,让经典作品中的思想、精神、智慧激励和鼓舞大学生,造就一代优秀的人才,构建我们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强化大学生个性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大学生个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个性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高校教育者应该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良好个性自由、充分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加强高职高专选修课建设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了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诉求,表达了素质教育的内在涵义,彰显了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关照,顺应了新的人才观需要,契合了教育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14.
农村科技发展与和谐农村建设研究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农村是和谐社会的理想在农村的实现。和谐农村实现的条件和基础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离不开农村科技支持。因此必须重视农村科技的发展,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在和谐农村建设中,不仅需要发展农业科技,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而且还要发挥其他科技以及社会科学在农村政治、文化和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发展"后现代农业"才是农村和谐的真正基础和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作为高校教育的基础部分,应该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保持一致并为其服务。培育和谐人才是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用“和谐方法”育人是高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满足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需要是增强和谐德育的重要体现,建立和谐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发挥教育在西藏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和谐社会是西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系统,可以为西藏和谐社会建设中做出基础性的贡献。具体说来可以:通过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区域适用人才,促进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建设;通过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多元文化意识,促进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建设;通过加强法制教育,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法制基础建设;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建立合理的人与自然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环境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不断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突出的表现在工作主体单一且协作不足、就业工作压力大、就业市场过于狭窄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后者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要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统筹就业市场、优化就业系统并畅通社会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提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州”战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大学作为一个契合引领社会发展的理性组织,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自身发展,要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及专门人才,要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力军,要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提升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树立国际化观念,加强国际化建设。要把为社会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引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主动为区域社会发展做贡献、走国际化道路等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必由路径,以契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