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许勤 《科技信息》2010,(29):413-413
在刑事诉讼中如何保障人权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保护的现实问题,我国刑事诉讼的目的应该是先保障人权,再惩罚犯罪,本文就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非法证据是否具有证据能力以及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是否应当确立,集中体现了刑事诉讼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这两大价值目标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在世界各国人权保障思潮高涨的时代背景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对于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防止国家权力过度扩张给公民权利造成侵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霑 《咸宁学院学报》2013,(1):10-11,16
技术侦查,是国际社会在刑事犯罪侦查中普遍使用的、重要而有效的一项侦查措施,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必须加以规制,才能达到既防止权力滥用、保障人权,又合法、有效惩罚犯罪,从而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实现保障人权与控制犯罪的有机统一和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刑事强制措施与公民权利保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刑事司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目的是为了惩罚犯罪,而惩罚犯罪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说到底是为了保障人权;另一方面,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时,又必须严格依法进行,以免使无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受到侵犯。主要提出了如何建立科学完善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是刑事诉讼的总价值、总目标,自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以来,我国在刑事诉讼中对人权的保障已有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很多不足。  相似文献   

6.
税收筹划作为一种节税行为应当符合政府的立法意图。但在现实条件下,由于政府征税与纳税人追求最大利益是相违背的,双方就形成了一种博弈关系。政府在实际征管中要考虑政府的政策选择和纳税人对此的反应和行为选择;纳税人在实行筹划行为时会权衡自己所能得到利益和可能受到的惩罚,双方博弈的后果最终会达到一种均衡,使得征纳双方都能接受。  相似文献   

7.
人权作为权利的最一般的形式,在刑事诉讼中,其与国家的权力的对抗最为激烈。随着近代人权观念的深入人心,妥善处理刑事诉讼中人权与国家之间的矛盾,本文从"在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的意义"、"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在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等方面,积极探索一条既能惩罚犯罪,又不侵犯人权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侦查讯问历来是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查明案件真相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如何实现保障人权与惩罚犯罪的平衡,完善我国侦查讯问制度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笔者在对侦查讯问中人权保障的含义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结合现行侦查讯问制度的现状与不足,就如何完善我国侦查讯问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毒品犯罪的司法适用中,应当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地位。为了严格限制毒品犯罪死刑的适用,首先需要从观念上树立起保障人权的理念,不将毒品数量作为决定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唯一标准,而要综合考虑毒品犯罪案件的具体情节。对毒品犯罪适用财产刑,有助于消除毒品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经济基础,能够抑制行为人实施毒品犯罪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刑事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说认为犯罪是违反刑法、严重危害社会的和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并认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但这个犯罪概念将犯罪的形式概念和实质概念统一在一起是虚幻的.从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角度得出的形式的犯罪概念和实质的犯罪概念,由于其理论基础存在争议,都不可能揭示犯罪的本质.二元的犯罪概念在方法论上存在弊端;在实践论上会导致犯罪概念的四分五裂、支离破碎.对犯罪概念的理解,要顾及实然的犯罪与应然的犯罪,过去的犯罪与现在的犯罪以及将来的犯罪,从经验和直觉的角度,犯罪是应当受刑罚惩罚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魏克强  洪丽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1):109-110,151
现行的刑诉法规定我国刑诉法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因而应确立保障人权的原则."保障人权"不仅包括了保障被害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同时也保障犯罪嫌疑人,犯罪分子的合法权利.律师在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它和沉默权一起构成了被告人制约国家权力、捍卫自身权利的两柄利剑.在我国,目前尚缺乏确立沉默权的条件,保障被告人的人权,只能依靠完善现有的刑事诉讼制度,赋予被告人律师在场权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进行了规定。但修改后的刑诉法并没有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侦查程序进行具体的规定,导致当前我国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侦查程序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需要构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侦查程序,对未成年人设立专门的侦查程序,以充分保护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对洗钱行为的打击是通过洗钱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等惩罚方式实现的。这与我国刑法的立法体制相符。我国刑法打击洗钱的立法规定并不违反引渡中的双重犯罪原则,也不违背国际条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刑法客观主义强调行为及危害作为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犯罪的本质也是刑事责任的基础和裁量刑罚的根据。客观主义与法治观念更为契合,它追求正义。从刑法惩罚的是行为这一本质出发,对犯罪着手进行了再认定,并且也说明了在刑法客观主义的视野下对犯罪着手的认定因实行行为而异。  相似文献   

15.
所谓犯罪成因 ,一般是指犯罪原因及犯罪原因和其他因素、条件在犯罪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引起的结果。有关犯罪成因方面的研究 ,专家和学者们多有论述 ,但个体犯罪的成因与群体犯罪的成因有何联系和区别 ,所见论述较少。故本文从犯罪群体的形成、犯罪的心理、动机和行为特征试析个体犯罪和群体犯罪在犯罪成因上的联系和区别。  一、个体犯罪与群体犯罪的含义  作为犯罪学上的概念 ,犯罪是指违反统治阶级利益 ,为统治阶级法律所规定应被惩罚的 ,从剥削意识或不良意识出发对社会和个人的侵害行为。其中 ,个体犯罪是指单个人所进行的犯罪…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搜查制度之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莹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5):100-103
搜查是发现证据、查获犯罪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同时又会对公民的人身自由权、隐私权等诸多基本权利造成侵害。构建搜查制度应兼顾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公正与效率的多元价值目标。我国搜查制度存在诸多缺陷,既不利于有效、及时地侦查犯罪,也不能较好地保障人权,应参照法治国家的先进做法予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新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捕后羁押必要性继续审查权,建立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该制度的确立丰富了检察机关审查逮捕权的内涵,加强了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力度,对于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法律未明确规定检察机关行使该项职权的程序,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实现保障人权和惩罚犯罪的有机结合,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为证据法上的一项重要规则,体现了刑事诉讼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对立和冲突,在世界各国立法上均得到了不同形式的确认和建立。而在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只散见于高法、高检的司法解释之中,在世界人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背景下,立足我国国情,确立和完善我国的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在刑事性的税务诉讼中,在坚持无罪推定原则及控方对犯罪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责任的基础上,规定一部分控方难以证明甚至无法证明,而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纳税人易于证明的辩护事实由纳税人承担举证责任,将有利于查清事实真相及实现保障人权与控制犯罪的平衡。同时,在设置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纳税人承担举证责任制度时,为了保护纳税人的利益,应严格限定其适用范围和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20.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对贪污贿赂犯罪作了重大修改,完善了行贿罪的罪名体系,修正了贪污受贿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增设了贪污受贿犯罪的事后恢复条款,严格限制细化了行贿罪的从宽处罚条款,这些修改有利于预防和打击腐败犯罪。但是我国贪污贿赂犯罪的刑法仍然存在完善空间,应当在扩大贿赂对象的范围、分立贪污受贿犯罪定罪量刑标准、废除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修改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