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麻是一种中草药。它与密环菌营共生关系,但过去天麻均以野生采集,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天麻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工农兵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执行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我们必须大力开展人工栽培天麻的工作。将野生变为家培。在野生天麻生长过程中发现,天麻与密环菌菌材有密切关系。人工栽培天麻首先要解决人工培养密环菌菌材问题,而菌材质量的好坏是家栽天麻的成败关健。目前,我省菌材培养主要是采集野生菌材进行  相似文献   

2.
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以杨树菌材、传统的栎树菌材和栗树菌材为材料在湖北省宜昌县、五峰县、鹤峰县3个栽培点进行了天麻的田间栽培实验.结果表明:蜜环菌在杨树菌材上生长较传统菌材菌丝萌发早,生长粗壮,生长点多;杨树菌材易被蜜环菌分解利用,腐朽程度高;不同菌材对天麻的产量与生物转化率无显著差异,而不同实验点之间差异显著;在适宜的条件下杨树菌材栽培天麻易获得高产,其产量与生物转化率分别高达4.977 kg/m2和30%.杨树是栽培天麻适合的菌材.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杨树菌材和传统菌材栽培天麻的化学成分,评价杨树菌材栽培天麻的质量,测定和分析了湖北省宜昌下堡坪、五峰、鹤峰的杨树菌材和传统菌材栽培天麻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各地不同菌材栽培天麻的HPLC指纹图谱主峰数量与分布相似,杨树菌材栽培天麻的HPLC指纹图谱与栎树菌材相近,但两者各特征峰的紫外吸收强度明显弱于栗树菌材.  相似文献   

4.
天麻是名贵药材,以前靠挖野生,但现在野生天麻极少,远远不能满足药用之需。这里介绍一种人工繁殖的方法。栽培天麻主要是菌材培养和栽培两个环节。菌材培养的地点要选取阴湿的地方,并挖成长方形的低畦,其宽为1米深30厘米左  相似文献   

5.
徐俊 《汉中科技》2010,(5):30-31
介绍了天麻室内栽培技术应注意四个方面:天麻种的选择、菌材选择和培育、栽培方法、栽培时间及生长习性,栽培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温度的控制、菌棒和场地的选择,注意保持空气的新鲜,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眼下快到天麻的引种季节(即10-11月秋栽),由于近年来天麻在国内外需求量增大,所以,栽培效益明显上升。天麻的栽培虽然十分困难但必须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才能有可能引种成功,为使天麻引种者事先有个了解,把引种过程中有关需注意的问题简介如下:1掌握天麻生长条件天麻的生长离不开赛环菌供给养份,因为天麻是异养植物,无根无叶,不进行光合作用,基本上不吸收基质中的养份,它的生长只靠密环菌分解物供给营养。天麻与密环菌的生长与温度、湿度关系很大。天麻生活的温度范围为5℃-30℃,它的生长适温是18℃-25℃,天麻休眠期在0℃…  相似文献   

7.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属白蘑科,是一种腐生真菌,可食、药兼用。名贵中药天麻必须依靠蜜环菌提供营养才能生长繁殖。通常把长有蜜环菌的腐木称作"菌材",天麻栽培需要菌材,它是天麻生  相似文献   

8.
将我国高海拔地区分布的丙型蜜环菌[Armdlaria mellea(Vahl ex Fr.)Earst]接种到同一品种的天麻,(Gastrodia data Bl.)上进行栽培试验,测定天麻的生物产量和天麻素含量。发现不同丙型蜜环菌一天麻组合对在天麻生物产量及天麻素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利用低海拔地区苹果树修剪下来的枝条,进行天麻人工栽培,既扩大了人工栽培天麻的适裁区,又开辟了新的菌材来源,为广大果农提供了又一条致富途径.为平川丘陵地区种植天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减少森林破坏,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突出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袋栽香菇发展很快。但袋栽香菇的畸形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香菇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袋料栽培中,要针对畸形菇的产生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1)大脚菇对于高温型品种,如菇出菌较迟,出菇时遇低温影响,易形成大脚菇。防止措施主要是根据选用的品种对温度的要求,合理安排栽培季节。(2)空心柄菇菌筒失水严重,空气湿度偏低,气温偏高,导致幼菇脱水而空心。防止措施是每采光一潮菇后及时浸水处理,一方面可补充菌筒的水分损失,另一方面,又可刺激菇营形成。(3)螺盖菇只有如田螺盖大的菌盖。高温型品种生理尚未成熟而又…  相似文献   

11.
在已长满菌丝的菌袋中,挑选出菌丝长势较均匀的81袋,采用墙式立体覆土栽培、沉袋栽培和塑料袋栽培(CK),进行栽培对比试验,每个处理9个菌袋,重复处理3次,总产量依次为51.1623,48.3732,42.1119kg.前两者产量分别比对照产量提高21.49%和14.87%.不同处理袋产量用新复极差测验,与对照之间的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而前两个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并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与南瓜、秋豌豆苗及青菜的间套种,是以春马铃薯与南瓜为主作。其组合科学、栽培简便、生长周期短。其复种要点:l科学选地布局择排灌好、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于马铃薯播栽前结合耕翻,每667m2基施优质腐熟粪肥1500kg(亦可腐熟厩肥3000kg)、腐熟饼肥50kg、过磷酸钙50kg、硝酸钾20kg;尔后进行深沟高畦种植。畦宽6m(其中沟路宽33cm),春植门行马铃薯,行株距50cmX20cm,每667m’植6200株;南瓜实行畦边双行种植(其便于培管、采摘)。即于春马铃薯播植时,在畦的两侧每隔lin留一瓜墩,平均行距3m,株距lin,每667m2植220株;畦中…  相似文献   

13.
天麻采用无性繁殖栽培的产量低而不稳,且逐代退化严重。本试验对天麻种子与紫萁小菇(或蜜环菌)伴种栽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麻的有性繁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克服无性繁殖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1)箱框和材料准备用木板做成60cmX40cmX40cm的木箱即可。若没有木材可用废旧果箱代替,也可用砖垒成方形。一般每10-15m2可种物箱,共需安环菌种叨瓶,一代成熟菌种40kg,新鲜阔叶树枝500kg(直径3-10cm为好,长能放进木箱为准),麻种12kg,以及锯木40kg,粗抄1-1.5t,煤渣(腐殖土,火烧土也可)适量,贮粮宝26包,灭蚊灵、双效素各物包。另备少量麦茨、骨粉等用以制备木屑培养基。将枝条每隔3-10cm砍一斜口,深入木质部为宜。并将粗沙与煤渣混匀备用。2)装箱在箱底垫3cm厚的煤渣沙,上放新鲜有斜口的树枝百一10根,并排放人,…  相似文献   

15.
革新与发明     
天麻是种与密环菌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现有的天麻栽培技术是用锻木自然传菌法,在栽培过程中存在烂种、杂菌感染严重、产量和木材利用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出口的土特产品中,换取外汇较高的要算是天麻,但竹荪比天麻还高四倍.竹荪每年可种两造,每10m~2的面积栽培一造可产一公斤干竹荪,换取黄金一两(300-340美元).人称竹荪为“菌中珍品”、“菌中皇后”,曾博  相似文献   

17.
不同蜜环菌对天麻生物产量及天麻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不同生物学类型的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Earst]接种到同一品种的天麻(Gastrodia elata Bl.)上进行栽培试验,测定天麻的生物产量和天麻素含量。发现不同蜜环菌——天麻组合对在天麻生物产量及天麻素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乙型蜜环菌对不同品种天麻产量及天麻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同一生物学类型的乙型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Earst)]接种到不同品种的天麻(Gastrodia elata Bl.)上进行栽培试验,测定天麻的生物产量和天麻素含量。发现不同天麻一蜜环菌组合对在天麻产量及天麻素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参试的几个春甘蓝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品种除KA-780外均可做春甘蓝早熟栽培,其中P4×97—31产量最高,4602.3kg·(667m^2)-1,其次为HEADSUP、KAGERO产量分别为4592.8kg·(667m^2)^-1.4373.6kg·(667m^2)^-1。  相似文献   

20.
葡萄无核栽培是指原来有核葡萄品种,通过药剂处理和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生产出无核的,能提高葡萄品质的一种栽培方法。1园地与树体条件决定葡萄无核化栽培的效果(1)园地条件葡萄无核化栽培,直选择地势较高,透水、透气性好,质地优良肥沃的土壤,果园要具备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等条件。(2)树体条件无核化栽培的树体,要健壮、充实、芽饱满。根系发达无病虫害,一般实行中短梢修剪,留芽不要过多。2无核剂及赤霉素使用时间及方法第一次使用方法:葡萄盛花时或开花前7~15天左右,用10-25ppm赤霉素或用1号无核剂处理花穗。方法是每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