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杨异形叶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测定胡杨异形叶的气体交换参数,探讨其光合作用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胡杨林天然种群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胡杨不同形态叶片的光合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胡杨阔卵圆形叶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和碳固定效率,但叶肉导度较低;而披针形叶则对低浓度的CO_2更加敏感,同时叶肉导度较高.胡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形态叶片适应荒漠环境的光合生理生态机制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植物表皮蜡质是覆盖于植株地上部分的白色薄层,在植物抗逆境胁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就植物表皮蜡质组分的理化特性、合成、转运及调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在植物蜡质研究方面需解决的问题,以期推进植物表皮蜡质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肾蕨叶表皮结构和气孔器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对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 (L.)Trimen)叶表皮结构和气孔器发育进行了观察.肾蕨成熟叶表皮细胞呈不规则形,含有叶绿体.气孔器仅存在于下表皮,每个气孔器有2个保卫细胞,但副卫细胞3~6个不等.仅有2个副卫细胞和保卫细胞同源.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都含有叶绿体.气孔器的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主要时期:1)保卫细胞母细胞形成期;2)气孔器幼期;3)气孔器成熟期.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覆盖在表皮基本细胞和气孔器细胞外壁的角质膜呈波纹状.  相似文献   

4.
接骨木属植物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及经济价值,分布较分散.为探知接骨木属分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利用扫描电镜对吉林省接骨木属叶表皮微形态进行定性描述及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叶表皮具毛或无毛;上表皮细胞壁分为凸起和凹陷两种类型;气孔器有椭圆形和狭长椭圆形两种类型;叶表皮气孔大小、密度和表皮毛长短及密度等均存在差异.2)主成分分析选出4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1.665%.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接骨木属植物分为两大类群.第Ⅰ类为有毛类,包括毛接骨木和宽叶接骨木,表现为叶表皮两面均具毛;气孔器为狭长椭圆形;气孔周边条纹小于1μm;上表皮细胞壁凸起,细胞呈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为波状.第Ⅱ类为无毛类,包括接骨木、钩齿接骨木、东北接骨木和朝鲜接骨木,表现为叶表皮两面均无毛;气孔周边条纹大于1μm;上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弓形.利用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编制吉林省接骨木属分种叶表皮分类检索表,说明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可以作为吉林省接骨木属种下分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丹参及四川鼠尾草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学显微镜,比较研究了丹参及四川鼠尾草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显示:气孔器类型、表皮毛和腺毛类型在各物种间具有一致性.气孔器类型多为横列型,主要分布在叶片下表皮(远轴面);表皮毛都为单列多细胞毛,其中多为单列3或4细胞毛;腺毛普遍分布在所有种的上下表皮,主要为短柄多细胞头腺毛.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气孔器的分布等特征在各亚属间、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作为亚属间或种间分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荆叶表皮形态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我国西南岩溶区典型次生灌草丛建群种-黄荆成熟叶的上、下表皮形态,观察指标包括气孔器、表皮毛、表皮细胞等.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分布广、适应性强的黄荆在叶表皮形态上具有气孔密度大(气孔密度为370~500个/mm2)并仅出现在下表皮、表皮细胞小、上下表皮被毛及具有蜡质文饰等特征,以上特征有利于减少黄荆体内水分的散失,进而适应岩溶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7.
西南地区当归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西南地区12种当归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 (如气孔器类型、表皮细胞与气孔形状、气孔纹饰及细胞角质膜特征等) 进行了观察,测量并统计气孔长度和气孔指数. 研究结果表明当归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分布情况、气孔类型和细胞角质膜特征等是本属植物较为稳定的演化特征,可以作为物种分类与鉴别的依据. 最后根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列出了12种当归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首次对海南热带石灰岩特有植物海南大戟、海南凤仙花和海南十大功劳叶表皮进行微形态观察,比较这3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结构并分析其对热带石灰岩生境的适应特征.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适应热带强光干旱的石灰岩生境中,均表现出细胞面积小、细胞结构紧密、气孔器集中于叶下表皮、气孔指数小等典型旱生结构.同时又具有各自不同的适应性结构,海南凤仙花气孔具有独特的“T”型加厚现象; 海南十大功劳气孔体积最小,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均最低; 海南大戟叶的下表皮气孔周围环绕着乳突和间隙覆盖蜂窝状和鳞片状蜡质层.  相似文献   

9.
甘肃贝母属植物花粉形态与叶表皮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分布于甘肃的贝母属10种(含变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和叶表皮微型态特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其花粉形态结构,类型和叶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器类型,气孔大小,气孔指数以及在分类学上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安徽堇菜属花粉与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安徽的堇菜属(Viola)16种花粉和21种叶下表皮作了扫描电镜观察,花粉观察显示,花粉粒可分为两极均不沟通和具单极合流孔沟的三孔沟型两大类,根据它们的外壁纹饰,又可细分为皱块状纹型、致密穿孔型、链珠纹型、皱波纹型、网纹型、具孔穴的大皱块纹型及不规则小穿孔纹型7个类型。叶的表皮观察表明,下表皮角质层主要为条纹状加厚。作认为毛堇菜(V.confusa)是光瓣堇菜的(V.yedoensis)异名,  相似文献   

11.
云南莲座蕨科植物叶表皮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光镜下对云南境内12种莲座蕨科植物的叶表皮细胞进行观察研究,发现:①气孔类型可作为莲座蕨属和原始莲座蕨属分类依据;②气孔密度可作为分种依据.叶表皮细胞结构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学及系统学意义,其中莲座蕨科12种植物的气孔器密度、11种植物叶表皮细胞结构解剖照片均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香石竹组培苗与温室苗叶表皮气孔特征。采用过氧化氢—醋酸离析法,对香石竹试管正常苗、试管玻璃化苗及温室苗的叶片上、下表皮进行制片观察比较。结果表明:3类苗表皮细胞形状及气孔类型相似,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垂周壁式样平直、弓形,气孔散生于上、下表皮细胞当中;气孔形状、气孔密度等具有显著差异。气孔形状:试管正常苗的呈圆形,玻璃化苗的保卫细胞过度弯曲形态异常呈扁圆形,温室苗的呈椭圆形;气孔密度表现为温室苗试管正常苗试管玻璃化苗;气孔相对开张度则相反,玻璃化苗的最大,是试管正常苗的2.36倍,试管正常苗是温室苗的2.56倍。从解剖学角度揭示了试管正常苗在移栽驯化期间易失水萎蔫和不易成活,试管玻璃化苗在继代培养中不能正常生长,极易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花佩菊属3种7居群的叶表皮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种花佩菊属植物上表皮细胞均为多边形,垂周壁式样均为垂直弓形,无气孔器;下表皮细胞除采自湖南省永顺县韭菜坡叶片为全缘的假花佩菊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为平直弓形外,其他种的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为波状,气孔器均为无规则型。花佩菊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分类学意义,也为系统学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植物形态结构变化及其敏感性往往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利用改进的次氯酸钠离析法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了9个不同生境川滇高山栎的居群叶表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川滇高山栎叶表皮形态特征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居群之间差异明显.川滇高山栎叶表皮特征与气候环境相互关系分析表明,川滇高山栎叶表皮各个特征与气候参数之间均存在或大或小的关系,其中与植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气孔参数与气候参数密切相关,相关系数0.8左右.  相似文献   

15.
蔷薇亚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蔷薇亚科8属17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蔷薇亚科植物可划分为3种气孔器类型,即无规则型、放射状细胞型和无规则四细胞型;叶表皮的气孔器一般分布在下表皮,而在菊叶委陵菜(potentilla tanacetifolia)中发现其上表皮也存在气孔器;气孔器类型和气孔指数的特点表明,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该亚科一些属种之间的演化关系.综合叶表皮、气孔器类型和气孔器指数等特征,认为具无规则气孔器的鸡麻(Rhodotypos)、重瓣棣棠(Kerria japonica)和山楂叶悬钩子(Rubus crataegifolius)等属于较为原始的类群,而具放射状细胞型气孔器的地榆属于较为进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var chinensis Roem.),主要分布在我国福建、台湾、江苏和浙江等省,也产于日本与朝鲜。关于水仙属的研究,在细胞、生理、生化、园艺以及遗传育种等方面,国内外作了许多研究,在形态学方面,Chen(1969)、Dunlop 和 Schmidt(1964)、Kamae(1968)、Preece 和 Morrison(1963)、钟衡(1984)等人有一些报导,但对于中国水仙叶表皮的构造和气孔器的发育迄今未见报导。为此作者在这方面做了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中国大陆地区扁核木属3种植物的花粉及叶表皮微观形态.结果显示:花粉均为近球形,辐射对称,三孔沟型,外壁纹饰均为条纹状,赤道萌发孔;叶表皮细胞形状均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或略弯曲,气孔器均为无规则型.这些相同点支持它们为同属.此外,花粉存在许多明显差异:蕤核极面观为钝三角形,东北扁核木和扁核木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蕤核萌发孔为角萌发孔,东北扁核木和扁核木的萌发孔为周萌发孔;花粉外壁条脊排列的紧密度、条脊宽度、沟膜上颗粒疏密度均不同;蕤核花粉外壁有黏液滴.叶表皮微形态也存在差异:蕤核叶片具毛,东北扁核木和扁核木叶片无毛;叶表皮的角质层和蜡质形态均不同;蕤核叶上表皮角质层上有晶体.这些差异可为种的鉴定提供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瘤足蕨科Plagiogyriaceae 9种及其近缘类群桫椤科Cyatheaceae 4种、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 1种共14种植物,即瘤足蕨Plagiogyria adnata、耳形瘤足蕨P.stenoptera、镰羽瘤足蕨P.falcata、峨嵋瘤足蕨P.assurgens、密羽瘤足蕨P.pycnophylla、粉背瘤足蕨P.glauca、华东瘤足蕨P.japonica、华中瘤足蕨P.euphlebia、日本瘤足蕨P.matsumureana、白桫椤Sphaeropteris brunoniana、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西亚黑桫椤Gymnosphaera khasyana、滇南黑桫椤G.austro-yunnanensis和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14种植物的叶表皮细胞都为不规则型,垂周壁为深波状或波状;其中,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峨嵋瘤足蕨、粉背瘤足蕨、白桫椤和金毛狗的叶下表皮具有形态可见的蜡质晶体。它们的气孔器类型有7种,为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不等细胞型、不规则四细胞型、不规则细胞型、横列型和围绕型。对瘤足蕨科植物的分类和系统位置进行了讨论,为其系统学研究提供叶表皮微形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对冬小包脚菇子实体形成的形态变化,孢子印及孢子形态、菌丝形态及生长的形态变化进行观察。观察结果:冬小包脚菇菌丝营养生长中,扭结成索状菌丝,分化形成白色子实体原基,形成白色卵形菌体,卵形菌体裂开,露出白色菌盖、白色菌柄,菌柄冲长,白色菌托萎缩,菌盖开伞,菌盖灰白色,菌褶初期白色,后期棕色;冬小包脚菇孢子卵形,光滑,孢子印棕褐色,顶端有明显的芽孔;冬小包脚菇初生菌丝细小,白色,分枝,有隔;菌落绒毛状,边缘整齐,气生;营养生长菌丝较粗。  相似文献   

20.
草莓试管苗与土培苗气孔形态和气孔密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duch)试管苗与土培苗气孔形态和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的观察比较,结果表明:试管苗气孔大小和气孔开度都明显大于土培苗,气孔无关闭能力;土培苗与试管苗两者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的差异不显著,说明试管苗叶片保水能力差可能主要与气孔无关闭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