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建立有中国特点的适用性强的减排模式.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人类向往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
尹丽欣 《海峡科学》2012,(2):48-49,59
作为福建省的老工业基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三明实现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能源需求刚性增长、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破坏、居民生活用能持续增长等问题成为三明发展低碳经济的掣肘,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和潜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能源林、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是三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是全球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体育产业低碳发展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阐述了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如下政策取向: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体育旅游资源的共享;扩大公共休闲领域体育服务的供给;促进国内自然运动资源的有序开发与有效利用.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包括体育健身服务和体育用品销售等内容的体育产业体系,认为可以从体育生活方式、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市场和体育建筑场馆设计四个路径来重点发展低碳体育,以推动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化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窦艺成  易雯辉 《科技信息》2010,(20):I0356-I0356,I0358
火力发电在我国电力市场中占据80.1%的巨大比重,二氧化碳的排放成为我国电力行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我国对现有电力结构进行调整,发展无污染、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水电资源作为清洁能源,有着良好的可持续性和发展的可行性.因此探讨低碳经济下促进我国水电发展方式有利于优化我国的电力结构,是实现我国低碳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又启动了低碳工业园区和低碳社区试点工作。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6月10日在深圳2014年全国低碳日主题活动开幕式上说表示,中国碳排放总量大、增速快,能源资源环境约束紧,发展方式不合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既是中国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必然选择。解振华指出,当前,中国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资源需求和碳排放还将保持刚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实质上科学发展观是高度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指在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同时,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种发展模式目前国际上的表述即低碳经济或低碳社会.  相似文献   

8.
《广东科技》2013,22(1):82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论低碳生活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生活是通过降低、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低耗能、低开支、低污染目标的新兴生活方式,它的提出是人类理性反思的结果。低碳生活具有浓厚的伦理意蕴,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生态正义是低碳生活的伦理依据;第二,生态消费是低碳生活的伦理诉求;第三,生态良知是低碳生活的伦理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专家     
《广东科技》2013,(1):17-18
发展绿色低碳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正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既是中国顺应全球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也是践行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十二五"是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危机意识,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  相似文献   

11.
<正>全球日益严重的资源衰竭、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制约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低碳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低碳科技则是驱动低碳发展的关键手段。低碳科技将颠覆以化石能源为基石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带来能源利用方式的全新革命。而发展低碳科技,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领。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引导、规范、制约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低碳发展。科技驱动低碳发展的能源政策(一)转变发展方式世界能源科技蓬勃发展,特别是一些战略性能源高科技将成为促进国家能源发  相似文献   

12.
工业发展过程中生产工艺与技术水平对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培养会产生重要影响.作为我国传统资源消耗型工业的钢铁行业,在产量与能源消耗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和能源利用率不合理问题,这直接导致了高能耗、高CO2产出,并严重地破坏了环境.因此,积极地推广新型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经济是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目标和提升钢铁能源利用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要求经济发展实现"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的生产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本文简述了吉林低碳农业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工作压力巨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内蒙古亟待发挥比较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通过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方式,化解资源优势陷阱和生态环境困局。通过对内蒙古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本文对内蒙古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挑战进行提炼,结合内蒙古能源发展现状和资源禀赋条件,从能源改革、降碳减排、循环经济、环境生态等角度,对内蒙古自治区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和对策建议进行总结,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清洁低碳现代能源体系;(2)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3)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4)能源生态深度融合,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5)加快新能源技术和脱碳技术研发,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将能源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强化重大基础设施、资源、核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确保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等安全;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能源绿色发展,提出要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报告是中国工程院"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咨询研究的一个综合汇报。内容包括:能源形势与挑战;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050年前我国能源发展阶段的战略定位;我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基本内涵,对其中的六项子战略进行了阐述;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是经济、环境双赢的战略,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气候变化有多少质疑,中国能源走向绿色、低碳都是必须的;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能源战略不仅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推动科技创新和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本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发展展望;最后提出了若干实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重大建议。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既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又是一个能源资源消耗大省。加快低碳经济发展,对于转变辽宁省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分析了辽宁能源生产和消费现状,对存在的不合理因素进行了阐释,并分别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建立碳基金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台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方略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新跨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全球金融危机催生了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由此将引起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一场变革。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未来将面临资源、能源短缺和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挑战;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将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应在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充当实践先锋,引领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9.
 兴起于21世纪初期的低碳经济,以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低碳化发展为核心。概要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成就,指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绿色转型升级,节能减排降碳成效显著,植树造林和循环经济发展降低了碳强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时尚,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激发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活力,在分析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基础上,提出要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把经济结构优化作为重要任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努力方向,实现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昌吉州作为天山北坡经济带核心区域以及新疆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其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对于新疆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4年的数据,运用熵值法对昌吉州及新疆其他地州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昌吉州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位列全疆第4名,经济、绿色、人文发展指数分别位列第3名、第7名、第8名;昌吉州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能源消费结构单一、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业比重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矛盾突出,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基于此,在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公众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做好园区定位等六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昌吉州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