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蒙医整骨法治疗闭合型科雷氏(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用蒙医传统整骨疗法,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喷酒按摩、内服蒙药、早起功能锻炼治疗Colles骨折260例.结果:所有病例平均6~10个月后随访,极少数病例活动后轻度疼痛外其余病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蒙医传统整骨法治疗Colles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后遗症少,是治疗Colles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若虫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内饲养了采自不同地区的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分析了它们若虫的形态性状,并在观察大量材料后,找出可用于鉴别两种若虫的形态特征:异盾上背中毛的数目,背中毛、间毛和亚缘毛三者的总数以及肛门环前部的宽度.根据耳状突的宽度,盾板上刚毛的总数以及基节I上距的大小,又能将这两种革蜱若虫与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其他三种(边缘革蜱、银盾革蜱和网纹革蜱)若虫相区别.  相似文献   

3.
革蜱(Dermacentor)的一些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革蜱乃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蜘蛛纲(Arachnoidea)寄生螨目(Parasitiformes)中的一个属(1952)。它们是人和家畜的寄生虫,为脑炎、蜱传斑疹伤寒、“血孢子虫病”、土拉伦斯菌病、布鲁士杆菌病、脑脊髓炎和其他人畜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在浩瀚林海或莽莽草原,人兽穿行期间,常常有一种形状如蛛的小虫,悄然爬上身体,将口器深深地刺入人或兽的肌肤。当它吸饱血、状如豆粒般悬垂在体表时往往才被发现。这类小虫就是蜱。蜱(读音:皮)属于蜘蛛纲,是动物的体外寄生虫,多见于森林、草原及植被茂密地带,广布于世界各地。全世界已记录的蜱有800余种,其中约有172种是人畜有关疾病病源的携带者或传播媒介。在我国已知有23种蜱具有明显的医学重要性,其中有森林脑病毒的传播媒介,有斑点热、Q 热和莱姆病等病源体的传播媒介,也有许多寄生原虫病的中间宿主和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蒙医辩证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有效性.方法:对36例HSPN患儿用蒙医辨证分型,辨证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愈率为72.2%,总有效率为91.7%.结论:蒙医辩证治疗HSPN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新疆北疆地区的家畜主要寄生蜱种的无形体和螺旋体的流行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采自家畜体表的546只成蜱(包括210只亚洲璃眼蜱,209只刻点血蜱,61只草原革蜱,40只边缘革蜱,和26只图兰扇头蜱)进行了无形体和螺旋体的核酸筛检。结果显示,无形体的总阳性率为53.48%(292/546),螺旋体的总阳性率为17.77%(97/546)。此外有15只蜱复合感染了两种病原的核酸。通过测序发现了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绵羊无形体,伯氏疏螺旋体,伽氏疏螺旋体四种病原核酸,BLAST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这四种病原核酸存在序列多样性。由此可知,无形体在新疆家畜寄生蜱中呈高流行态势,疏螺旋体呈散在分布,首次从边缘革蜱中检测到绵羊无形体核酸。在新疆等偏远的农村地区控制家畜体表寄生蜱数量以及蜱传病原散播具有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长角血蜱作为河北省优势蜱,掌握其种群动态变化规律,可为京津冀地区控制蜱种群数量和预防蜱传疾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实验采集地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云枫岭风景区,采用人工布旗法采集蜱,温湿度记录仪记录采集地点温湿度数据.结果显示:长角血蜱成蜱每年3月开始活动,成蜱数量最高峰出现在6月,8月从植被上消失;若蜱每年3月开始活动,若蜱活动的最高峰出现在5月,随后数量逐渐减少,9月从植被上消失;幼蜱每年最早开始活动时间为5月,8月末9月初达到高峰,11月从植被上消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森林脑炎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变化,了解森林脑炎免疫反应情况.方法:选择94例确诊的森林脑炎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3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根据病情轻重将实验组分为轻组和中重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补体C3、C4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补体C3水平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补体C4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2)轻组与中重组比较,补体C3水平变化有差异(P<0.05);补体C4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森林脑炎可导致补体C3水平降低,补体C3水平可以反映森林脑炎病情严重程度;森林脑炎对补体C4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部分县市的蜱种进行鉴定。方法运用标准形态学鉴定方法对采集的蜱进行初步鉴定,进而用COⅠ基因片段扩增并测序。结果 2017-2018年间4-6月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地区的8个县市采集点共采集到4880只蜱虫,隶属3属5种,包括革蜱属的边缘革蜱、森林革蜱和草原革蜱,璃眼蜱属的亚洲璃眼蜱以及硬蜱属的凯瑟硬蜱。基于COⅠ基因部分序列比对结果与形态学结果一致,而且系统进化树证明了序列比对的结果;进化树展现了同一物种的不同属均形成高支持率的单系,种间分支明显。研究表明采集的边缘革蜱、森林革蜱、草原革蜱和亚洲璃眼蜱均属于新疆优势蜱种,而凯瑟硬蜱是首次在新疆境内检测到的蜱种。结论以COⅠ基因作为蜱DNA条形码对蜱种鉴定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蒙医眼科在十七世纪前已形成了系统.在《蒙医金匮》中记载了百余种眼病,且对每一种眼病从症状、体征、治疗等各方面都有详细的描述.为今天的蒙医眼科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阐述蒙医对白内障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国蒙医整骨术的骨折分型两种判据及其因果关系.方法:基于中国蒙医整骨术对骨折类型的10种分类及其大量临床应用实践,用现代生物力学原理及方法分析验证骨折类型线性与力性分类的科学合理性及其因果关系.结果:中国蒙医整骨术的骨折分型线性判据与力性判据,二者互为因果、完美统一.结论:中国蒙医整骨术骨折分型两种判据是骨折及其类型诊断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加牵引疗法(对照组)与针刺加牵引配合蒙医放血拔罐疗法(治疗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方法:调查5年内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5%(P<0.01),表明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牵引配合蒙医放血拔罐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疗程短、疗效快、不易复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对病毒的治疗一直是国际上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获得针对病毒感染的抗原决定簇或其在感染细胞上的糖蛋白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将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 Richard用单纯疱疹病毒McAb HCl、HDI对感染病毒的小白鼠进行实验治疗,获得满意结果。Kopoor发现单纯疱疹病毒能明显地降低该病毒在神经节或背柱中的病毒滴度。陈伯权等用乙型脑炎McAb对乙脑病毒感染的小白鼠进行实验治疗,发现病毒感染24  相似文献   

14.
本案为"消声传波器及其附件收波器"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 一、案情 请求人(吴某)在<电子商报>上看到被请求人(某无线电厂)生产的"两用无线耳机"的产品介绍,认为该产品落入其"消声传波器及其附件收波器"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遂向省专利局提出专利侵权处理请求,请求责令某无线电厂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蜱类区系分布及其与相关疾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调查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3种不同生境条件下蜱的种群组成及区系分布,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收集蜱,11个不同考察点,共获蜱2152只,计4属8种.结果表明,以古尔班通古特南缘为主的沙漠区,优势种群为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34.67%)、盾糙璃眼蜱( Hyalomma scupense)(26.20%);以奎屯、石河子等地为主的垦区,优势种群为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28.15%)、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26.20%);以天山山麓北坡为主的山地森林草原区,优势种群为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100%).其中以沙生植物构成的固定和半固定沙漠区蜱密度指数最高(111.75只/人工小时).同时,采用动物体摘采法,首次在绵羊和刺猬体表分别发现了盾糙璃眼蜱和短垫血蜱.另外,列出这些主要蜱种与人类疾病间的关系.此调查结果可为准噶尔盆地的蜱类组成与分布及其与疾病间的关系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案为"消声传波器及其附件收波器"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 一、案情 请求人(吴某)在<电子商报>上看到被请求人(某无线电厂)生产的"两用无线耳机"的产品介绍,认为该产品落入其"消声传波器及其附件收波器"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遂向省专利局提出专利侵权处理请求,请求责令某无线电厂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新疆石河子-沙湾地区博尔通古牧场畜牧体表寄生硬蜱的分布情况及物种多样性,对该地区12个调查点的寄生蜱类进行考察,采用形态学分类及16S rDNA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的方法对采集的323只羊和228只牛寄生硬蜱进行研究,从中选取26只硬蜱进行线粒体16S rDNA序列扩增、测序,并与34种GenBank参考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共鉴定出2科3属7个种的硬蜱。其中2种硬蜱与边缘革蜱(Z97879)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2%和96.8%,遗传距离为0.021和0.026;1种硬蜱与森林革蜱(JF979379)、草原革蜱(JF979375)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为95%和96.3%,遗传距离为0.039和0.042;3种硬蜱基因序列与亚洲璃眼蜱(JF979380)16S rDNA的同源性为98.3%~99.8%,遗传距离为0.003~0.017;且获得的1种硬蜱,与刻点血蜱(Z97880)同源性完全相同。结论:首次应用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报道了新疆石河子-沙湾地区博尔通古牧场牛、羊体表寄生的硬蜱种类,16S rDNA测序分析表明该地区硬蜱与GenBank报道的国际硬蜱有一定差异性,与国内其它省份分离的硬蜱16S rDNA序列亦不完全相同,具有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腱鞘囊肿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3例腱鞘囊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乙醇硬化治疗)、B组(外科手术治疗),比较A、B组在治愈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上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A、B组在治愈率上无统计学差异,但在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腱鞘囊肿是一种创伤小、疗效佳、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新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蜱是一个古老的类群,但由于体型小、吸血寄生等特性,致使其化石记录非常有限.全世界蜱类化石共计20种(包括2个未知种),且主要局限在美洲、欧洲及东南亚.中国疆域辽阔,蜱类物种多样,古生物的遗体、遗迹非常丰富,然而至今无蜱类化石的有关报道.总结并详细描述了目前已知的蜱类化石,一方面可以促进对包括蜱类在内的寄生虫系统演化领域的研究,另一方面希望引起中国科研人员对蜱类化石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一的探讨高压氧对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常规药物及手术治疗基础上,将107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压氧治疗组(HBO组)及非高压氧治疗组(对照组),对比两组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结果 HBO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总有效率78.4%,两组在治疗效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在治疗颅脑损伤中具有促醒、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后遗症的优点.疗效与疗程和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