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日他是武汉大学校园内一名毫不起眼的普通大学生周末他是上海滩行色匆匆的CEO  相似文献   

2.
严重影响我国工商业的“非典”,在6月初好像已经过去。然而官方依然谆谆告诫民众,小心“非典”卷土重来。此时,据称名列中国富豪第23位的上海首富周正毅的妻子毛玉萍涉嫌与香港多笔巨额问题贷款有关,6月1日被廉政公署拘捕。据报道,上海滩新首富本人,也同时  相似文献   

3.
豆浆,是普通上海人喜爱的食品,与大饼、油条、菜饭一起被称为是早点中的“四大天王”。近年来,“永和”豆浆崛起上海滩,以其豆浆浓度高,口味好,配套食品多,店堂设置合理等良好服务受到上海人的青睐,一时生意兴隆,顾客盈门。但是,不知从何时起,上海滩上竟有了许多家“永和”豆浆,消费者以为是连锁经营,却也不以为意。殊不知这许多家“永和”豆浆并非为同一投资人所开设,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公司,于是就引出了一场“永和”豆浆的名称纠纷。 1998年3月,美资上海永和豆浆大王餐饮有限公司投诉上海市工商局,指控台资上海尧舜娱乐有限公司使用“永和”名称,侵犯其企业名称权;同月,台湾  相似文献   

4.
“洋买办”一词发祥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有部叫《上海滩》的电视剧,讲的是江湖上打打杀杀、快意恩仇、哥们儿意气的事,剧中的“洋买办”们由于要么见利忘义,要么没有民族气节,帮洋人欺诈同胞,所以总是江湖侠客们杀之而后快的人选。老舍《茶馆》里的小刘麻子,茅盾《子夜》中的赵伯韬也都属买办之流。 据博学者们考证:“买办”原本是个中性词,原意是“采购员”,传到中国后突然就变了味。中国“买办”最早出现在东南沿海城市,多是帮助外国商人和清政府进行买卖活动的中国通译和一般仆役。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买办”离开了政府的支配  相似文献   

5.
我们有时可以从电视里看到这样的场面:退潮后的海边浅滩上躺着鲸鱼的尸体,就像搁浅的船一样。没有谁在驱赶.也没有谁在捕捞,鲸鱼为什么会自取灭亡地离开大海呢?而鲸鱼大规模地冲上海滩集体自杀的现象就更令人惊奇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湄洲岛跨海供水工程岛上海滩段离心浇铸玻璃钢管铺设施工技术,以及压水试验和排泥阀井施工的措施,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展,取得了一定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陈柠 《世界博览》2010,(8):83-84
洋和尚照空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滩曾名噪一时,他既是“国际间谍”、“冒险家”、又是“风流和尚”,他的一生迷雾重重。  相似文献   

8.
华亭 《世界博览》2011,(15):50-51
外媒曾预言它会成为中国的"香奈尔" 必须让自己的中国元素成为世界品牌——这正是包括"上海滩"在内的中国原创奢侈品品牌的尴尬之处。  相似文献   

9.
奇迹之花     
《奇闻怪事》2012,(1):12-13
史前沙漠花:百岁兰它的样子怪异,就像是死后被冲上海滩的一堆烂叶子。它不仅怪异,而且极为罕见,仅见于纳米比亚和安哥拉的沙漠中。它是安哥拉的国花。百岁兰被认为是一种活化石,是来自侏罗纪时期的残留物。在侏  相似文献   

10.
海杰 《世界博览》2009,(14):85-85
曾经采访林奕华,他说香港人老把喜剧演成悲剧,主要是因为不懂得幽默。似乎上海人也是,滑稽戏一度兴盛,但终归是行为的滑稽,而非语言的包袱。仅有的在春晚亮相的严顺开,代表上海小品在全国人民的眼睛里演的是家庭闹剧,只高走,不低回。但,现在,周立波的走俏似乎在向我们发出一个暗示:幽默像是来亲爱的上海滩了。  相似文献   

11.
<正>一次"免费的午餐"作为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的能源主管,老秦算是上海滩上最早接触"合同能源管理"这个新词的少数人之一。"当时实际上并没有弄明白这个玩意是怎么回事,只是以为是由施工方先垫资,而我们在后面分期付款。"懵懵懂  相似文献   

12.
正中西合璧,古今兼容,她雍容华贵,也食人间烟火,是个风情独特的城市。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标榜自己身份的代名词。提起北京,就最先想到首都。提到上海,就最属上海滩。说到杭州,就会联想起那句古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论起天津,我想,能标榜它的词,莫过于"近代历史"。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在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  相似文献   

13.
父爱孵子——海龟海龟因种类不同而生活地域略有差异,但有共同的特点,即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交配期,10月下旬至来年1月为产卵期。夜间,雌海龟爬上海滩,在高潮线外的沙地掘巢产卵,并在掩埋好卵之后就返回  相似文献   

14.
英人的企图 1804年,一个名叫德里维斯克的英国矿山技师,利用瓦特发明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从此,西方国家风行修建铁路。但是,70多年后的1876年,在英国要求下,在上海滩赫赫有名的怡和洋行才在中国偷偷修建了一条从吴淞到上海的第一条营业性铁路。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夏天,在美国发生了一起鲸鱼集体自杀事件。当时海滩上布满了鲸鱼的尸体,就像搁浅的船一样。鲸鱼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地离开大海?为什么大规模冲上海滩集体自杀?最近,新西兰的海洋生物学家提出了一个“惊人之说”:鲸鱼集体自杀的真正原因是“为情所伤”。真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6.
广告是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出现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广告在我国的命运经历过重大变迁。20世纪30~40年代的上海滩曾经是广告遍地。建国后,广告曾被认为是"摆噱头、吹牛皮,资本主义生意经",很难在媒体上出现。改革开放之初,电视广告的出现甚至被认为是  相似文献   

17.
月夜,成群结队的绿海龟在穿越大西洋的万顷波涛之后,到达了远航的目的地——全长仅有几公里的阿森松岛,一个个争先恐后地爬上海滩。这些大海龟原来生活在南美洲的巴西沿海,是在两个月前从那里启程的。在陆地上,海龟的动作迟缓而笨拙;在大海里,却游得十分潇洒而轻松,一路上奋  相似文献   

18.
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多伦路在中国文化史上曾有过光辉的一页。为了让同学们领略名人街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民族精神,多伦路二小“多伦文化之旅”拉开了帷幕。走近多伦名人同学们实地考察了十多位多伦文化名人的生平,阅读他们的著作,积极参加“多伦一星级小导游”考章活动。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的传奇是与上海、上海人水乳交融、紧密相联的。对于四十年代“张爱玲热”现象的分析,虽然众说纷纭,各执一见,但归根结底应从文学生产的外部条件及文学接受客体等方面(包括上海的城市特点和上海人独特的文化品格)来探讨,才能寻得张爱玲在四十年代的上海滩风靡一时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四十年代“张爱玲热”现象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爱玲的传奇是与上海、上海人水乳交融、紧密相联的。对于四十年代“张爱玲热”现象的分析,虽然众说纷纭,各执一见,但归根结底应从文学生产的外部条件及文学接受客体等方面(包括上海的城市特点和上海人独特的文化品格)来探讨,才能寻得张爱玲在四十年代的上海滩风靡一时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