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速度分布指数n与简体尺寸、雷诺数以及轴向涡度ζ_z的关系。已知旋风器尺寸和运转条件则利用测得的n值计算捕集分离粒径和ζ_z引起的压力损失。  相似文献   

2.
为了抑制旋风分离器内的旋进涡核 (PVC)现象 ,对常规旋风分离器作了改进 ,在旋风分离器中心轴线处加上稳涡杆。对改进后旋风分离器内PVC的存在范围、频率和幅值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稳涡杆能减弱旋风分离器内的旋进涡核  相似文献   

3.
为了抑制旋风分离器的旋进涡核(PVC)现象,对常规旋风分离器作为改进,在旋风分离器中心轴线处加上稳涡杆,对改进后旋风分离器内PVC的存在范围,频率和幅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稳涡杆能减弱旋风分离器内的旋进涡核。  相似文献   

4.
单双进口旋风器阻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旋风器内气流场偏心或轴不对称的情况,改变了旋风器的进口结构,提出了双进口旋风器模型,对比了单、双进口旋风器的阻力特性并进行了分析,指出双进口结构形式较单进口更有利于降低旋风器阻力。  相似文献   

5.
微型旋风器分离超细粉尘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分级领域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微型旋风分级器的分级性能,目的是利用微型旋风分级器将1μm左右的超细粉体从细粉中分离出来.首先建立旋风分级器的分离二维数学模型,模型方程解析证实粉尘分级效率只与Stk数有关,对3种微型旋风器在不同进口风速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分级效率与Stk数之间的关系在Rosin-Rammler坐标上为一条直线,用新理论计算的分级效率值较其他理论能更好地接近实验值,是一个相对比较准确的分离效率计算方法.对3组微型旋风器在入口风速为15~25 m/s范围内分级时,分级粒径可以达到0.6μm.  相似文献   

6.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旋风器阻力系数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风器阻力系数是随旋风器结构参数变化的复杂函数,根据阻力系数与结构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将其用于切流反转式旋风器阻力系数的预测并与常用的BP神经网络模型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收敛速度快。预测误差小,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7.
根据切向反转流旋风器的结构特性和流场特性,分析了该种旋风器的阻力构成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与常用的旋风器阻力计算模型对比表明,该模型与试验结果的误差较小,具有较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8.
以 Dietz将旋风器分为三部分的思想为基础,根据紊流扩散与弥散机理,提出了反映旋风器粒子收集本质特征的新的理论模型。新理论模型与已有研究结果比较表明,新模型与 Lapple理论模型和Dietz 模型吻合很好,与 Stairmand模型的吻合虽不十分好,但尚能令人满意,且与实验数据相当吻合。文中还对旋风器及其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了经济、有效地提高旋风除尘器的耐磨性能和除尘效率,提出了在旋风除尘器内壁设置环缝套圈的增效防磨新方法,在理论上探讨了高速含尘气流对器壁的磨损机理和二次扬尘现象。在2t燃煤锅炉上不同烟气流速下的对比实验表明,该新型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比普通旋风器提高5%,平均阻力系数比普通旋风除尘器降低10%。  相似文献   

10.
旋风除尘器是复合肥生产使用较多的除尘设备,但很多厂家使用效果很差,运行周期短、除尘效果差,从旋风除尘器设计上、操作维护上等方面,对旋风除尘器存在的效果差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设计和操作维护要点,并针对使用过程中的卸料口闭合器推荐了简易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分雷诺应力模型对柱状旋流分离器气体单相流场中的旋转涡核边界分布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阐述涡核的衰减形态,考察升气管直径、入口面积以及筒体长度变化对旋转涡核边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零轴速包络边界与旋转涡核边界分属不同面,二者分布于升气管投影面的两侧;旋转涡核在分离器中的自然终止形态是涡核尾端弯曲终止于壁面,并沿壁面做圆周运动;涡核边界宽度随升气管直径的减小、入口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当筒体较短时,在较大跨度的升气管直径分布内,涡核边界沿轴向近似成柱状分布。筒体长度增加会使切向速度沿轴向产生衰减,涡核边界在升气管入口区域向外扩张,沿轴向向下逐渐收缩。  相似文献   

12.
旋风分离器内颗粒轨迹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颗粒动力学模型计算旋风分离器内颗粒运动轨迹,并由此可算出粒级效率。分离器内时均流场用实测流场的回归公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由该理论方法求得的分离效率与实测效率相吻合,而且入口气速越大,分离效率越高。紊流对小颗粒的运动影响显著,大颗粒则在时均流场和紊流流场中有近乎相同的粒级效率。运用该方法,通过大量的轨迹计算可以描述颗粒的分离过程,进而可对改进分离器的性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超声速旋流天然气分离器的旋流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传统的低温分离工艺相比,超声速旋流天然气分离器是天然气处理工艺技术的一大创新。在超声速旋流天然气分离器中,气流经过拉伐尔喷管绝热膨胀形成带液滴的超声速低温混合气流,在超声速翼的作用下混合气流由轴流转换成旋流,实现超声速旋流分离。超声速翼是实现气液分离的关键部件。设计了三角薄板型超声速翼,并利用CFD软件对超声速翼段内气流温度、压力、马赫数等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和翼段沿主流方向切向速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超声速翼段内,气流能始终保持超声速,翼段出口马赫数为1.4,翼前无激波产生;分离器的旋流加速度最高在572000g,可实现良好的超声速气液旋流分离。  相似文献   

14.
结合五阳矿选煤厂实际,对大小直径分选机的粗煤泥实际选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大直径分选机TSS精煤产品中以1~0.3mm的物料为主,产率平均值为75.96%,远远大于小直径分选机对应产品的产率35.49%。因此,大直径分选机的分选效果明显优于小直径分选机。  相似文献   

15.
高梯度磁分离器分离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研究了高梯度磁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在整个分离过程中的变化特征、规律以及磁分离效率与处理周期、处理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分离过程的进行或处理量增大,分离效率逐渐降低,一个磁分离器的生产能力和运行周期主要由所要求的分离指标来确定,但同时受到操作条件的影响;通过研究磁分离器中颗粒的捕集行为,得出颗粒在过滤芯磁 锈钢丝绒上的吸附为“多层吸附”。  相似文献   

16.
催化裂化沉降器粗旋风分离器的工作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直径300 mm的催化裂化沉降器粗旋风分离器冷态实验模型上测试入口气速、质量浓度,考察二者以及料腿末端设置重锤逆止阀对粗旋风分离器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相加入后降低了气流旋转动能耗散,使粗旋风分离器压降降低,料腿排气率增大;提高入口气速有利于减小料腿泄气率、提高粗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尤其对细颗粒分离有利;随固相质量浓度增大,粗旋风分离器压降降低,分离效率和料腿排气率均有小幅上升;料腿末端安装重锤逆止阀可令料腿泄气率减小3%以上,并提高粗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针对粗旋风分离器结构特征提出的压降模型计算粗旋风分离器压降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轴流旋风分离器的性能,主要分析2.5~6m/s风速下叶片间距、旋转角度及排尘间隙对旋风分离器阻力和切向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旋风分离器的阻力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叶片旋转角度对旋风阻力影响不大,但旋转角度的增加可增大最大切向速度;叶片间距变化对阻力和切向速度的影响很大,在6m/s风速下,叶片间距12mm较16mm时阻力增加31.1%,切向速度增大11%;排尘间隙变大可明显增大阻力,对切向速度影响较小.叶片间距为16mm,叶片旋转圆周角为90°,排尘间隙为7.15mm的旋风分离器对A4粗灰的分离效率可达85%以上.本研究结果为轴流旋风分离器几何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Cyclone separator is one of the main parts of th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FB) boiler.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cyclone separator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whole boiler.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ECT) is a unique measuring technique with great potential in multiphase flow measurement. Experimental studies are carried out on the measurement of volumetric concentration and angular velocity using ECT. The former is determined through image reconstruction method, and the latter is measured by cross-correlating the capacitance fluctuations caused by the conveyed solids. The distribution of void fraction in radial direction, the fluctuating characteristics,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and the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The feasi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ethod are verified by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湿气再循环超音速分离管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该装置可循环地将天然气中的重质烷烃和水分离出来;其主要优点包括结构紧凑,无化学污染,节能环保,从而能够提高分离效率。内置旋流器的旋流特性和阻力特性对超音速分离管的工作性能有重要直接影响。目前设计加工了一套再循环超音速分离管,并搭建了室内实验台,分别对采用内置旋流器A型和B型对再循环超音速分离管的脱水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目的在于寻找流动阻力小,旋流强度高,分离效率好的内置旋流器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内置旋流器A型具有较强的旋流特性,B型具有较强的阻力特性。采用内置旋流器A型的分离管分离效率高,脱水性能好,因此得出内置旋流器的旋流特性相比阻力特性对分离管的脱水性能的影响更大,内置的旋流特性越好,超音速分离管的脱水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矿粒在分选机中的运动状态出发,结合考虑分选机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提出了一种重介质分选机有效处理量的计算方法,给出了计算实例及与实测结果的对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