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英语介词不仅具有语法功能,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表意功能,特别是方位介词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本文利用Langacker的意象图式分析法,讨论了方位介词through的原型语义以及其空间概念向其他域映射而产生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2.
英语介词through的空间隐喻认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介词不仅具有语法功能,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表意功能,特别是方位介词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本文利用Langacker的意象图式分析法,讨论了方位介词through的原型语义以及其空间概念向其他域映射而产生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3.
史厚敏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5,30(5):98-100
以原型理论、隐喻认知机制为支点,探讨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心理认知过程,我们发现,介词语义是以“空间”原型为认知参照点,以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延伸;隐喻认知机制使空间介词具有巨大的语义生成力;语义场是实施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语义理论忽视词的义项之间的关联性和层次性,因此无法完整解释词的多义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词义属于语义范畴,一个词的各种意义构成一个范畴,各义项成员地位不同,具有中心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中心义项即原型义项.语义范畴围绕原型意义向外扩展,形成放射形结构,抽象程度也不断提高.本文依据原型范畴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通过对...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意象图式理论与隐喻认知理论,解析了空间介词on的多义形成过程。分析中发现,一词多义就是人类通过隐喻把一个概念域向几个概念域转用的结果,并且,概念域间之所以能够发生投射就是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意象或意象图示。 相似文献
6.
空间介词on多义现象的认知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认知机制和意象图式可用以解释英语空间介词on的语义延伸。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空间介词以空间原型为认知参照点,以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延伸,隐喻认知机制则使空间介词具有很大的语义生成力。 相似文献
7.
彭卓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介词on的静态和动态空间的意象图式,并对其通过空间隐喻延伸的语义进行分类举例。就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对介词on的隐喻语义在口语中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原型理论基于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对范畴的切分和性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目前已成国内外语言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原型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空间介词under的语义延伸。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空间介词under以空间原型为认知参照点,以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延伸。 相似文献
9.
空间介词多义网络形成的认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春艳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2(4):58-60
介词多义性不仅是一个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在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下对空间介词多义网络形成的认知机制进行分析,论证意象图式、隐喻、家族相似性以及原型在空间介词语义生成过程中的认知作用,以揭示人类认知过程的规律性,同时也为多义词范畴的扩展延伸提供一个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11.
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是人类共有的认知思维方式;习俗隐喻是概念系统的一部分,是人们认识和理解新隐喻的基础。从认知的角度,对英语和汉语中身体名词"hear"t和"心"的隐喻性词义和词组进行分析,我们揭示了英汉语言中隐喻意义建构和运行机制的异同,认为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heart"和"心"的隐喻意义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具有相似的认知生成过程,从而证实了英汉语中关于"心"的隐喻思维具有共通性。 相似文献
12.
张英慧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4):124-125
介词多义性不仅是一个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从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来看,介词on在其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隐喻性映射实现句式的引申,向不同的概念域辐射,形成了其意义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3.
刘正霞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5)
语法隐喻是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为隐喻学研究引入了一个新视角。制造语法隐喻最常用的方法———名物化隐喻就是将动词或形容词物化,是构成语法隐喻的重要手段。名物化是语法形式上的一种变化,既具有名词事物的静态语义特征,又具有动词的渐变语法特点,但其实质是语法与语义的交互匹配,是一个有意义的动态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14.
隐喻的认知是把源域的图式内容投射到目标域,从而理解该隐喻。由于文化差异,源语接收者和目的语接收者对同一喻体词会有不同的图式,因而产生不同的理解。译者的任务就是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让目的语接收者和原语接收者对文本有着一样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第二代认知科学角度出发,运用体验哲学理论解析隐喻现象,并尝试在跨文化背景下验证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普遍方式,隐喻无处不大。 相似文献
17.
18.
隐喻理论对英语阅读理解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庆敏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12):102-104
面对阅读教掌的淡化,本文首先强调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尝试从隐喻教学入手进行阅读教掌实践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隐喻是语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语篇建构的文体特征,是语篇理解的解码平台.是我们思维的篡本运作机制,这些对阅读教学,如词义理解和语篇分析都有着较大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陈罗云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14,(2):144-146
概念隐喻在语言层面和认知层面的功能具有极大的新闻传播价值。以美国主流报刊上新闻报道选篇为例,分析概念隐喻如何被利用,通过源域到靶域的映射,以隐蔽的方式传播美国对华的态度和政治深意。 相似文献
20.
曾剑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1):107-109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结合意象图式和隐喻理论,探究了介词"在"多义性产生的动因和机制,并指出其是以空间处所义为原型而形成的一种呈放射状的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